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固態硬碟機 SSD 不斷推出減價優惠,但同時也引起不少玩家重新關注 SSD 的設計及用料,當中在討論區內有部份會員討論固態硬碟機 SSD 內部所採用的 NAND Flash 是否以 Sync 同步或 ASync 非同步製造,並有會員懷疑 ADATA SP900 SSD 產品與官方網站描述有所出入,為解除當中疑團, HKEPC 特別找尋有關 SSD 產品作出探討。
SSD 大熱、用家關注 Sync 同步 MLC 與否
近期 SSD 價格大跌,大部份 128GB 型號價錢跌至 HK$600 以下, 256GB 更跌破港幣千元,令不少用家對 SSD 再次掀起關注。當中有玩家留意到這類 SSD 大多均採用 SandForce 等主控晶片,以及配上不同 MLC NAND Flash ,而近日有用家研究在眾多 SSD 產品當中,發現 ADATA 在官方網站中描述 SP900 系列已由 ASync 非同步顆粒更新為採用 Sync 同步顆粒,規格與 SX900 系列相同,因此懷疑市場上所售賣的 ADATA SSD 與 ADATA 官方網站的資料有所出入,而成為網上討論型號之一。
討論區有讀者指出 ADATA SP900 產品採用 ASync MLC 、與官網資料有所出入
ADATA SX900 是屬於產品線中較高端型號,採用 SandForce SF2281 控制器, SF2281 控制器提供 8-Channel 通道與 NAND Flash 顆粒傳送資料。當中 MLC NAND Flash 部份選用 Sync 同步顆粒,令效能保持穩定,採用 SATA 6Gbps 介面以保持高頻寬通道傳送資料。
至於另一款 SP900 便是近日用家關注及討論的型號之一, SP900 設有不同容量型號,其中 SP900 256GB 採用 SF2281 控制器支援 8 Channel 並與 SX900 相同, SP900 128GB 則採用 SF2241 控制器 ,提供 4 Channel 有別於 SF2281 的,因此速度會較採用 SF2281 控制器的 256GB 略低。
至於較入門級的 SP600 型號則並非選用 SandForce 主控晶片,改用 JMicron 667H 主控晶片,同樣內建 4 組記憶體控制器,設有 SATA 6Gbps 介面,效能上會較 SP900 等高較型號有點分別,始終市場定位及售價都略有不同,因此亦不足為奇。
SP900 的 128GB 是採用 SF2241 晶片、只有 4 通道記憶體傳送指令、因此會較 256GB 速度略低
圖為 ADATA SX900 、 SP900 和 SP600 系列。
單靠 NAND Flash 表面的印刷、難以找出是否採用 Sync MLC NAND Flash
至於 NAND Flash 方面,日前有媒體報導指出 SP900 系列是配以 ASync 非同步 MLC 顆粒,但 ADATA 官方網站卻標示是 Sync 同步 MLC 顆粒,因此令讀者擔心產品內的究竟是 Sync 還是 ASync MLC 顆粒。的確,以往 SP900 系列在推出初期是採用 ASync 非同步 MLC 顆粒,但由於記憶體顆粒的生產技術成熟,因此在 2012 年底已經把 SP900 提升至採用 Sync 同步 MLC 顆粒,以提高壽命及效能質素。
過往用家會打開 SSD 外殼,查找 NAND Flash 上的序號等資料,以找出 NAND Flash 的廠商及其規格等資料,但今次的 SX900 及 SP900 上的 NAND Flash 上並沒有任何廠商資料可以尋找相關資料,坊間一般稱之為「白片」顆粒。「白片」是指廠商由晶圓廠購買完整晶圓自行生產記憶體顆粒,而並非對外採購,在一般較大型的記憶體廠商均十分普遍,此舉有助降低成本,同時對於一些大型記憶體廠商而言也可控制顆粒質素。
雖然 SX900 及 SP900 上的 NAND Flash 上並沒有任何廠商資料可以尋找相關資料,難以從顆粒表現的序號來檢測相關規格。但據記憶體業內人仕指出,雖然外觀上無法辨識,但其實可從 Sync 與 ASync 效能差異方面分辨,尤其在 4K 以及 4K 多線程測試中差距會非常明顯,因此用家能夠利用軟件讀寫以測試 SSD 是否採用 Sync MLC NAND Flash 。
為確定 SP900 是否採用 Sync 同步 MLC 顆粒,今次特意找來 ADATA SX900 256GB 、 SP900 256GB 、 SP600 256GB 作對比測試,由於 SP900 及 SX900 同樣採用 SF2281 控制器,如 SP900 256GB 確是採用 Sync 同步 MLC 顆粒的話,理論上成績會與 SX900 256GB 十分接近,如 SP900 256GB 與官網標示的 Sync MLC NAND Flash 有出入的話,成績也會立桿見影。
( 左 ) SX900 採用 NAND Flash 顆粒 ( 右 ) SP900 採用的 NAND Flash 顆粒,難以從外觀具分是否 Sync 同步 MLC
SP900 及 SX900 同樣採用 SF2281 及 Sync 同步 MLC NAND Flash 、除去韌體等因素、效能理應接近
效能測試
利用相同平台同時連接 ADATA 三款相同容量但不同型號的 SSD ,分別為 SX900 、 SP900 、 SP600 的 256GB 型號,在數個平常用家會接觸到的基準測試包括: CrystalDiskMark 、 AS SSD Benchmark 、 Anvil ` s Storage Utilities ,並主要針對 4K 以及 4K 多線程測試中的差距,去分析及證明 SP900 是否同樣採用 Sync 同步 MLC NAND Flash 。
在 CrystalDiskMark 測試中, SX900 及 SP900 成績接近,不論連續讀寫還是 512K 及 4K 讀寫部份,速度都相當接近, 4K 32 線程亦沒有明顯大分別。至於 SP600 因為採用不同的控制器 JMF667H ,因此成績亦會較採用 SF2281 的 SX900 及 SP900 略低。同樣地在 AS SSD Benchmark 內,運行同樣的連續讀寫測試,成績排名同樣不變。
( 左 ) SX900 與 ( 中 ) SP900 在 CrystalDiskMark 的連續讀寫速度帶少許分別、 4K 及 4KQD32 的速度非常接近
兩者在 AS SSD Benchmark 4k-64Thrd 速度亦很接近、故此推測 SP900 與 SX900 一樣採用 Sync 同步 MLC
至於 Anvil ` s Storage Utilities 分別測試 SX900 及 SP900 ,得分差距十分細微,分別為 3707.70 及 3699.24 ,仔細對照每一個項目,當中的差別亦只有數 MB/s , 4K 的 4 線程及 16 線程差別亦接近,並沒有出現明顯差距,由此可以推測 SP900 是與 SX900 一樣採用 Sync 同步 MLC NAND Flash 的機會十分大,相反假若 SP900 是採用 ASync 非同步顆粒,在正常情況下速度一定會倒退不少。
SX900 與 SP900 的得分及速度非常相似、能夠推算 SP900 所採用的 NAND Flash 其實與 SX900 一樣都是同步設計
後記:
SSD 的減價除了吸引不少用家購買之外,亦引起不少用家留意當中的規格及用料,是否選用 Sync 或 ASync 的顆粒對一般消費用家來說確實難以分辨,在實際使用上亦不會有太大差異,但假若利用到以上的 Benchmark 作對照及測試,其實很容易就可以知道當中的龍與鳳。
SP900 雖然效能與 SX900 接近,用料亦近乎一致,但從 PCB 外觀及 NAND Flash 數目可得知,其實兩款產品的製程亦有所分別, SX900 的 PCB 較 SP900 短, NAND Flash 製程亦較新,只需採用 8 顆 NAND Flash 便能組成 256GB 容量,較 SP900 的 16 顆少一半,所以即使兩者效能接近而且理應同為採用 Sync 顆粒,但在市場上的定價亦有一點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