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AMD 推出全新 X570 低功耗版晶片組,ASUS 亦同步發佈四款搭載新晶片的主機板,率先要為大家評測的是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採用極致豪華的 18 + 2 組 90A Power Stage 供電模組,配合巨型的 I/O Cover 一體式 VRM Heatsink 及超厚重的被動式 PCH 散熱器,帶來無盡的超頻潛力。加上全板提供多達 5 組 Gen 4 M.2 SSD 插槽、兩組 ThunderBolt 4 接頭、10 GbE LAN 及 Wi-Fi 6E 等極速連接性,問鼎 X570 板皇的寶座。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主機板
▲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ASUS 推出全新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EATX 主機板,主要針對對電腦性能有極高要求的人及進階超頻玩家而設,採用極之誇張的 18 + 2 組 90A PowerStage 供電模組,全板能提供最多 5 組 PCIe Gen 4 M.2 SSD 插槽,並且設有雙 Thunderbolt 4、2.5GbE + 10GbE LAN、Wi-Fi 6E 等高速連接性,加上豐富的硬體超頻功能及針對超頻作出多項的軟硬件優化,稱它作 AMD X570 板皇都絕不誇張。
▲ 全黑化設計配合大量鏡面修飾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主機板為 E-ATX Form Factor 設計、尺寸為 30.5cm x 27.7cm,全板大面積空間都被散熱盔甲所覆蓋,配色方面繼續採用一貫的全黑化設計,但就加入更多鏡面修飾元素,而且 I/O Cover 上方及 PCH 散熱器上的敗家之眼圖案更是近常在 ROG 系列產品中「老是常出現」的類單面鏡設計,既能透出 AURA RGB 燈效,亦能在不發光的時候呈現鏡面的狀態。
▲ 主機板右側加入 RGB 導光燈條
RGB 燈效方面,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除了在剛在提及的鏡面位置加入 RGB LED 燈粒外,亦在主機板的右側加入一條 RGB 導光燈條,支援自家的 AURA SYNC 燈效同步技術,配合主機板上 3 組 5V ARGB Gen 2 及 1 組 12V RGB 接口,輕鬆與其他硬件組成無違和感的燈效饗宴。
▲ 2 吋 OLED 面板
另外還在主機板中央的 M.2 散熱器上方一塊 2 吋的 LiveDash OLED 面板,在開機自檢 POST 階段會顯示 Q-CODE 代碼,當出現錯誤時就會顯示故障所屬的硬件項目,用家能夠快速了解問題所在並進行故障排解。而在系統正常啟動後,OLED 顯示屏則可實時顯示 CPU 時脈、裝置溫度、風扇轉速及水冷運作狀態等資訊,亦可以顯示自訂圖像、動畫等,實用性與玩味兼備。
▲ 鋁合金屬背板框架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在 VRM、PCH 及 M.2 三部分都加入了極為厚重的散熱器,全板重量高達 2.75kg,為了加強 PCB 鋼性以應付如此誇張的重量,主機板的背面加入了鋁合金背板框架,在加固 PCB 的同時能為背面的 VRM 元件提供一定的被動散熱能力。
支援 Ryzen 5000 處理器
主機板搭載 AMD Socket AM4 處理器接口,支援 Ryzen 5000、5000G、4000G、3000、3000G、2000 及 2000G 系列處理器。根據 AMD 官方文件指出,Socket AM4 將會一直沿用至少到 2020 年底,成為 AMD Desktop 入門至效能級平台的統一接口規格,全新的 Ryzen 5000 系列作為末代採用 AM4 接口的處理器,亦代表著 Socket AM4 終於來到尾聲,下一代 AMD Ryzen 處理器將會使用全新的 Socket 插座。
▲ 採用 AMD Socket AM4
AMD Ryzen 5000 Processor Family (Zen 3 architecture)
Model | Process | Core/ Threads | L2 | L3 | Base Clock | Boost Clock | TDP | SMT | IGP | PCIe Support | Price |
Ryzen 5 5600X | 7nm+12nm | 6/12 | 3MB | 32MB | 3.7GHz | 4.6GHz | 65W | ✔ | ✘ | 4.0 | US$299 |
Ryzen 7 5800X | 8/16 | 4MB | 32MB | 3.8GHz | 4.7GHz | 105W | ✔ | 4.0 | US$449 | ||
Ryzen 9 | 12/24 | 6MB | 64MB | 3.7GHz | 4.8GHz | 105W | ✔ | 4.0 | US$549 | ||
Ryzen 9 5950X | 16/32 | 8MB | 64MB | 3.4GHz | 4.9GHz | 105W | ✔ | 4.0 | US$799 |
經過 3 代微架構的改進, 基於全新 Zen 3 微架構的 AMD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終於在 IPC 性能上完全超越 INTEL,無論是單核、多核、遊戲性能與功耗性能比上均領先對手、全面制霸,IPC 性能相較上代升幅達 19%,亦是自 2017 年「Zen」微架構推出以來最大升幅。
採用 AMD「X570S」系統晶片 ?!
▲ AMD X570 Chipset
AMD X570 晶片組已經推出超過兩年,起初晶片組是由 1 顆採用 GF 14nm 製程的 IOD 晶片打造,由於晶片製程工藝不夠成熟,導致 X570 晶片的 TDP 可以高達 15W,因此普遍的 X570 主機板都會加入主動式的散熱設計。但是約從 2020 年 Q3 開始 AMD 就悄悄地將 X570 晶片改為以 GF 12nm 製程打造,有效降低晶片組的工作電壓及 TDP 水平,令其發熱量大幅降低,改用被動式的 PCH 散熱設計亦能應付散熱需要,解決主動式散熱設計的風扇噪音問題。後來有部分廠商就將搭載了被動式晶片組散熱設計的主機板稱為「X570S」系列,代表 Slient 的意思,事實上 AMD 官方從來沒有為改用 GF 12nm 製程的 X570 晶片定名甚至沒有作出過任何正式的發佈,所以在本質上這次介紹的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主機板搭載的仍舊是 X570 晶片組,不過要把它說成是「X570S」晶片組倒也無傷大雅吧~
由於採用了新製程打造的 X570 晶片,全新推出的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主機板就搭載了被動式的 PCH 散熱系統,加入了一塊超巨型金屬散熱盔甲,單單是這塊 Heatsink 的重量就高達 360g,而且是獨立的 PCH 散熱器設計,並不是與 M.2 SSD 散熱模組共用,以誇張的熱容量壓制晶片組的熱力,同時提供完全寧靜的工作表現。
▲ AMD X570 Block Diagram
所謂的「X570S」或是「X570 passive cooled version」其實除了製程工藝外其餘所有規格皆與原來的 X570 相同,具備 3 組 PCIe 4.0 x4 介面,其中 2 組具備 Flexible PCIe 介面功能,可分拆為 2 個 PCIe 4.0 x 2 或 4 個 PCIe 4.0 x 1,亦可以換成 4 個 SATA 6Gbps 儲存介面,非常具彈性。
AMD 500 Series Chipset Family
Chipset | Segment | USB 3.2 G2 | USB 2.0 | SATA | Uplink | PCIe Lanes | RAID | Dual GFX | OC Support |
B550 | Mainstream | 2 | 6 | 4+4* | x4 Gen3 | 8 Gen2 +4* Gen3 | 0,1,10 | ✔ | ✔ |
X570 | Enthusiast | 8 | 4 | 4+8* | x4 Gen4 | 8+8* Gen4 | 0,1,10 | ✔ | ✔ |
此外,AMD X570 系統晶片內建了 4 個 SATA 6Gbps,令系統晶片最多可支援 12 個 SATA 裝置,支援 AMD StoreMI 儲存加速技術 ,同時內建 8 個 USB 3.2 Gen 2 接口 及 4 個 USB 2.0 介面,晶片規格相當強勁。
支援最高 DDR4-5100+ OC
▲ 4 DIMM 最高支援128GB 容量
記憶體方面,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主機板有 4 組 DDR4 DIMM 擴充槽,支援 Dual Channel 雙通道記憶體技術、2 DIMM per Channel 配置,可搭載 un-buffered、non-ECC 及 ECC 記憶體模組,系統記憶體最大容量為 128GB ,同時記憶體相容性亦有明顯改善,更加入全新 2:1 Ratio 除頻令超頻能力大幅提升。
記憶體超頻測試採用 Ryzen 9 5950X CPU 配合 G.Skill Trident Z Royal DDR4-4000 16GB (F4-4000C18S-16GTRS) 記憶體,在手動增加工作電壓及放鬆延遲值後能穩定超頻至 DDR4-4866 C22 CR2 並完成 AIDA64 記憶體讀取速度負載測試,記憶體超頻能力相當不俗,由於主機板剛推出不久,現時的 BIOS 版本似乎並未針對記憶體超頻部分有太完善的優化,期待在之後的 BIOS Version 中能夠擁有更高的記憶體超頻幅度。
18 + 2 PowerStage 供電設計
▲ VRM 共有 20 組電感及 MOSFET 晶片
作為 ROG Crosshair VIII 系列中最旗艦的存在,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在供電用料方面當然是「幹你娘加爆」。採用了合共 20 組的 PowerStage 的供電模組設計,當中 18 組 PowerStage 負責 CPU vCore 供電,另外 2 組 PowerStage 則負責 SoC 供電,每組 PowerStage 搭載一顆 90A 的整合式 MOSFET,最高可以為 CPU 提供 1620A 供電能力,能夠滿足任何程度的極限超頻需要。
▲ Infineon XDPE132G5D 數位電源控制器
主機板搭載了 Infineon 新出的 XDPE132G5D 數位電源控制器,擁有真正的 16 相 PWM 引擎、高達 1000A 的電流處理能力及經改良的自適應動態響應演算法。以 9 + 1 的模式運作,繼續沒有用上任何 Doubler 晶片,將 18 + 2 組 PowerStage 兩兩組成合共 9 + 1 相供電。20 組 PowerStage 全都採用了 Texas Instruments 的 X95410RR 整合式 MOSFET 晶片,每組 PowerStage 能夠提供最高 90A 持續電流處理能力。配合自家研發的 TPU 超頻控制晶片,能準確監測 CPU 內部電壓的變化,實時對處理器作出精準的電壓補償,提升超頻後進行高負載運算的穩定性。
▲ Texas Instruments X95410RR 90A 整合式 MOSFET
從數年前開始,ASUS ROG 系列主機板就已經全面棄用 Phase Doubler 晶片,也不像其他主機板廠商般改用「一對一」的多相位 PWM 控制器,反而是以雙倍 PowerStage 打造較少相數的供電設計。雖然整個 VRM 最高可承受的電流負載不變,但刪去 Doubler 就能提升瞬態響應的時間,大幅縮短約 20ns 的供電反應延遲,有效減低的 Vdrop 幅度達 30mV,而改用雙倍 PowerStage 並聯運行的設計則能承受更高的爆發性瞬間電流負載,提升進行超頻時的供電穩定性。
▲ 45A MicroFine 合金電感及 10K 日系固態電容 (右)
搭配 45A MicroFine 合金電感微粒合金電感,電感內部顆粒較微細而且均勻,高磁導率相較傳統電感的損耗減低 75% ,降低電感滾降令電源轉換效率提升約 50%,同時亦令電流容量大幅提升,改善主機板的 vCore 電壓表現及降低在高負載水平下 VRM 產生的熱力。另外除音效電容外,全板皆採用日系 10K 小時固態電容,相較一般固態電容只有 5K 甚至 2.5K 小時更耐用。
▲ 雙 ATX 8-pin ProCool II 電源接頭
兩組 ATX 8-pin CPU 電源接頭都加入 ProCool II 設計,內以實心金屬針腳打造,比傳統以金屬片摺疊而成的針腳擁有更大的金屬切面面積,能夠降低阻坑以提高可承受的電流數值,同時加入金屬包覆式防護外殼,降低電磁干擾對 CPU 供電穩定性的影響。
超厚重金屬 I/O Cover VRM 散熱器
▲ 巨型的 I/O Cover VRM 金屬散熱器
過往主機板的 I/O Cover 通常都是以塑膠打造,但是從去年起 ASUS 就在高階主機板型號上善用了 I/O Cover 的位置,透過將 VRM 散熱器與 I/O Cover 結合起來,組成巨型的 I/O Cover VRM 金屬散熱器,擁有龐大的熱容量及散熱表面積,為供電模組提供理想的散熱條件,確保負責處理電源轉換的 MOSFET 晶片不會因為過熱而影響供電輸出效率。
硬體超頻功能
▲ Debug Code 顯示器
而針對超頻玩家,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就加入大量硬體超頻功能,包括常見的實體 Start 及 Flex Key 按鍵,還有實用的 Debug LED 顯示器,在系統啟動時顯示當前的 Q-CODE 自我檢測碼,讓進階用家判斷因超頻導致無法開機時的問題所在。
▲ 多個實體功能按鍵及 Switch
更加設有「Slow Mode」、「Safe Boot」、「Retry Button 」及「BIOS Switch」等功能,例如「 Retry Button 」可以快速為系統 Hard Reset ,同時不會進入 Safe Boot 模式,讓超頻玩家快速重試該超頻設定;而「Safe Boot」則是讓系統以基本設定開機,但保留用家剛才輸入的超頻數值,讓用家在每次開機失敗後快速調整超頻數值,毋需等待系統進行重試。
不鏽鋼 SafeSlot PCIe 接口
主機板提供了 2 組 PCIe x16 擴充槽,兩者都是由 CPU LANES 提供,可視乎搭載處理器型號以 PCIe 3.0 或 PCIe 4.0 版本運作,組成一組 PCIe x16 或兩組 PCIe x8 配置。而剩下的一組 PCIe x1 插槽則由 X570 晶片組提供,支援 PCIe 3.0 x1 的連接速度,方便用家連接視訊擷取卡、音效卡及網絡卡等週邊 AIC。
▲ 具備 2 組 PCIe x16 顯示卡接口
兩條 PCIe x16 插槽都有採用 SafeSlot 金屬強化設計,加入全包覆式不鏽鋼外殼及額外的固定焊接點強化,能避免因施力不當或顯示卡過重對 PCIe 插槽的損害,大幅延長插槽的耐久度。此外,除了在 PCIe 插槽上的金屬加固設計外,隨主機板還附贈了一個顯示卡支架,採用磁吸式底座設計,能牢固地「站」在機箱的 Chamber 位置對顯示卡尾部作出承托,對於承托厚重的高階顯示卡產品具有相當大的幫助。
總共 5 組 M.2 SSD 介面
▲ 主機板上提供 3 組 M.2 SSD 介面
▲ 加入免工具 M.2 扣具設計
儲存空間方面,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主機板作為旗艦級大板,全板能夠提供最多 5 組 M.2 SSD 擴充插槽,其中在主機板上的三組由 CPU LANES 提供,會根據處理器型號支援 PCIe 3.0 或 4.0 x 4 速度規格,最高支援 64Gbps 傳輸速度。而另外兩組 M.2 SSD 插槽則位於 ASUS 自家開發的 DIMM.2 擴充卡上,線路由 X570 晶片組提供,支援 PCIe 4.0 x 4 速度規格。
▲ 全部 M.2 SSD 插槽都被散熱 Heatsink 覆蓋
位於主機板上的 M.2_1、M.2_2 及 M.2_3 插槽都支援最長 M. Key 2280 規格,全部都被厚重的金屬散熱片覆蓋,而且在插槽的底部也有附連一塊貼有導熱墊的導熱墊,為 SSD 背面的 Nand Flash 顆粒也提供一定的散熱能力,滿足高階 Gen 4 SSD 對散熱的需要。
▲ ROG DIMM.2 擴充卡
至於 ROG DIMM.2 擴充卡上的兩個插槽就支援最長 M.Key 22110 規格的 PCIe Gen4 x 4 介面 M.2 SSD 產品,表面亦設有鋁金屬散熱片幫助 SSD 散熱。
▲ 提供 6 組 SATA 6Gbps 連接埠
此外還設有由 AMD X570 系統晶片組提供的 6 組 SATA3 6Gbps 連接埠,支援 RAID 0、RAID 1、RAID5、RAID 10 模式,滿足用家對儲存裝置擴充性的要求。
Pre-Installed I/O Shield、USB 3.2 Gen 2x2
▲ 主機板背板 I/O 接口一覽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當然繼續標配內嵌式 I/O 背板設計,除了令用家安裝時更加方便外,對於採用開放式機箱的玩家來說將會更整齊美觀,不但能強化了防塵效果,其獨特的鎖定機制亦令主機板上的接口與 I/O 背板連接更緊密,讓直接接觸 ESD 保護提升至 10KV 、空氣放電保護提升至 12KV ,相較一般主機板僅擁有 4KV 有著極明顯的改進。
▲ Intel JHL8540 TB4 晶片 (左) /
Cypress CYPD5225-9 電源晶片 (右)
主機板搭載了一顆 Intel JHL8540 Thunderbolt 4 控制器晶片,透過 X570 晶片組的 PCIe 通道,在背板上提供兩組 Thunderbolt 4 接口,擁有最高 40Gbps 傳輸頻寬,支援 DisplayPort 1.4 及 Thunderbolt 4 顯示輸出功能。另外加入一顆Cypress CYPD5225-96BZXI 電源晶片,為 USB-C 接口提供最高 5V/3A 15W 供電能力。
▲ 兩組 DisplayPort IN 接口
雖然設有兩組 Thunderbolt 4 接口,但是其顯示輸出功能當然不能「無中生有」,所以在 I/O 背板位置還設有兩組 DisplayPort IN 輸入接口,透過將顯示卡的影像輸出訊號「引入」的方式,分別為兩組 USB-C 接口提供顯示輸出功能。
▲ 2 x 前置 USB-C 接口
USB 接口方面,除了 I/O 背板上的 8 組 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 接口外,還提供了兩組前置 USB-C 接口,其中一組為 USB 3.2 Gen 2x2 20Gbps 規格,並支援 PD 3.0 最高 DC 20V/3A 60W 快速充電技術,而另外一組 USB-C 則是一般的 USB 3.2 Gen 2 10 Gbps 接口,加上 4 組 USB 3.2 Gen 1 5Gbps 前置接口,滿足對週邊連接性有高要求的用家。
10G + 2.5G Dual Ethernet
▲ 10G + 2.5G Dual Ethernet 接口
網絡發展越來越快,現時香港已經有網絡供應商提供單一 10Gbps 網絡方案,相信 10GbE 網絡將會逐漸成為網路服務的新趨勢,傳統的 Gigabit Ethernet LAN 已經不能滿足高端用家的需求,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就加入了 Marvell AQtion 10Gbps 網絡晶片,提供一組 10GbE RJ45 接頭,為需要極速網絡連接的進階使用者,提供高速低延遲的網絡體驗。
▲ Marvell AQtion AQC113CS 10GbE 晶片 (左) /
Intel i255-V 2.5G Ethernet 晶片 (右)
另外透過 Intel I225-V 2.5G 網絡晶片提供一組 2.5Gbps LAN,支援最高 2,500 Mbps 網絡傳輸速度,雖然以單一線路提供 2Gbps 速度的光纖寬頻服務仍未普及,但卻非常適合用作連接現時相當流行的 NAS 及 DAS 等儲存裝置,而且分開 Dual LAN 處理就可以在下載大型檔案或是上傳備份資料的同時,不影響對外的互聯網連接速度。
INTEL Wi-Fi 6E 無線網絡模組
▲ Intel Wi-Fi 6E AX210 無線網絡模組
另外,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搭載了 Intel Wi-Fi 6E AX210 無線網絡模組,支援最新 802.11ax Wi-Fi 6E 標準,在沿有的 2.4GHz、5GHz 以外新增一組 6Ghz 頻段的接收能力,近距離傳輸的速度更高、延遲更低,最高無線連接速度可高達 3Gbps,同時支援最新 Bluetooth 5.2 藍牙版本,方便用家連接各種藍牙週邊產品。
▲ 附連全新設計的一體式磁吸底座天線
ROG SupremeFX 7.1 立體音效模組
▲ 搭載 ROG SupremeFX 7.1 立體音效模組
▲ 鍍金 + 發光音效接頭設計
音效方面,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主機板搭載了 ROG SupremeFX 7.1 立體聲音效模組,繼續沿用獨特的金屬屏蔽及鍍金音效接頭設計,支援 7.1 聲道立體聲輸出及最高 32-bit/192KHz 解析度回放,提供極致低失真的音效還原效果。
▲ Realtek ALC4082 音效解碼器被金屬屏蔽覆蓋
在金屬屏蔽底下的是 Realtek ALC4082 Codec, ASUS 透過與 Realtek 合作對晶片作出優化調校,支援 120 db SNR 立體聲輸出及 113 dB SNR 錄音輸入,單一晶片同時提供前後音效接口的功能,能夠自動偵測插入裝置的阻抗,並調節至適當的輸出,確保不會把用家的音響設備單元「推爆」。
▲ ESS SABRE9018Q2C DAC/AMP 晶片 (左) /
Nichicon Fine Gold 音效電容 (右)
另外為前置耳機輸出加入一顆 ESS SABRE9018Q2C DAC/AMP 晶片,帶來極致通透純淨的音訊,為專業遊戲玩家帶來迫真音響效果,搭配 Nichicon Fine Gold 日系音效處理電容,有效提升音效解析能力及聲音延展擴大效果。
附送 ROG Clavis 外接式 USB-C 轉 3.5mm DAC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主機板還附送了 ROG Clavis 外接式 USB-C 轉 3.5mm DAC,它可以用於 PC、Notebook、Console 或 手機等多種平台上,內建 ESS 9281 QUAD DAC 分別處理低頻、中頻、高頻及超高頻,提供高達 130 dBA 超高訊噪比,最高輸出能力為 32bit、384kHz。此外,DAC 晶片還內建了訊號放大器,支援高達 300Ω 阻抗,推力足夠應付高阻抗耳機的需求。
▲ ROG Clavis USB DAC
此外,ROG Clavis USB DAC 的另一個賣點是具備 AI 降噪功能,可以透過硬體晶片偵測並消除耳機麥克風接收到的環境噪音,只保留人聲的部分,就算在極度嘈吵的環境下通話、錄音質素仍能保持清晰。產品同時通過了 Discord 及 Teamspeak 的認證,證明它能夠帶來清晰的聽話品質。
ROG 風扇控制器
▲ ROG 風扇控制器
還附送了 ROG 風扇控制器,提供了 6 個 4 Pin PWM 風扇接口及兩個溫度探測接口,能透過 Fan Xpert 4 工具程式設定根據系統溫度自動調控風扇轉速。而且雖然它稱為風扇控制器,但其實還同時提供了 ARGB Hub 的功能,提供額外 6 組 3 Pin 5V ARGB 接口,方便用家接駁 ARGB 風扇及燈條等週邊之用。
▲ 設有 6 組 PWM 及 6 組 ARGB 接口
自家 Dynamic OC Switcher 功能
另外,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主機板還加入了華碩獨家研發的 Dynamic OC Switcher 功能,功能由實體硬件提供,用作提供更具彈性、更實用的超頻模式,全方位提升處理器的單核及多核性能。Dynamic OC Switcher 功能技術結合了「All Core OC 」及「PBO」兩種不同的超頻模式,主機板會 CPU 溫度及電流值自動選擇並切換兩種超頻模式,當系統在較低負載時,主機板會先運行 AMD PBO 自動超頻模式;而處於較高負載時,機制則會將主機板切換至「All Core OC」超頻模式,並且按照用家手動設定的時脈數值進行超頻。
▲ Dynamic OC Switcher 設定頁面
這樣的運作模式下,可以讓 CPU 的單核或全核心的狀態都能維持到最高頻率,任何時候都能達到最佳的電腦性能,並且解決了單一超頻模式帶來的缺點,包括「單核性能強、多核性能弱」、「多核性能強、單核性能弱」以及「過量超頻導致 CPU 過熱死機」等問題,非常完美超頻模式。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主機板
售價︰HK$7,299
查詢︰ASUS Hong Kong (3582-4770)
小編評語:
筆者在評測這片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 時拿上手的第一印象是「真的好重」!! 由於搭載了 巨型的 I/O Cover 一體式 VRM Heatsink、超厚的被動式 PCH 散熱器以及在所有的 M.2 SSD 插槽上都設有金屬散熱盔甲,令全板重量來到誇張的 2.8kg。供電方面採用了極致豪華的 18 + 2 組 90A Power Stage VRM,讓進階用家可以釋放其無盡的超頻潛力。加上全板能提供多達 5 組 Gen 4 M.2 SSD 插槽、雙 ThunderBolt 4 接頭、10GbE + 2.5GbE Dual LAN 及 Wi-Fi 6E 等極速連接性,絕對是新一代的 X570 板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