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no3D 推出全新 GeForce RTX 4080 16GB iCHILL X3 顯示卡,採用 3 Slot 三風扇散熱、8 支全銅導熱管配合超大面積散熱鰭片,搭配 3 把 10cm Scythe 順逆向鐮刀扇葉風扇,頂端加入 iChiLL ARGB 燈效點綴,相較普通版 X3 的時尚簡約風格,iChiLL X3 版本加入更多電競元素,喜歡 ARGB 燈效的玩家不妨考慮。
Inno3D GeForce RTX 4080 16GB iCHILL X3
▲ INNO3D GeForce RTX 4080 16GB iCHILL X3 顯示卡
收到 Inno3D 送測 GeForce RTX 4080 iChiLL X3 顯示卡,採用 3 Slot 散熱器設計在眾多 AIC 卡之中已經是算薄身了,相較上代升級由 6 支至 8 支導熱管,相較上代 RTX 30 系列總導熱管長度增至 2656.2mm,散熱面積亦提升至 991,995mm²,搭配 3 顆 10cm 鐮刀扇葉風扇正逆轉風扇設計,在正逆轉功能可減少相鄰風扇之間的亂流並提高氣流壓力,可帶動更多氣流穿過散熱鰭片並提供出色的散熱性能。
▲ 頂端設有 iCHiLL RGB 燈板 ▲ 可外接 ARGB 訊號線
Inno3D GeForce RTX 4080 16GB iCHiLL X3 尺寸為 334mm x 148mm x 62mm、重量約 1,723g,散熱器採用黑色為主搭配太空灰金屬作點綴,頂端設有 iCHiLL ARGB 燈板可以透過 TunelT 軟件控制,附連 ARGB 訊號可以連接主機板上的 3 Pin ARGB 接口,可與主機板作燈效同步。
▲ 3 Slot !! 62mm 厚度
Inno3D GeForce RTX 4080 16GB iCHLL X3 顯示卡採用 3 Slot 設計,在眾多 RTX 4080 AIC 卡之中算很薄了,不過它的卡高也有14.8cm,由於要預留空間給 12VHPWR 接口,最好機箱 CPU 散熱器支援 16.5cm 或以上,就能減低轉接口嚴重屈曲的風險。
顯示卡背面設有金屬背板,能夠加強 PCB 剛性並增強承托力,從而避免 PCB 彎曲損壞,金屬背板加入了導熱散熱貼,可為顯示卡背面 PCB 的被動元件作少許被動散熱,特別加入 Hot Air Extraction 散熱設計,背面開口將熱力直接穿越至機箱上方,可讓機機內部溫度變得較平均。
供電方面,Inno3D GeForce RTX 4080 16GB iCHILL X3 採用 12 +4 Pin 的 12VHPWR 供電接口,單一接口最高可提供 600W 供電,由於原生支援 12VHPWR 連接線的 PSU 太少,NVIDIA 隨產品附連 PCIe 8Pin to 12VHPWR 轉接線,由於 RTX 4080 的 TGP 只有 320W,因此附連的轉接線只需接上 3 個 PCIe 8 Pin 即可,要記住轉接線有機械限制,在其觸點開始磨損之前可以處理連接週期的最大次數 30 次,同時不要過份彎份使用否則可能會導致短路。
提供了 3 組 Display Port 1.4a + DSC 及 2 組 HDMI 2.1 影像輸出接口,兩種輸出介面皆可提供最高 4K@240Hz 或 8K@60Hz 12bit HDR 解析度輸出,支援 VEGA DSC 1.2 無損壓縮顯示功能,單卡能提供最高 2 個 8K@60Hz HDR 顯示輸出,或是組合 2 組 DisplayPort 接口提供單一 8K@120Hz HDR 輸出。
3 Slot + 8 Heatpipe 散熱器
Inno3 GeForce RTX 4080 16GB iChiLL X3 採用 3 Slot 散熱器,採用大面積銅散熱底部,同時覆蓋 GPU 晶片與 GDDR6X 顆粒,具備 8 支 6mm 純銅導熱管並貫穿到整個大面積散熱鰭片散熱器,整個 Heatpipe 長度達 2656.2 mm,整個鋁散熱鰭片面積高達 991,995 mm²,超大散熱表面有效壓制 320W TGP 的 RTX 4080。
採用 3 把鐮刀扇葉風扇,所有風扇為 10cm 和具備 9 片扇葉,具備經調校的大面積鐮刀扇葉設計,以提升風扇的進風量,搭配時現時十分常見的正逆轉風扇設計,在正逆轉功能可減少相鄰風扇之間的亂流並提高氣流壓力,可帶動更多氣流穿過散熱鰭片並提供出色的散熱性能,另外風扇採用直流無刷馬達,能夠應付 24/7 的工作環境。同時搭載停轉風扇控制系統,當 GPU 溫度較低或是處於較低負載時,風扇將會自動停止運轉,提供零噪音的最佳體驗。
NVIDIA PG139 公板、 14 + 3 相供電設計
Inno3D GeForce RTX 4080 iCHILL X3 完全採用 NVIDIA PG139 SKU 360 公板設計,供電設計方面, 14 相為 GPU 供電、3 相為 GDDR6X 供電,全面採用 Alpha & OMEGA BLN0 (AOZ5311NQI) Synchronous Buck Regulator,在單一封裝內加入上下橋 MOSFET 及集成驅動器,單相能提供 50A 持續電流輸出,配搭全封閉合金功率電感及固態電容,能滿足 AD103 顯示核心的供電需求。
NVIDIA AD103-300 繪圖核心
NVIDIA GeForce RTX 4080 採用了經刪減後的 AD103-300 繪圖核心,採用 TSMC 4N 制程、擁有 459 億個電晶體、Die Size 約為 379mm²,部份單元作出了屏蔽,擁有 7 個 GPC 單元、38 個 TPC 紋理處理群集及 76 個 SM 串流多處理器,具備 9,728 個 CUDA Cores、76 個 RT Cores 及 304 個 Tensor Cores。
▲ NVIDIA AD103-300-A1 繪圖核心
核心時脈方面,雖然晶片規模大幅提升但受惠於 TSMC 4N 制程,GPU 時脈相較上代大幅提升,GeForce RTX 4080 16GB iChiLL X3 預設時脈為 2,205MHz Base Clock、2,565MHz Boost Clock,支援 GPU Boost 4.0 技術可因應負載自動超頻至更高時脈,最高 TGP 為 320W 比 RTX 3080 Ti 低 30W。
256-bit 16GB GDDR6X 記憶體容量
記憶體方面,GeForce RTX 4080 具備 16GB GDDR6X 記憶體容量及 256-bit 記憶體控制器,採用更高速的 22.4Gbps GDDR6X 顆粒,記憶體頻寬為 716.8GB/s 雖然比 RTX 3080 Ti 少,但擁有更高的 64MB L2 Cache 容量,以滿足更高解析度、更複雜的著色器渲染運算畫面。
▲ Micron D8BZF 22.4Gbps GDDR6X 記憶體
採用了8 顆 Micron D8BZC GDDR6X 顆粒編號,為 MT61K512M32KPA-24,其最高速度為 24Gbps,因此擁有一定記憶體超頻空間 ,每顆單顆容量為 16Gbit (2GB),總容量為 16GB 繪圖記憶體容量。
散熱測試︰
散熱方面,測試在室溫約為 25°C 下及開放式平台進行,顯示卡閒置時 GPU 溫度約為 39°C,風扇維持在停轉狀態,採用 Furmark 程式並以 2560x1440 0X MSAA 進行負載測試,經過 30 分鐘後風扇自動調整至 1,612 RPM,在極低聲噪水平下 GPU 核心平均保持最高溫度為 64°C,GPU 時脈維持在 1,785MHz。
測試平台︰
Intel Core i9-12900K CPU
ASROCK Z690 AQUA OC MB
Inno3D GeForce RTX 4080 16GB iChiLL X3
G.SKILL DDR5-6000 CL30-38-38-39 16GB x 2 @1.35V
Windows 11 Professional 22H2
NVIDIA GeForce Driver 526.72 WHQL
3DMark 測試︰
3DMark Raytracing 測試
3DMark Port Royal 是首款針對即時光線追蹤所設計的測試工具,支持 Microsoft DirectX Raytracing 技術,讓玩家測試不同顯卡對於光線追蹤的效能,Inno3D GeForce RTX 4080 16GB iCHILL X3 獲得 18,351 及 7,281 測試分數。
3DMark DLSS 功能測試
3DMark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 測試透過利用 Tensor Core 以深度學習方式對較低的渲染解析度的畫面進行運算,重新輸出更高解析度的畫面,令遊戲流暢度有所提升,新增全新 DLSS 3 版本,並支援全新 Frame Generation 功能。在 4K 解析度 DLSS 3 Performance Mode 設定由 39.9 FPS 提升到 136.88FPS。
A Plague Tale:Requiem 瘟疫傳說:安魂曲
Cyberpunk 2077 (New RT Overdrive)
Inno3D GeForce RTX 4080 16GB iCHILL X3
售價︰待定
查詢︰ESONEX (2728-2109)
編輯評語︰
Inno3D GeForce RTX 4080 16GB iCHiLL X3 擁有不俗的 ARGB 燈光效果,散熱方面表現亦相當不俗,售價亦算合理,如果沒有特別信仰的玩家不妨考慮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