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ROCK 推出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顯示卡,採用 AMD Navi 32 XL 繪圖核心搭配 8GB GDDR6 記憶體,特別針對供電用料及散熱器作出強化,使用 90 A 全封閉電、 Dr.MOS 供電晶片與 2oz Copper PCB,搭配 Dual Slot、 條紋軸流雙風扇散熱器,完全負載下溫度僅 54°C,表現理想。
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顯示卡
▲ 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顯示卡
ASROCK 推出全新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顯示卡,一切回歸性能為本沒有太多花巧功能,採用 Dual Slot、雙風扇散熱器,用來對付這 132W TDP 的 Navi 23 XL 綽綽有餘,如果你想找一張散熱一流、性能強大的 RX 6600 XT,這張妖卡會是個不俗之選。
▲ Dual Slot、雙風扇散熱設計
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顯示卡尺寸為 269mm x 132mm x 41mm,黑色散熱器配幾何紋路與防滑點,沒有任何燈效設計,定位以主流級以性價比作招徠,整體外觀設計時尚簡約。
8 相 Super Alloy 供電用料
▲ 2oz Copper PCB、公版設計 10 相供電
拆開散熱器後,可以看到 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顯示卡採用了公板 PCB 設計,PCB 版本為 P010-0370,採用 8 相供電設計,其中 5 相負責 GPU 供電、 1 相為 SOC 供電、1 相 GDDR6 供電、1 相 VDDCI 供電,需外接 1 組 PCIe 8 Pin 供電。
▲ 90A 電感 + 50A Dr.MOS ▲ 1 組 PCIe 8 Pin 外置供電
為了提升顯示卡穩定性及超頻能力,廠方採用了最高質量的 2oz Copper PCB,MOSFET 採用 SiC654A 整合式 Power Stage 晶片,單顆最高提供 50A 供電並內建溫度與電流偵測,採用鈺邦 5K 小時電容,GPU 供電升級 90A 全封閉金屬電感,供電用料相當扎實。
AMD Navi 23 XL 繪圖核心
AMD Radeon RX 6600 顯示卡採用代號「 Navi 23 XL 」繪圖核心、晶片編號為「 215-1300000016 」,採用 TSMC 7nm FinFET (N7) 制程,內建 11.1 億個電晶體、 Die Size 約為 237mm² ,擁有 28 個 Compute Unit (CU) ,內建 1,792 個 SP 、 112 個 Texture Units 及 64 個 ROP 運算單元,28 個 RT 單元,最高 Pixel Fillrate 達 159.4 GP/s 、 Texture Fillrate 達 279 GT/s ,支援 PCIe 4.0 x8 介面。
▲ AMD Navi 23 XL 繪圖核心
核心時脈方面, AMD Radeon RX 6600 的 GPU 核心時脈 1,626MHz Base Clock 、 2,044MHz Game Clock ,最高可達 2,491MHz Boost Clock ,整卡最高 TDP 約為 132W ,需要外接 1 個 8 Pin 接口,建議使用 500W 或以上電源供應器。
128bit 介面、 8GB GDDR6 記憶體
記憶體方面, AMD Radeon RX 6600 XT 顯示卡減至 128bit 記憶體介面,記憶體容量為 8GB 、速度為 14Gbps ,真實記憶體頻寬只有 224Gbps ,但由於 AMD 在 GPU 中加入了 32MB Infinity Cache ,其等效記憶體頻寬等於 384GB/s ,與 192bit GDDR6 相約。
▲ SK Hynix GDDR6 512M x32 14Gbps 顆粒
記憶體方面,採用了 4 顆 SK Hynix 512M x32 (16Gbps) 顆粒,型號為「 H56CBM24MIR-S2C」,總容量為 8GB ,採用 180-Ball FBGA 、規格為 14Gbps 速度。
Dual Slot、條紋軸流雙風扇
散熱器方面,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用了 Dual Slot、雙風扇設計,加入大面積全銅底部配合 2 支 U / S 型 6mm 全銅導熱管貫穿所有鰭片,令熱力更快速平均地傳遞至整個散熱器。
▲ 2 支 6mm 全銅對導熱管 ▲ 9cm 條紋軸流風扇
採用 11 葉條紋軸流風扇,透過優化每個風扇葉片上的條紋結構、以及底部的拋光表面,華擎獨家設計的條紋軸流扇能提供更大的風流以強化散熱效果。
顯示卡加入了金屬背板設計,除了能加強 PCB 剛性避免電路板彎曲受損外,同時能輔助運算元件散熱,降低運作溫度並提升產品穩定性,背板於 PCB 末端並沒有擋住第二顆風扇排出熱風,能讓熱力順;利排向上方讓機箱溫度更平均,進一步增強散熱性能。
支援 HDMI 2.1 、 DisplayPort 1.4 DSC 輸出
AMD Radeon RX 6600 提供了 3 個 DisplayPort 1.4 DSC 接口、 1 個 HDMI 2.1 接口,無論是 DisplayPort 或是 HDMI 介面均可以提供 8K @ 60Hz 解析度輸出,這是 4K 像素的 4 倍頻寬需求,更支援 VESA DSC 1.2 技術提供更高壓縮的無損顯示功能,並且單卡可以提供最高 2 個 8K @ 60Hz 顯示輸出,或是採用 2 組 DisplayPort 接線提供 1 個 8K @120Hz 輸出。
效能測試︰
Intel Core i9-11900K 處理器
ASUS Maximus XIII Extrem Glacial 主機板
Thermaltake DDR4-4000 CL16-18-18 32GB (8GB x4)
Microsoft Windows 10 64-bit Professional
AMD Adrenalin 21.30.17.06 Display Driver
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的 BIOS 版本為 020.003.000.030 和編輯部早前收到的 AMD 公板樣本完全一樣,核心時脈同樣為 1,626MHz Base Clock、2,044MHz Game Clock 及最高 2,491MHz Boost Clock,最高 TGP 為 100W。
散熱方面,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顯示卡在散熱表現方面相當出色,設有 Intelligent Fan Control 技術,在低負載或閒置時會進入智能停轉模式,散熱測試在約 25°C 室溫的環境下進行,將顯示卡閒置 30 分鐘後 GPU 溫度約為 46°C,風扇維持停轉沒有啟動。
之後採用 Furmark 進行 3D 負載測試,將 GPU 完全負載 30 分鐘後,顯示卡風扇轉速提升至 39%、1,380RPM,在聲噪不明顯的情況下核心溫度不高於 54°C,GPU 核心時脈維持在約 2,077MHz 的高水平,無論是 GPU 時脈、GPU 溫度及 OGL FPS 表現均較 AMD 提供的 SAPPHIRE PULSE 版本優勝,尤其是溫度方面相差了 20ºC,相當誇張。
3DMark 測試︰
3DMark DXR 測試︰
3DMark Port Royal 是首款針對即時光線追蹤所設計的測試工具,支持 Microsoft DirectX Raytracing 技術,讓玩家測試不同顯卡對於光線追蹤的效能,測試得分為 3,835。
3DMark 推出全新 DirectX Raytracing feature test,採用 Microsoft DXR API 的光線追蹤測試,不再限制於 NVIDIA RTX 繪圖卡才能進行純淨的光線追蹤效能測試,AMD 繪圖卡亦加入支援光追蹤測試,即代表未來可以與 NVIDIA 和 AMD 繪圖卡進行測試比較。測試顯示,平均 FPS 數值為 9.47。
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 測試︰
▲Rainbow Six Siege 在 1080p 測試下平均 334fps
▲Rainbow Six Siege 在 2K 測試下平均 224fps
▲Rainbow Six Siege 在4K 測試下平均 105fps
FarCry 6 FSR 測試︰
Farcry 6 1080p + RT On + FSR OFF 測試下平均 69FPS
Farcry 6 1080p + RT On + FSR Ultra Quality 測試下平均 83FPS
Farcry 6 1080p + RT On + FSR Quality 測試下平均 89FPS
Farcry 6 1080p + RT On + FSR Balance 測試下平均 94FPS
Farcry 6 1080p + RT On + FSR Performance 測試下平均 98FPS
ASROCK Radeon RX 6600 Challenger D 顯示卡
售價︰HK$3,799
查詢︰QC Supplies (3853-5353) / Felton (2273-8393)
編輯評語︰
ASUS DUAL Radeon RX 6600 顯示卡擁有非常優秀的散熱表現,雖然 BIOS 時脈與 TGP 設定與公板一樣,但卻有著更理想的 GPU 溫度與 Boost 時脈,相較 AMD 提供的公板樣本遊戲性能高 2~4 FPS,GPU 溫度低接近 20°C,表現十分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