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 Intel Haswell 處理器及 AMD APU 的上場後,入門級繪圖卡的市場已被大大侵蝕,但對於不少舊平台玩家而言,單純升級繪圖卡而不用更換整個平台仍是不錯的選擇。 HIS R7 240 iCooler Boost Clock 1GB GDDR5 便是其中一個平價型號,售價僅為港幣 $555 ,已可提供一系列 HTPC 所需的功能,是入門級用家升級的好選擇。
4K 輸出無難度、高時脈 GDDR5 配置
綜觀目前的電腦平台,要輸出 4K 解像度,必須使用新一代繪圖卡,或採用 Intel Haswell 處理器、 AMD 最新型號 APU 等方能達成,對於舊有平台用家而言,升級成為唯一選擇。 Radeon R7 240 屬於新一代繪圖卡中定位最為入門的型號,採用全新「 Oland 」繪圖核心,已整合 UVD 3.2 硬解引擎,能對應 H.264 等影片進行硬解,並同時支援 4K 解像度輸出,用家們僅需配合顯示卡之 HDMI 介面,以及 HDMI1.4a 或以上的線材,即可輸出 4K 解像度,一嘗 4K 的滋味,而 HD3D 等技術亦在支援之列。
此次介紹的 HIS R7 240 iCooler Boost Clock 1GB GDDR5 繪圖卡支援 Boost 動態超頻,預設核心時脈為 730MHz , Boost 最高時脈則為 780MHz ,配用實際運作頻率較高的 GDDR5 記憶體,搭載 4 顆 Elpida W2032BBBG-6A-F 記憶體顆粒,合共支援 1GB 128-bit GDDR5 記憶體容量,藉以提升實際效能。不過,由於「 Oland 」核心本身的規格不高,僅有 320 個 Stream Proccessors 及 20 個 T.M.U. ,即使這張繪圖卡時脈較高,但效能仍然未算突出,主要仍為 HTPC 之用。
Oland 核心可全面對應 4K 輸出
( 左 ) 使用實際頻率較高的 GDDR5 記憶體 ( 右 ) 繪圖卡供電設計只有「 1+1 」相
繪圖卡的 PCB 設計甚為面熟,細看下原來與同廠的 R7 250 型號完全相同,不過為減低生產成本,此卡的部分用料被刪去,供電設計只有「 1+1 」相,雖然數量不多,但面對核心總功耗只有 45W 的「 Oland 」而言已經足夠,加上廠商已應用密封式電感、 PowerPAK MOSFET 晶片以及鋁殼固態電容,耐用度仍具一定保證。
繪圖卡毋須外接電源即可運作,另已合共提供 3 組輸出端子,分別為最常見的 DVI 、 D-Sub 及 HDMI ,由於不設 DisplayPort 的關係,如用家有意進行多屏輸出與合屏,只能以 DVI 及 HDMI 端子進行最多 2 組輸出,多屏應用的功能稍為熟遜色。
散熱方面,繪圖卡採用同廠常見的 iCooler 散熱器,由 Arctic Cooling 打造,屬於標準的雙槽式型號,整個散熱器均由鋁材打造而成,雖然體積不大而且鰭片密度亦不高,而且更只配合 80mm 風扇運行,但其實已足夠應付「 Oland 」核心所需,加上運作時的噪音不高,符合 HTPC 所需。
( 左 ) 提供 DVI 、 D-Sub 及 HDMI 端子各一組 ( 右 ) 鰭片密度並不高,並由全鋁打造
80mm 主動式散熱風扇
效能參考﹕
3DMARK Fire Strike 得分為 1456 , 3D 效能有限
3DMARK11 Performance 得分亦只有 P2203
Valley Benchmark Basic Preset 平均錄得只有 23.6FPS
全負載核心溫度約 52°C ,頗為涼快
售價: HKD$555
詳細資料:http://www.hisdigital.com/un/product2-765.shtml
編輯評語:
HIS R7 240 iCooler Boost Clock 繪圖卡屬於 Radeon R7 240 系列成員,並非以 3D 效能作主打,相反是為希望以 HTPC 用家作為主要目標而設。假如用家只要求進行 4K 輸出、高清影片播放,或運行一般 Online Game ,此卡已經綽綽有餘,以其低廉的定價而言,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入門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