
NVIDIA 去年曾為針對入門級及 HTPC 用家推出採用 Fermi 架構核心的 GeForce GT630 繪圖卡,事隔一年,為進一步滿足需要較強效能的應用, NVIDIA 早前低調發佈改用 Kepler 架構 「 GK208 」核心的 GeForce GT630 ,並配搭 GDDR5 記憶體配置,令整體效能大幅提升, HKEPC 找來 Manli 推出的 GeForce GT630 1G 繪圖卡為讀者們進行探討。
沿用 GT630 名稱、靜悄悄改 GK208 核心
NVIDIA GeForce GT630 在上年推出採用「 GF108 」 繪圖核心的版本,效能上亦有一定差異,當時的 GeForce GT630 主要針對入門級用家及 HTPC 而設,事隔一年後, NVIDIA 雖然曾宣布今年內不會再為入門級產品推出新型號,但另一方面卻為 GT630 進行「換藥」,低調地推出核心改為採用 Kepler 架構的 「 GK208 」,以及 GDDR5 記憶體顆粒的版本 。
NVIDIA 推出 Kepler 架構的 「 GK208 」 ,分別套用在 GeForce GT640 和 GeForce GT630 繪圖卡身上,在 GeForce GT630 採用的 「 GK208 」 中,內建 384 組 CUDA Core 核心,較舊版本採用 Fermi 架構「 GF108 」核心的 96 個大幅增加,核心時脈亦增加至 902MHz ,但記憶體部份卻減至只有 64bit 介面,相信是用作分辨 GeForce GT640 及 GeForce GT630 之間的差異。
是次我們取得 Manli 推出 GeForce GT630 作評測, 所推出的 GeForce GT630 正是改用 「 Kepler 」 架構的 「 GK208 」 繪圖核心,時脈上與官方預設同為 902MHz ,核心並不設 Boost Clock 功能。
選用 GK208 核心、內建 384 組 CUDA Core 核心
記憶體部份 Manli GeForce GT630 設有 1GB 記憶體容量,以 4 顆 SAMSUNG K4W2G1646E DDR3 記憶體顆粒、 64bit 記憶體介面及 1,800MHz 記憶體時脈,組成 14.4GB/s 記憶體頻寬。相比 NVIDIA 官方網站所列出的標準記憶體容量 2GB , Manli GeForce GT630 容量少一半,但以入門繪圖卡來說,對效能等影響可說是甚微。
由於採用新一代 GK208 ,因此 Manli GeForce GT630 的特性及技術上都有一定增長, 支援 OpenGL 4.3 及 DirectX 11.1 技術,另外亦加入 FXAA 及智能垂直同步 (Adaptive Vertical Sync) 功能,令畫面質素及效能得以提高。最高解析度更由 2560 x 1600 增加至 4096 x 2160 ,即是現時所提及的 4K 解析度,以應付未來高品質視訊。
另外,新一代 GeForce GT630 在功耗上亦得以改良,繪圖卡最高功率只有 25W ,核心最高溫度由 98C 降至 90C ,正因如此, Manli GeForce GT630 設計上改用被動式散熱器,以提供最靜音效果,散熱器採用鋁作為主要用料,體積只有 102 x 55 x 28mm ,並分割成 18 塊散熱鰭片,借助機箱內的通風散走熱力。
繪圖卡亦設計成支援 Low Profile 功能,可換上短身鐵片,把 DVI / HDMI 及 D-Sub 部份分開,適合安裝在 HTPC 或 ITX 等機箱內,令部份入門平台亦可使用新一代 Manli GeForce GT630 。
( 左 ) PCB 採用較矮身的 Low Profile 設計 ( 右 ) 選用 SAMSUNG 記憶體顆粒
輸出接口齊備、設有 D-Sub / DVI / HDMI
效能參考
在 3DMARK FireStrike 部份取得 1022 分數、比處理器內置顯示核心成績略高
在 TombRaider 遊戲 1600 x 900 解析度及 Normal 畫質、平均取得 31.8FPS
1280 x 720 | 1600 x 900 | 1920 x 1080 | |
TombRaider (Normal) | 46FPS | 31.8FPS | 24FPS |
播放高解析度影片時、能夠減低處理器負載、把影音部份交托於繪圖卡身上
編輯評語
Manli GeForce GT630 改用新一代 GK208 核心,令功耗及溫度得以下降,需然在遊戲等各方面的效能未必足以應付,但假若用作播放 4K 視訊,或透過 V-Sync 功能進行遊戲,其實亦能足以應付,加上售價不高,對於部份希望棄用整合式繪圖核心的用家也有一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