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6
16 核心、32 線程!!
AMD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詳細測試
文: John Lam / 評測中心


AMD 再向 INTEL 投下震撼彈, AMD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正式上場,搶攻高階玩家平台及工作站運算市場,基於全新 Zen 微架構、具備 SMT 同步多線程技術,高達 16 核心、 32 線程運算能力,不僅在性能上追貼 INTEL ,更重要是售價便宜近半。 HKEPC 編輯部找來全新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處理器,與同價對手 INTEL Core i7-7900X 進行詳細測試。



功耗測試

 

CPU 功耗測試數值使用 PWM 晶片的電流與電壓實時據,結果能直接反應 CPU 的功耗表現,每個測試場境為 30 分鐘,並以 CPU 平均功耗值計算。

 

使用巨集錄制器產生不同的工作情境, Productivity 場境主要 Microsoft Office 2016 的載入 Word 、 Excel 及 Powerpoint 檔案; Creative 場境採用 Adobe Creative Suite 的 After Effects 及 Photoshop 執行濾鏡及修正; Gaming 場境執行 3DMark Sky Diver Loop 測試; Full Load 則採用 Prime95 軟體進行完全負載。

 

內建 2 顆 Zepplin 8 核心的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其閒置功耗相較單顆 Ryzen 7 1800X 多出兩倍,主要原因是 Ryzen Threadripper 的動態電壓時脈調節, P-State 的調整相較 Ryzen 7 更為進取,就算在偶爾的負載下仍會立即提升至最高時脈,在完全負載下,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將會升至 254.9W 。

 

溫度測試

 

溫度測試採用相同的巨集錄制器產生不同的工作情境,為免因軟體讀取出現誤差,採用 UNI-T UT-325 溫度計配上 Type K 溫度線,在 CPU IHS 表面鑽洞測溫,每個測試場境為 30 分鐘,採用 CPU 最高溫度值計算。

 

室溫約 26°C 、散熱器採用 CORSAIR H80i v2 水冷散熱器 ,可以看到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的發熱量並不低,在完全負載下 IHS 錄得最高溫度 61.2°C ,現時大部份一體式水冷的冷頭大小並無法完全覆蓋整個 CPU IHS ,建議購買 Ryzen Threeadripper 處理器的玩家們,要購買冷頭接觸面較大的水冷。

 

超頻能力

 

1950X

 

AMD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預設 Precision Boost 時脈已達 4GHz ,加上 XFR 擴展時脈最高達 4.2GHz ,不過在 16 核心完全負載下預設時脈只有 3.5 ~ 3.7GHz 水平,視乎功耗水平而定。

 

事實上,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的超頻潛力一般,兩顆 Zeppline 矽晶片的功耗和熱力水平太高,就算在非常強勁的風冷或水冷下,筆者手上的樣本只可以在 1.38v 下超至 4GHz 完成 Cinebench R15 CPU 測試,電壓或時脈再提升就會出現不穩定,除非是極冷超頻玩家, Full XFR 不鎖頻功能其實得物無所用。

 

編輯評語︰

 

AMD 全新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處理器,打破 INTEL 長久以來壟斷高階至工作站市場局面,高達 16 核心、 32 線程,相同 CPU 核心數規格售價較 INTEL Core i9-7960X 更便宜,或相同價位下較 INTEL Core i9-7900X 核心更多、性能更高,而且擁有更多 PCIe Lanes ,可支援更多 GPU 及 FPGA 運算裝置, INTEL 再不思進取維持擠牙膏式的產品更新策略,高階市場恐出現嚴重流失。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