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4
「nano pixels」屏幕技術飛躍進步
屏幕像素點進入納米超微細時代
屏幕像素點進入納米超微細時代
文: Samuel Wong / 新聞中心
廣 告 advertisement
牛津大學研究小組近日發表劃時代「 nano pixels 」 ( 納米像素點 ) 屏幕,該技術能提供極致高解像度畫質、低功耗及極薄等多個優點,對於未來屏幕有著深遠影響,意義重大,能應用於智能玻璃玻璃、人造視網膜及可屈曲屏幕等先進領域上。
最新「納米像素點」技術由牛津大學研究小組於研究相變化材質( phase-change material (PCM) )時所發現的,其採用如三文治夾層方式,以兩層透明氧化銦錫( ITO )組成電極層並於中間置入 7nm 厚的相變化材質 GST ,以極低功耗即能顯示影像,其納米像素點僅為 300nm x 300nm , ppi 值相對現時的市場上任何流動裝置的像素點更為精細,無可比擬。
據其中一名研發人員 Professor Harish Bhaskaran 表示,所採用的濺射技術又稱為冷蒸發或陰極濺射,是一種等離子技術,通過使用惰性氣體離在磁場中向靶材方向加速後轟擊靶材,將靶材材料濺射出來,自由粒子沉積到工作表面形成納米鍍膜結構。
另外,「納米像素點」技術的原型屏幕能顯示各種色彩,而且與傳統屏幕不同,其屏幕隨畫像變化刷新,耗電量及閃爍情況大幅降低。同時,其薄度、功耗及可屈曲的特質,於未來亦能惠及多個領域。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