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5
IPC 大勝、Zen 3 微架構登場
AMD Ryzen 9 5900X / 5950X 處理器評測
文: John Lam / 評測中心


AMD 正式發佈全新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採用 TSMC 7nm 制程、核心代號為「Vermeer」,升級全新 Zen 3 微架構、相較上代性能平均提升達 19%, AMD 不單止以核取勝,今代 IPC 性能更完全壓倒 Intel,並成功奪走最強 Gaming CPU 頭銜。HKEPC 編輯將分析 Zen 3 微架構的改動,並找來全新 Ryzen 9 5900X、Ryzen 9 5950X 處理器,與 Intel Core i9-10900K 作效能對比測試。



測試平台︰

 

AMD Ryzen 9 5950X CPU (3.4GHz ~ 4.9GHz 16C32T 105W TDP , US$799)

AMD Ryzen 9 5900X CPU (3.7GHz ~ 4.8GHz 12C/24T 105W TDP , US$549)
AMD Ryzen 9 3950X CPU (3.5GHz ~ 4.7GHz 16C/32T 105W TDP, US$749)

AMD Ryzen 9 3900X CPU (3.8GHz ~ 4.6GHz 12C/24T 105W TDP , US$499)

INTEL Core i9-10900K CPU (3.7GHz~5.3GHz 10C/20T 125W TDP, US$488)

ASROCK X570 TAICHI (AMD X570 Chipset)

ASROCK Z490 TAICHI (INTEL Z490 Chipset)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G.SKILL Trident Z DDR4-3600 CL16-18-18 2T 8GB x 2

WD Black SN750 1TB NVMe SSD

Microsoft Windows 10 Professional 2004

 

 

PCMark 10

 

 

PCMark 10 是由 Futuremark 開發的 PC 性能基準測試工具,其中 Essentials 基準測試主要反映一般 PC 常見任務的工作負載, Productivity 測試反映辦公環境常見任務的工作負載, Creation 基準測試是媒體及視覺影像制作,成績為綜合性能分數。

 

PCMark 10 測試項目佔有不少輕至中度多線程的測試,因此 Intel Core i9-10900K 雖然核心較少,但憑著較高較佳的IPC 性能,PC Mark 10 測試中佔有優勢,力壓 Ryzen 9 3900X / 3950X,但 Ryzen 5900 / 5950X 推出後,Intel 的優勢已完全消失了。

 

 

 

Microsoft Office Benchmark

 

Microsoft Office Suite 情景測試,透過真實的 Microsoft Office 2019 的 Word 、 Excel 及 PowerPoint 應用軟件,衡量 PC 系統的辦公室軟件運算性能,成績為多個細項測試的綜合性能分數。

 

Excel 測試項目比較偏重於多核心平衡運算,Ryzen 9 5900X 與 5950X 憑著 IPC 性能及多核心優勢,已大幅拋離 Core i9-10900K,Word 測試比較偏重反應性,以往是 Intel 的強勢亦被 AMD Zen 拿走了,Powerpoint 測試則有較多低至中度線程運算,Zen 3 處理器也完勝了。

 

 

 

Adobe Creative Benchmark

 

Adobe Creative Suite 情景測試,透過真實的 Adobe Creative CC 的 Illustrator 、 After Effects 、 InDesign 及 Photoshop 應用軟件,衡量 PC 系統的影像及繪圖軟件運算性能,成績為多個細項測試的平均執行時間。

 

AMD Ryzen 9 5900X / 5950X 在 Illustrator、Photoshop、InDesign 項目中都較上代 3900X / 3950X 有明顯的性能增長,並且完全碾壓 Intel Core i9-10900K。

 

 

 

CineBench R20 Benchmark

 

 

 

 

CineBench R20 是跨平台 3D 內容創作測試套件,測試場景包含大約 2000 個對象,它們總共包含超過 30 萬個多邊形,並使用清晰和模糊的反射,區域指示燈,陰影,程序著色器,抗鋸齒等等。成績以性能點數顯示,運算越快、分數越高。

 

AMD Zen 3 針對 IPC 性能的提升,可以從單線程的 CineBench R20 可以睇現, Ryzen 5000 系列成為 CineBench R20 首個超過 600 分的 CPU 產品,多核測試更是不用說,AMD 就像外掛搬的存在。

 

 

 

CPUID Benchmark

 

 

 

CPUID 基準測試是內建於 CPUZ 內的基準測試程式,主要測試處理器對 x86 指令的吞吐量,能反映處理器 Front-End 引擎的性能表現,測試分為單一核心及所有核心完全負載,成績以性能點數顯示,運算越快、分數越高。

 

可以看到 Ryzen 9 5900X/ 5950X  在 CPUID Benchmark 的單線程性能有明顯提升,亦是首個 CPU 產品能做到 600+,在 All Cores 測試就是 AMD 的天下。

 

 

 

7Zip Benchmark

 

 

 

7Zip 解壓工具所內建的基準測試,測試 CPU 對 ZIP 壓縮和解壓縮算法的執行性能,非常著重浮點運算單元的性能,並對多線程運算作出性能優化,成績以 MIPS 作單位,運算越快、分數越高。

 

Ryzen 5900X / 5950X 針對 Execution Unit 作出了大改良,可以看到浮點性能相較上代大幅增長,AMD 說 IPC 增長 19% 絕對沒水份。

 

 

 

POV-Ray 3.7 Benchmark

 

 

 

 

 

POV-Ray 是開源視覺光線追踪 3D 渲染引擎,用於模擬的光物理行為,生成的逼真 3D 圖像影像,並在繪圖及工業領域包括生物、化學、蛋白質研究、醫藥、建築、工程、產品設計等廣泛使用,成績為運算時間,運算越快、時間越短。

 

 

 POV-Ray 以前是 Intel CPU 的強項,Intel 10 代 Core 在單核心測試完全碾壓 Zen 2 ,不過 Zen 3 出來後 Intel 優勢不再 ,Ryzen 9 5900X / 5950X 有明顯的性能改進,並且在多核心測試中壓倒性。

 

 

 

RealBench V2.56

 

 

Realbench 是用開源應用程序和簡單腳本來模擬 PC 系統的真實性能的基準,包括了 GIMP 圖像編輯、 Handbrake h.264 視頻壓縮及以及上述兩個程序再加上 OpenCL 的繁重多任場景,運算越快、分數越高

 

Realbench 測試比較偏重多核心,所以一向是 AMD 的天下,但在相同核心數下仍然可以看到 Zen 2 與 Zen 3 微架構之間的巨大性能差異。

 

分享到: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