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SI 推出全新電競筆電 — GP76 Leopard 11UG 電競筆電,搭載了 Intel Core i7-11800H 8核心處理器及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Laptop 顯示核心,預載 16GB DDR4 3200MHz 記憶體及 1TB NVMe SSD,擁有匹效中階電競 Desktop 的遊戲性能,配合 17.3吋的 2K 165Hz IPS 等級顯示屏及 Per-Key RGB 背光鍵盤,以 HK$ 20,499 的進取價格進攻入門級高效能電競筆電市場。
MSI GP76 Leopard 11UG 電競筆電
▲ 是次送測型號為 GP76 Leopard 11UG
俗話常說「有頭髮邊個想做癩痢」,要不是香港住屋環境狹窄、顯示卡價格又被挖礦潮導致大幅上漲,相信大家都未必會考慮購買定位尷尬的 17吋筆記本電腦。可惜事實就是如此殘酷,今次就為大家介紹一部高效能的 17.3吋電競筆電 — GP76 Leopard 11UG。它搭載了 Intel Core i7-11800H 8核心處理器及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Laptop 顯示核心,並預載了 16GB DDR4 3200MHz 記憶體,整體效能媲美中階電競 Desktop,配合 17.3吋的 QHD 165Hz IPS 等級顯示屏及立體聲 Hi-Res 喇叭,提供相當全面的遊戲體驗。
▲沉實低調的外觀設計
MSI GP76 Leopard 11UG 作為一部入門級高性價比機種,在外觀設計上就沒有加入太多修飾,採用低諮的素黑配色。最常看到的 A 面蓋採用了經過陽極氧化霧面處理的鋁合金材質打造,並在機面中央加入 MSI 龍魂徵章。而其餘大部分的外殼則以塑膠打造,不過就有加入仿金屬材質的塗層,令外觀未至於會有太大的便宜塑膠感,好處就是一來能夠「偷輕」機身的重量,二來能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性價比。
▲ 25.9mm 厚度、2.9kg 重量
▲ 能夠放進筆者的 16 吋筆記本背包中
而作為一部搭載 17.3 吋屏幕的電競筆電,便攜這個形容詞確實比較難套用在它的身上,產品的機身尺寸為 397mm x 284mm、厚度為 25.9mm,重量為 2.9kg,勝在屏幕邊框比較窄,機身體積未算太「大份」,實測要放進筆者的 16 吋筆記本背包中都勉強可以,對比純正的 Desktop Replacement 機種會較易帶出街。
▲ 機頂具備 720p HD Webcam 及麥克風
顯示屏頂端設有 720p HD、100 萬像素網絡攝像鏡頭,並配備雙聲道麥克風,能強化不同情境下的收音表現,無論是線上學習、視像會議還是進行直播都能夠應付。
▲ 左右側共提供 3 個 USB 3.2 Gen1 接口、3.5mm 耳麥接口
筆電的左右兩側共設有 3 組 USB 3.2 Gen1 接口及 3.5mm 耳麥混合接口。而機身後方則提供了兩組顯示輸出,分別是一個 HDMI 2.1 接口及一個 Mini-DisplayPort 接口,以及提供一組 2.5GbE RJ45 有線網絡接口。不過最奇怪的是,在上代 GP66 Leopard 有提供的 USB 3.2 Gen 2 Type-C 接口,今次這部 GP76 Leopard 竟然沒有,取以代之的是近年較少見的 Mini-DP,連接性較為遜色。
▲ 提供 HDMI、Mini-DP 顯示輸出、2.5GbE 網絡接口
SteelSeries PerKey RGB 電競鍵盤
▲ Steelseries ARGB 全彩電競鍵盤
MSI GP76 Leopard 系列筆電配備了與著名硬件週邊廠商 SteelSeries 共同開發的 PerKey RGB 電競鍵盤,備有 N Key Rollover 防鬼鍵技術,無論玩家按下任何組合鍵都不會造成訊號衝突,在快速輸入指令時不用擔心按鍵誤判。
▲ 支援 SteelSeries GG 工具程式
支援 SteelSeries GG 工具程式,能對每個按鍵的背光色彩進行獨立定義。更可以配合 League Of Legends、CS:GO、DOTA2 及 Minecraft 遊戲,以鍵盤燈光提示用家血量、魔力、技能冷卻時間及子彈剩餘數等狀態,既型酷又實用。
QHD 165Hz 顯示屏
▲ 配備 17.3 吋 QHD 165Hz 顯示屏
MSI GP76 Leopard 11UG 搭載了 17.3 吋的 IPS 級別顯示屏,採用的是 BOE 自家開發及生產 ADS 類型面板,型號為 NE173QHM,其運作原理及特性皆與 IPS 面板相類似,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廠方需要宣稱筆電搭載的是 IPS 級別的顯示屏而不是 IPS 面板顯示屏。屏幕支援最高 2560 x 1440 解析度及 100% DCI-P3 色域,並且擁有 165Hz 高刷新率,相較傳統 60 / 75Hz 及主流電競級 120 / 144Hz 能夠提供更流暢的畫面,大幅度減少畫面的動態模糊,對於 FPS Gamer 來說尤其重要。
4-Cell 65Whr 大容量電池
▲ 採用 65Whr 容量電池
MSI GP76 Leopard 11UG 採用了 4-Cell 鋰離子聚合物電池,電池容量為 65Whr,符合美國聯邦航空總署 (FAA) 定立的航班可攜帶上機的電池容量規定,能夠在飛機上使用,在省電模式下提供長達 5 小時的續航力,足夠應付一般外出工作的需要。
▲ 附連了 280W 電源供應器
電源供應方面,產品附連了 Chicony A18-230P1A 電源供應器,支援 100-240V~4A@50Hz-60Hz 電源輸入、20V⎓14A、280W 電源輸出,重量約為 880g,加上筆電本體總重略輕於 4 公斤,即使有需要攜帶外出都未至於做成太大負擔。
MSI Cooler Boost 5 散熱設計
▲ MSI Cooler Boost 5 散熱設計
為滿足 Intel 8核心 i7 處理器及 RTX 3070 Laptop 顯示核心的散熱需求,MSI GP76 Leopard 11UG 採用了 Cooler Boost 5 散熱模組全面覆蓋 CPU、GPU、vRAM 顆粒及供電模組件,搭配 6 支全銅導熱管及 2 把 53 扇葉超薄葉片風扇,在啟動 Cooler Boost 模式後風扇最高轉速能達到 5500rpm,能強效地將元件廢熱抽出機身外,確保系統在長時間進行遊戲下仍能保持涼快穩定。
▲ 採用 FLIR ONE PRO LT 拍攝熱成像圖片
為機內的元件散熱固熱重要,但機身的表面溫度同樣十分影響用家的操作體驗,有時候雖然筆電的內部溫度不高,但鍵盤或觸控板位置卻異常燙手,不但會令用家感到不適,也有機會低溫燙傷用家的皮膚 (基本上持續接觸高於 45℃ 的物體已經有可能對人體真皮層造成低溫燙傷)。為測試 MSI GP76 Leopard 11UG 在長時間高負載下的表面溫度表現,筆者在室溫約 25.5℃ 的環境下以高畫質設定遊玩約兩小時的 RTX 遊戲大作《Control 控制》,期間分別測試了啟用及關閉 Cooler Boost 加強散熱模式,並透過紅外線測溫儀拍攝機身的溫度分佈情況。
▲ 關掉 Cooler Boost 模式
首先測試沒有關啟 Cooler Boost 模式下的散熱表現,在遊玩一小時的遊戲後,從上圖可以看到熱力集中在 C面蓋的右上角及左右側的排風口口,最熱處溫度約為 43.4℃,鍵盤的表面能維持在約 33-37℃ 的水平,枕手處及觸控板更只有 25-28℃ 左近,至於 CPU 及 GPU 的核心溫度則分別約為 80℃ 及 70℃,即使未開 Cooler Boost Mode 散熱表現都十分理想。
▲ 啟用 Cooler Boost 模式
之後開啟 Cooler Boost 模式,繼續進行約一小時的遊戲,可以看到整部筆電的表面涼快了約 2-3℃,最熱處只有約 40.5℃,鍵盤的表面更能維持在約 30-34℃ 的水平,CPU 及 GPU 的核心溫度更是分別降至 72℃ 及 63℃ 左右,散熱表現更上一層樓,不過讓風扇全部運轉的代價就是風扇聲噪會變得明顯。
升級 Intel Core i7-11800H 處理器
▲ Intel Core i7-11800H 處理器
MSI GP76 Leopard 11UG 搭載 Intel Core i7-11800H 處理器,升級至 10 nm SuperFin 制程、Tiger Lake 架構,採用 8 核心 / 16 線程設計,擁有 24 MB Intel Smart Cache 緩存,最高 TDP 為 45W。基礎時脈為 2.3GHz,最高 Thermal Velocity Boost 時脈為 4.6GHz。
▲ 8 核心、16 線程、最高時脈可達 4.6GHz
相較上代 GP76 Leopard 搭載的 Intel Core i7-10870H 處理器,雖然兩者的時脈規格差異不大,但憑著 10nm SuperFin 制程帶來更高的能源效率,加上更大的快取記憶體容量,升級後的實際性能表現能夠提升超過 20%,尤其在執行多核心運算時會更加明顯。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Laptop GPU
顯示核心方面,MSI GP76 Leopard 11UG 內建了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Laptop GPU,核心代號為「GN20-E5-A1」,預設 TDP 為 125W,閹割至 40 個 SM 串流單元,具備 5,120 個 CUDA Cores、40 個 RT Cores 及 160個 Tensor Cores,效能與 Desktop 版本的「RTX 3060 Ti」接近,能夠完全滿足 1080p 至 1440p 解析度下近代 3A 遊戲大作的運算需求。
▲ NVIDIA GN20-E5-A1 顯示核心
搭配了 8 顆 Samsung K4Z80325BC-HC14 GDDR6 記憶體顆粒,提供合共 8GB vRAM 容量,記憶體時脈為 1,750 MHz,憑藉著 GDDR6 的雙通道讀寫設計及 QDR 技術,傳輸速度高達 14Gbps,加上 256-bit 記憶體介面,令記憶體總頻寬大幅提升 448GB/s。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Laptop GPU的 Base Clock 為 1215MHz、Boost Clock 為 1620MHz,憑著強大的 Cooler Boost 5 散熱器設計透過 GPU Boost 4.0 技術能因應負載及溫度狀況自動超頻至最高 1950MHz,以筆電上的移動版顯示核心來說相當高。
預載 16GB DDR4-3200 記憶體
▲ Samsung DDR4-3200 16GB SO-DIMM
記憶體方面,MSI GP66 Leopard 10UG 預載 1 組 Samsung DDR4-3200 16GB SO-DIMM 記憶體模組,提供 16GB 系統記憶體容量,合共設有兩條記憶體插槽,最高能夠擴充至 64GB 系統記憶體容量。
1TB Samsung PM991 NVMe SSD
▲ Samsung PM991 1TB NVMe SSD
儲存空間方面, MSI GP76 Leopard 11UG 預載了一只 Samsung PM991 1TB NVMe SSD,最高連續讀寫速度為 2,300MB/s Read、1,350MB/s Write,4K 隨機讀寫能力支援最高 180K IOPS Read、260K IOPS Write,屬於入門級 NVMe SSD 產品。另外還預留了一條 PCIe Gen 4x4 規格的 M.2 插槽供用家自行搭配更快速的 NVMe SSD 產品以擴充儲存空間容量。
Killer AX1675x Wi-Fi 6E 無線模組
▲ Killer AX1675x
同時針對遊戲玩家搭載了 Killer AX1675x 無線網絡模組,建基於 Intel Wi-Fi 6E AX210 無線網絡模組,支援自家 Killer 遊戲網絡優化引擎,支援最新 802.11ax Wi-Fi 6E 標準,在沿有的 2.4GHz、5GHz 以外新增一組 6Ghz 頻段的接收能力,近距離傳輸的速度更高、延遲更低,最高無線連接速度可高達 3Gbps,同時支援最新 Bluetooth 5.2 藍牙版本。
MSI GP76 Leopard 11UG 電競筆電效能測試
▲ MSI Center 中設有多個使用情境設定
為測試 MSI GP76 Leopard 11UG 能夠提供的最高效能表現,以下除電池測試外所有測試皆在接上電源、設定至「極致效能」情境以及將 Cooler Boost 散熱加速模式打開的模式下進行。事實上在 MSI Center 中還設有可以讓用家自行針對 GPU 的核心頻率及 VRAM 頻寬進行超頻的 OC 設定選項,用家可按情況進一步擠乾系統的立體運算性能。
PCMark 10 測試︰
▲ PCMark 10 綜合測試成績為 7,163
在 PCMark 10 基測測試中綜合成績為 7,163分,其中 Essentials 基本測試得分為 10,308分;Productivity 生產力軟體測試得分為 8,977;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數碼媒體運算得分則為 10,779,各項分數都處於高水平,是能夠應付各種使用情境的全能機種。
PCMark 10 電池測試:
PCMark 10 內亦內建了電池測試功能,取代了舊版的 PowerMark,提供更符合現今筆電使用情況的測試場境,透過模擬不同情境去測試裝置的電池續航力。
▲ 在日常文書工作中能提供約 4 個小時的續航力
在 MSI Center 內將筆電設定為 Super Battery 使用情景後,進行 PCMark 10 Battery「Modern Office」情境測試,透過模擬文書處理、上網及視像通話三種日常工作應用,得出裝置 96%電池容量能夠提供 3 小時 59 分鐘的續航力,足夠應付日常外出工作或中短程航班上使用的需要。
3DMark 測試︰
3DMark 應該是現時最廣泛地使用的 3D 性能基準測試軟件,是次測試採用了 Fire Strike、Time Spy 及 Port Royal 場景,以了解系統對不同程度的 3D負載下的性能表現。
▲ 3DMark Fire Strike 得分為 23,642
▲ 3DMark Time Spy 得分為 10,702
▲ 3DMark Port Royal 得分為 6,620
MSI GP76 Leopard 11UG 搭載了 Intel Core i7-11800H 及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Laptop 顯示核心,在 3DMark Fire Strike、Time Spy 及 Port Royal 基準測試中分別取得23,642、10,702及 6,620分,單計 Graphics 運算性能略遜 Desktop 版本的 GeForce RTX 3060 Ti,但勝過上代 GeForce RTX 2070 Super,效能應付近年推出的的 3A 遊戲大作綽綽有餘,讓玩家能盡情投入流暢的遊戲體驗當中。
3DMark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
3DMark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 測試新增了全新 DLSS 2.0 版本的選項,透過利用 Tensor Core 以深度學習方式對較低的渲染解析度的畫面進行運算,重新輸出更高解析度的畫面,令遊戲流暢度有所提升。支援最高 8K 解析度,並新增了三個 DLSS 模式,包括 Quality, Performance 及 Ultra Performance Mode。筆者以 2K 解析度、DLSS 2.0 及 Performance Mode 進行測試,在 DLSS Off 情況下,平均 FPS 數值只有 30.66,而在 DLSS On 的情況下,平均 FPS 數值提升至 75.39,FPS 升幅超過 145%,效果相當明顯。
《湯姆克蘭西之虹彩六號:圍攻行動》遊戲效能測試:
採用《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內置的 Benchmark 工具進行遊戲效能測試,測試在「DirectX 11 API」、「超高」預設畫質設定下分別以 1440p 解析度執行,測試結果顯示平均 FPS 可達 287,足夠配合 MSI GP76 Leopard 11UG 的 QHD@165Hz 顯示屏享受流暢清晰的 FPS 遊戲體驗。
《Control 控制》遊戲效能測試
接著以實際遊玩《Control 控制》遊戲的方式進行測試,將遊戲設定至以 2560 x 1440 解析度、DirectX 12 API 運行,畫面品質及 RTX 品質皆設定為「中」、DLSS Performance Mode (1280 x 720),遊玩故事模式約 30 分鐘後觀察其 FPS 表現。結果顯示,平均 FPS 可達 79、而1% Low 的 FPS 亦有 59,在大部分遊戲場景都能夠提供順暢的表驗。而且在室溫約 25℃ 的室內空間進行長時間的遊戲下,GPU 及 CPU 的溫度能分別維持在 59℃ 及 73℃,完全沒有出現過熱跌速的問題。
Disk Benchmark 測試︰
CrystalDiskMark 是一套由日本人 宮崎 典行 Hiyohiyo 開發的磁碟測試程式,提供磁碟連續讀寫速度測試及不同佇列深度 (Queue Depth) 的 4K 隨機多工讀寫性能測試。
採用 CrystalDiskMark 8.0.2 版本、NVMe 設定檔運行全部測試,得出 MSI GP76 Leopard 11UG 搭載的 Samsung PM991 1TB NVMe SSD 的連續讀寫速度分別為 2411.59 MB/s Read、1678.73 MB/s Write,而 4KB Q32T16 隨機讀寫速度則為 1207.02 MB/s Read 、1100.73 MB/s Write,讀寫效能表現不過不失。
而 AS SSD Benchmark 同樣是現時業界測試 SSD 的主要基準之一,透過 1GB 的檔案測試 SSD 的讀寫效能與速度,測得性能基準得分為 3260。而佇列深度為 64 的 4K 隨機讀寫項目中速度分別為,1116.1 MB/s 及 922.92 MB/s,寫入速度表現略遜其他同容量的主流級 NVMe SSD 產品。
硬體解碼測試︰
DXVA Checker 是用作測試視頻編碼加速的工具,顯示 GPU 支持的解碼能力與性能,NVIDIA GeForce RTX 3070 Laptop GPU 擁有與桌面版 RTX 3090 顯示卡同樣的影片解碼能力,支援 4K H.264、8K H.265、8K 10-bit VP9 以及 8K AV1 等影片格式硬體解碼,相當全面。
立即訂購:
https://hkstore.msi.com/products/gp76-leopard-11ug
11/8-11/28 期間超購買指定機種享有優惠,最高勁減 HKD$2,500,加碼贈送更多小禮物
https://hkstore.msi.com/pages/2021-promo-black-friday
MSI GP76 Leopard 11UG 電競筆電
售價︰HK$20,499
查詢︰Felton (2273-8393)
小編評語:
今次試玩全新的 MSI GP76 Leopard 11UG 電競筆電,第一個感覺是它真的沒有過往 17.3吋筆記本電腦那種厚重的機身,拿筆者自己的 16 吋筆記本背包測試也是放得下有餘,當然你也不能預期它能跟輕薄便攜扯得上關係。在實際測試下,更大的機身換來的就是更大型的 Cooler Boost 5 散熱器及更多的散熱空間,間接提升 RTX 3070 Laptop 顯示核心的自動超頻表現,提供強大的遊戲運算性能,在 2K 解析度下配合 DLSS 技術遊玩「大食」的 Ray Tracing 3A 大作都沒有問題。而且香港住屋環境狹迫加上顯示卡缺貨的問題持續,不是人人都有能力入手一部電競 PC 主機,中意打機的讀者不妨考慮入手這部高性價比、高效能的 MSI GP76 Leopard 11UG 電競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