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6
16 核心、32 線程!!
AMD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詳細測試
文: John Lam / 評測中心


AMD 再向 INTEL 投下震撼彈, AMD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正式上場,搶攻高階玩家平台及工作站運算市場,基於全新 Zen 微架構、具備 SMT 同步多線程技術,高達 16 核心、 32 線程運算能力,不僅在性能上追貼 INTEL ,更重要是售價便宜近半。 HKEPC 編輯部找來全新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處理器,與同價對手 INTEL Core i7-7900X 進行詳細測試。



60 條 PCIe Lanes 、最多 7 個 PCIe 高速裝置

 

RYZEN

 

除了同價位擁有更多 CPU 核心, AMD Ryzen Threadripper 另一個重大賣點是處理器內建更多 PCIe Lanes , 2 顆「 Zeppelin 」矽晶片合共提供 64 條 PCIe 3.0 Lanes ,其中 4 條用作連接 AMD X399 系統晶片,餘下 60 條 PCIe Lanes 可分配至 7 個裝置接口,相較 INTEL Core X 處理器只有 16 ~ 44 條 PCIe Lanes , Ryzen Threadripper 在擴充能力上完全壓倒對手。

 

針對工作站應用市場,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可提供高達 7 個 PCIe x8 Lanes 配置,用作連接 GPU 、 FPGA 、 10Gb Ethernet 等高速運算裝置。對於高階玩家平台,主機板廠商偏向採用 x16 / x16 / x16 或 x16 / x16 / x8 / x8 Lanes 的擴充槽配置,同時可提供 3 組 PCIe 3.0 x4 的 M.2 SSD 擴充槽。

 

GPU/FPGA Devices Configuration

 PCIe Lanes GPU/FPGA Configuration
INTEL Core X-Series i7-7600/7700 Processors16

16/0

8/8

INTEL Core X-Series i7-7800 Processors28

16/8

8/8/8

INTEL Core X-Serios i7-7900 Processors44

16/16/8

16/8/8/8

8/8/8/8/8

AMD Ryzen Threaderripper Processors60

16/16/16/8

16/8/8/8/8/8

 

此外,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預留 3 組 PCIe x4 Lanes 專門用作 NVMe M.2 x4 SSD 介面,其最高頻寬可達 32Gbps ,這 3 組 PCIe Lanes 控制器同時具備 SATA 6Gbps Host 功能,這樣令  NVMe M.2 介面能同時提供 SATA M.2 SSD 支援外,亦能分拆出 4 個 SATA 6Gbps 連接埠。

 

值得注意的是, AMD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同時內建了 8 個 USB 3.1 Gen 1 連接埠以及 HD Audio Codec 單元,可以看到 AMD 已將部份南橋功能移植至 CPU 內,理論上已具備完整 SoC 系統架構,無需額外使用系統晶片亦能正常運作。

 

配搭 AMD X399 系統晶片

 

Ryzen

 

為配合 AMD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 AMD 推出全新 X399 系統晶片,採用 55nm 制程、由 ASMedia 代工設計,規格上與 AMD X370 系統晶片大致相同,提供了 8 個 SATA 6Gbps 連接埠並支援 RAID 0 、 1 及 RAID 10 模式,內建 12 個 USB 連接埠,包括 2 個為 USB 3.1 Gen 2 提供高達 10Gbps 傳輸速度, 4 個 USB 3.1 Gen 1 及 6 個 USB 2.0 連接埠。

 

AMD 300 Series Chipset Family

 ChipsetSegmentUSB 3.1
(G2+ G1)
USB 2.0
SATASATAePCIe LanesRAIDMulti GFXOC Support
A300/B300Small Form Factor------
X300Small Form Factor-----✔ (2 GPU)
A320Entry-level1+2622x40,1,10
B350Mainstream2+2622x60,1,10
X370Enthusiast2+6642x80,1,10✔ (2 GPU)
X399HEDT/Workstation2+6642x80,1,10✔ (6 GPU)

 

AMD Threadripper Profiles 技術

 

為優化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性能表現, AMD 新增 Creator Mode 創作者模式及 Game Mode 遊戲模式,讓用家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目的作出選擇,在默認情況下,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被設定至 Creator Mode ,用家可以透過 AMD Ryzen Master 控制軟件中進行切換,切換後需要重新啟動才能生效。

 

Ryzen

 

Creator 與 Game Mode 之間的差異,主要在於 SMT 同步多線程技術與記憶體運作模式,在默認的 Creator Mode 創作者模式下, Legacy Compatibility Mode ( 即 SMT On) 會被關閉,記憶體運作模式會被設定至 Distributed (UMA) 模式,以達至最高線程運算能力及最大記憶體頻寬。

 

Game Mode 遊戲模式下, Legacy Compatibility Mode ( 即 SMT Off) 會被啟動,記憶體運作模式會被設定至 Local (NUMA) 模式,提供低延遲的記憶體讀取,對遊戲來說低延遲相較記憶體頻寬更重要。此外,不少遊戲會對線程數目作出限制,尤其是較舊的遊戲中更常見,關掉 SMT 同步多線程會令性能更理想。

 

Ryzen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創作應用在 Creator Mode 就會得到更佳,同樣 Game Mode 亦不是所有遊戲也能達至最佳化,因此 Ryzen Master 提供了自訂 Profile 功能,用家可以針對自已的使用情璄,如果覺得麻煩,建議使用默認的 Creator Mode 模式更佳。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