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7
高達 64 核心 !! 288MB Cache
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處理器測試
文: John Lam / 評測中心


AMD 向 Intel 投下終極震撼彈 !! 64 核心、128線程、頂級型號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處理器正式登場,CPU核心數目較上代提升 1 倍,經改良的 Zen 2 架構性能平均提升 15%、Cache 容量倍增,升級 PCIe 4.0 傳輸技術,優化 DDR4 記憶體控制器,官方定價約 US$3,990 美元,由於 Intel 已經沒有 1000美元以上的 HEDT 型號處理器,高階市場已被 Ryzen Threadripper 完全佔領。



測試平台︰

 

3990X

▲ 測試平台採用 ASRock TRX40 TAICHI 主機板

 

 

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CPU (3.5GHz~4.5GHz 32C/64T 280W TDP, US$1,999)

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CPU (2.9GHz~4.2GHz 64C/128T 280W TDP,US$3,999)

INTEL Core-i9 10980XE (3.0GHz~4.6GHz 18C/36T 165W TPD, US$999)

ASRock TRX40 TAICHI (AMD TRX40 Chipset)

ASRock X299 TAICHI CLX (INTEL X299 Chipset)

AMD Radeon RX 5700 XT 8GB GDDR6 (1605MHz / 1,905MHz / 2560 SP 225W TDP)

TIGO X3 ARGB DDR4-3600 CL16-18-18-38 1T 8GB x 8

CORSAIR MP600 2TB NVMe SSD (Gen 4)

ANTEC High Currect Pro 1200W PSU

CORSAIR Hydro Series H100i PRO 240mm Water Cooling

Windows 10 Professional (1909)

 

 

 

PCMark 10

 

 

PCMark 10 是由 Futuremark 開發的 PC 性能基準測試工具,其中 Essentials 基準測試主要反映一般 PC 常見任務的工作負載, Productivity 測試反映辦公環境常見任務的工作負載, Creation 基準測試是媒體及視覺影像制作,成績為綜合性能分數。

 

由於 PCMark 並不會因為核心增加出現線性成長,在 Essentials 測試結果與只與 3970X 相約,在 Productivity 更會因 3990X 時脈較低反過來輸給 3970X,但在 Creation 測試中因平行運算的權重增加,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才出現優勢明顯。

 

 

 

Microsoft Office Benchmark

 

 

Microsoft Office Suite 基準測試,透過真實的 Microsoft Office 2019 的 Word 、 Excel 及 PowerPoint 應用軟件,衡量 PC 系統的辦公室軟件運算性能,成績為多個細項測試的平均執行時間。

 

看來 3990X 真的不太適合做文書機啊,在 Word 測試中大部份工作都是較少線程的作業,因此會輸時脈較高的 3970X,在 Excel 測試中會有較多多核數學運算, 3990X 才能顯示出其真正實力。

 

 

 

Adobe Creative Benchmark

 

 

Adobe Creative Suite 基準測試,透過真實的 Adobe Creative CC 的 Illustrator 、 After Effects 、 InDesign 及 Photoshop 應用軟件,衡量 PC 系統的影像及繪圖軟件運算性能,成績為多個細項測試的平均執行時間。

 

只要是能多工平衡運算的工作,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就會擁有更多核心的優勢,從測試可以看到在 Adobe Creative Suite 基準測試中,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指令平均執行時間進一步縮短,大大提升了創作者的工作效率。

 

 

 

CineBench R15 Benchmark

 

 

CineBench R15 是跨平台 3D 內容創作測試套件,測試場景包含大約 2000 個對象,它們總共包含超過 30 萬個多邊形,並使用清晰和模糊的反射、區域指示燈、陰影、程序著色器、抗鋸齒等等。成績以性能點數顯示,運算越快、分數越高。

 

CineBench R15 測試非常吃重多核運算,可支援多於 64 Threads 以上的單一處理器,可以看到 Threadripper 3990X 相較 3970X 有著約 28% 的性能增長。

 

 

 

CineBench R20 Benchmark

 

 

同樣是 CineBench 但新版 R20 卻有不同的情況,初推出的版本並不支援 64 Threads 的單一處理器,因此在測試時有一半的核心並無法被運用,但當升級至最新的 20.06 版本後即時解開了 3990X 封印的實力,性能相較 3970X 高出 31%。

 

 

 

CPUID Benchmark

 

 

CPUID 基準測試是內建於 CPUZ 內的基準測試程式,主要測試處理器對 x86 指令的吞吐量,能反映處理器 Front-End 引擎的性能表現,測試分為單一核心及所有核心完全負載,成績以性能點數顯示,運算越快、分數越高。

 

由於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的 Boost 時脈較 3970X 為低,因此單線程運算性能落後 3970X,但在多核心運算方面就有著明顯的性能差異,小編也是首次看到破 30000 的單顆處理器。

 

 

 

7Zip MIPS Benchmark

 

 

7Zip MIPS 壓縮工具所內建的基準測試,測試 CPU 對 LZMA 壓縮和解壓縮算法的執行性能,非常著重浮點運算單元的性能,並對多線程運算作出性能優化,成績以 MIPS 作單位,運算越快、分數越高。

 

其實 7Zip 並不支援不支援超過 64 線程,但它可以偵測出那真實核心並優先使用,因此 3990X 是以 64 Cores / No SMT 模式運作,性能還是會較 3970X 的 32 Cores / 64 SMT 優勝。

 

 

 

POV-Ray 3.7 Benchmark

 

 

POV-Ray 是開源視覺光線追踪 3D 渲染引擎,用於模擬的光物理行為,生成的逼真 3D 圖像影像,並在繪圖及工業領域包括生物、化學、蛋白質研究、醫藥、建築、工程、產品設計等廣泛使用,成績為運算時間,運算越快、時間越短。

 

同樣地,小編早前的舊版本並無法完全支援 128 Threads 單一處理器,後來 ROV-Ray 更新了 Final 版本終於解決了這問題,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才能完全發揮它的多核心實力。

 

 

 

RealBench V2.56

 

 

Realbench 是用開源應用程序和簡單腳本來模擬 PC 系統的真實性能的基準,包括了 GIMP 圖像編輯、 Handbrake h.264 視頻壓縮及以及上述兩個程序再加上 OpenCL 的繁重多任場景,運算越快、分數越高。

 

除了 Image Editing 測試並非完全重度多核心運算,OpenCL、Handbrake 和 Heavy Multi-tasking 測試均為重度多核心運算,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更多核心有著明顯增長。

 

 

 

SPECviewperf 13

 

 

SPECviewperf 13 是基於專業應用程序的工業繪圖性能全球標準,測試項目包括 3DsMAX CATIA 、 Cero 、 Energy 、 Maya 、 Medical 、 Showcase 、 Siemens NX 及 Soildworks ,是業界認受性最高的工業繪圖基準測試,運算越快、分數越高。

 

 

據了解,SPECviewperf 13 測試中有不少項目存在 64 Threads 限制,因此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的性能只與 3970X 相約,因此專業用家在考慮購買 3990X 前,最好先詢問軟體生產商是否可支援 64 Threads 或以上。

 

 

 

AIDA64

 

 

 

 

AIDA64 基準測試可衡量 PC 的 32bit/64bit 整數、單雙精度浮點、 AES 及 SHA-1 數學運算,支援多線程運算優化,比較硬體的數據處理任務及數學運算能力。

 

新版測試已針對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處理器的 128 Threads 作出支援 ,可以看到 3990X 受惠於多核心基本上有近 40~45%的性能成長,實在太誇張了。

 

 

SiSoftware Sandra

 

 

SiSoftware Sandra 數學運算基準測試,包括加密、財務、科學及 VM 運算性能作出評估,使用 SSE2 、 FMA 及 AVX 等指令集加速功能,數字越大、性能越好。

 

以往 Sandra 測試是完美支援 128 Threads 測試,因此 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的表現絕對是神一般存在,強得沒話說。

 

 

 

wPrime Benchmark

 

 

 

wPrime Benchmark 是通過遞歸函數調用的牛頓公式,通過計算平方根來測試處理器性能,能夠反映系統的數學運算平行處理能力,亦是標準的業界基準測試,時間越短、性能越好。

 

wPrime Benchmark 是一個較舊的測試程式,因此無法支援多於 64 Threads 或以上絕對不會感到意外,因此 64 核心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性能會嚴重落後 3970X,因此 wPrime 將會在下一顆 CPU 評測中被取締。

 

 

 

C++ Pi CPU

 

 

C++ Pi CPU 測試是採用 Visual C++ 、 OpenCL 、 STL 及 Win32 程式庫,執行 10 億位的 16 進制 Pi 的並行運算,測試處理器對 64bit 整數運算及雙精度運算能力,數字越細、性能越好。

 

更新了最新版本後,終於可以發揮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的真正實力,坦白說實在太多 Benchmark 仍未支援 64+ Threads,相信軟體開發者也沒想到那麼快會出現 64 Cores CPU。

 

 

 

x265 Benchmark

 

 

 

採用跨平台的 X265 開源編碼引擎,可支援 MMX2 、 SSE4.2 、 AVX 、 AVX2 、 FMA3 、 LZCNT 及 BMI2 等加速指令集,對處理器數學及浮點運算能力非常敏感,數字越大、性能越好。

 

x265 Benchmark 並不支援超過 64 線程,但它可以偵測出那真實核心並優先使用,3990X 會在 1080p 測試中會輸 3970X,但在 4K 測試中就反勝 3990X,因此 3990X 的表現很大程度會受著軟體的編譯器影響,要等開發者更新版本才能有所善。

 

 

溫度測試︰

 

3990X

▲ 開啟 PBO 後完全負載 100 分鐘錄得 87°C

 

 

測試採用 CORSAIR H100i Pr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採用預設核心時脈、CPU 工作電壓設為「Auto」,並且打開「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功能,室溫約為 24°C,執行 AIDA64 System Stability 測試將 FPU 單元進入完全負載,經過 100 分鐘後 CPU 溫度為 87°C,核心時脈為 3.25GHz、工作電壓 1.1V 並錄得 CPU Package 360W。

 

 

3990X

▲ 啟動 PBO 後 All-Core 時脈錄得 3.25GHz

 

 

超頻能力︰

 

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雖然 Boost Clock最高為 4.3GHz,但在 All Cores 下所提供的超頻空間非常有限,盡管 AMD 已經挑選了最好的 ASIC 晶片用於生產 3990X,但要應付 64 核心的熱量並不是一般散熱器所能應付。

 

 

3990X

▲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 4.2GHz OC

 

 

此次收到 AMD 送測的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處理器樣本,採用 CORSAIR H100i Pro 水冷散熱器下,可以在 1.35v 超頻至 4.2GHz All Core 並通過 Cinebench R15 測試,CPU Package 最高錄得 621W,再高的電壓和時脈會因為過熱而跌速,如果換成自組水冷的話相信能再榨出一點點空間,但真的不會再多了。

 

 

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處理器

售價︰HK$ 未定、可預訂

查詢︰建達國際 (3590-8383)

 

 

編輯評語︰

 

AMD 推出全新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處理器現時地上最強的 Desktop 處理器,經改良的 Zen 2 微架構、高達 64 核心、 128 線程、更多的 Cache、更多的 PCIe Lanes 並支援 Gen 4 速度,Intel 已拿不出產品抗行對抗這顆 CPU 之皇,售價僅 US$3,990 美元性能卻超越雙路 Xeon Platinum 8280,Intel 在 HEDT 市場已完全失守,如果你有意購買 3990X 的話,建議先查詢你的運算工作是否支援 128 Threads 多線程運算。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