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8
二代 QD-OLED、0.03ms GtG
ROG Swift OLED PG49WCD 49"電競顯示器
文: Angus Wong / 評測中心


ASUS ROG 推出全新 Swift OLED PG49WCD 電競顯示器,搭載了 49 吋、5120 x 1440 解析度的 Samsung 二代 QD-OLED 面板,支援最高 144Hz 刷新率及擁有低至 0.03ms GtG 的極速反應時間,同時通過三大 VRR 技術認證,高達 1000nits 的峰值亮度、純黑顯示能力及超廣闊的色域覆蓋,帶來絕佳的 HDR 觀看體驗,配合 1800R 曲面弧度及 32:9 超寬畫面比例大幅加強視覺包覆感,HKEPC 編輯部進行了詳細測試。



ASUS ROG Swift OLED PG49WCD 49" 電競顯示器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ROG Swift OLED PG49WCD

 

 

ASUS ROG 推出全新 49 吋、DQHD 電競顯示器 — Swift OLED PG49WCD,搭載 Samsung 最新第二代 QD-OLED 面板,具備低至 0.03ms GtG 反應時間及 144Hz 刷新率,通過 AMD Free-Sync Premium、NVIDIA G-SYNC Compatible 及 VESA AdaptiveSync Display 認證,同時受惠於 QD-OLED 面板擁有高達 1000nits 峰值亮度、超廣闊色域及支援純黑顯示的特性,無論在動態清晰度及 HDR 內容顯示的呈現上都處於頂尖水平。加上設有獨有且實用的 Smart KVM Switch 及多項 GamePlus 遊戲輔助功能,是一部表現十分全面的 32:9 超寬曲面電競顯示器產品。

 

 

ASUS ROG Swift OLED PG49WCD
詳細規格表

屏幕尺寸48.98"
顯示比例32:9
曲面孤度1800R
面板類別OLED
面板子類別QD-OLED
子像素排列RGB 三角形排列
背光技術-
表面處理Anti-glare、Haze=25%、Reflection=2%
解析度5120 x 1440 (DQHD)
像素點距0.233mm (108.77ppi)

SDR 亮度100% APL: 250nits
HDR 峰值亮度

3% APL: 1000nits

100% APL: 250nits

HDR 支援/認證HDR10 標準、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 認證
原生對比度15,000,000:1
動態峰值對比度100,000,000:1
可視角度178°/178° (CR≧10000)
色彩顯示1.073G - 10-bit
色域範圍

覆蓋率:DCI-P3 99%


GtG 反應時間0.03ms
最大更新率144Hz
VRR 認證

AMD FreeSync Premium Pro

NVIDIA G-Sync Compatible

VESA AdaptiveSync Display 144Hz

VRR 範圍48-144Hz

視訊接口

1 x DisplayPort 1.4

1 x HDMI 2.1a

1 x USB-C

USB 接口(上行)1 x USB 3.2 Gen1 Type-B
USB 接口(下行)

2 x USB 3.2 Gen1 Type-A

2 x USB 2.0 Type-A

音效接口

1 x 3.5mm 音效輸出

1 x S/PDIF 數位輸出

內置喇叭沒有

VESA Mount100 x 100mm
傾斜度-5° ~ +20°
擺動角度±15°
高度調節100mm
垂直旋轉-
電源輸入100~240Vac,50/60Hz
電源消耗

開機:50W

省電模式:≦0.5W

關機:≦0.3W

電源供應器內置式
尺寸 (寬 x 高 x 深)

1196.4mm x 527.2~427.2mm x 282.95mm (連支架)

1196.4mm x 371.7mm x 155.4mm (淨屏幕)

重量

11.7Kg (連支架)

8.5Kg (淨屏幕)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機身中央設有一個突出的「大書包」

 

 

外觀方面,ROG Swift OLED PG49WCD 與它們旗下另一款 OLED 電競顯示器產品 — PG27AQDM 擁有相同的設計語言,無論是外殼還是支架都經過重新設計,正面採用三邊無邊框設計,而背面則受惠於 OLED 面板沒有背光模組的特性,機身大部分位置都較相同尺寸的 LCD 屏幕纖薄許多。但由於仍要提供空間予時序控制電路板及散熱器等必要元件,機背中央設有一個突出大書包,書包被斜線一分為二,左側採用仿磨砂處理,而右側則以點陣方格組成,同時加入一隻超大的發光 ROG 信仰之眼,整個設計充滿賽博龐克的未來美學風格。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頂部刻有代表 ROG 成立日期的「/206」字樣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刻有 ASUS 台北總部的地理座標數字

 

 

同時,在機身外殼各處亦刻上大量與 ROG 品牌相關的圖案、口號及彩蛋,當中比較特別的包括在 I/O 接口位置刻有代表 ASUS 台北總部地理座標的「25.1264851 121.4702467」,以及在頂部刻有代表 ROG 在 2006年6月成立的「/206」字眼。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鏤空的支柱內設有讓顯示器支援高低升降的軌道結構

 

 

此外,PG49WCD 的支架設計亦別具巧思,中央鏤空的支柱就像是一條軌道,而中間與扣具相連的部分就像是一架列車,上面加入 SWIFT 字樣,當用家調較顯示器的高度時,「列車」便好像在軌道內快速移動般,也間接呼應了「Swift」迅速、穿梭的字面意思。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採用巨型立體 Y 型底座設計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提供 100 x 100mm VESA Mount 扣具

 

 

ROG Swift OLED PG49WCD 的支架採用巨型立體 Y 型底座設計,對於體積如此具大的顯示器來說這種底座能夠提供更可靠穩固的支撐能力。支架具備 -5º 至 20º 俯仰度、正負 15° 擺動及 100mm 高度升降調節功能,讓玩家能以最合符人體工學的姿勢使用屏幕。另外,顯示器還附連了 100 x 100mm VESA Mount 扣具,方便用家搭載夾檯式支臂或上牆式支架使用。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頂部設有腳架螺孔以及一組 USB 2.0 接口

 

 

PG49WCD 更在支架頂部設有一組 1/4 吋螺牙標準腳架螺孔及防滑墊片,以及在其附近設有一組 USB 2.0 接口,方便實況主直接在顯示器上安裝 Webcam、相機或補光燈等裝置,非常貼心。

 

 

 

32:9 超寬畫面比例 + 1800R 曲面弧度、提供極具包覆感的沉浸式遊戲體驗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擁有 32:9 超寬畫面比例 + 1800R 曲面弧度

 

 

ROG Swift OLED PG49WCD 其中一大賣點就是擁有 32:9 的超寬畫面比例,能夠在遊戲內顯示更寬闊的視角及視野,在 FPS 及 MOBA 類型遊戲中會更有優勢,配合 1800R 的曲面弧度亦能給予玩家更具包覆感的環繞視覺,大幅提升在賽車遊戲及 Flight Simulator 等遊戲內的沉浸感。

 

 

 

搭載 48.9吋 DQHD QD-OLED 面板、低反射率亮面處理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搭載了第二代 QD-OLED 面板

 

Samsung QD-OLED vs WOLED & LCD 示意圖

▲ Samsung QD-OLED vs WOLED & LCD 示意圖

 

 

顯示面板方面,ROG Swift OLED PG49WCD 搭載了由 Samsung Display 打造的第二代 QD-OLED 面板,型號為 CY-AC490QLLV1H。屬於一面 48.9吋、5120 x 1440 DQHD 解析度、144Hz 刷新率的柔性 OLED 面板。採用 Samsung 全新研發的量子點 OLED (QD-OLED) 技術,透過藍光 OLED 配合紅光及綠光的量子點膜產生三原色輸出。廠方宣稱 QD-OLED 對比其最大對手 WOLED 技術使用的濾光片方案擁有較低的亮度損耗,能輸出更窄和更高能量峰值的光譜,令顯示器擁有更廣闊的色域及亮度表現。

 

表面處理方面,Samsung 第二代 QD-OLED 面板在出廠前已將 Anti-Glare 抗反光鍍膜做在了 OLED 的表面,透過吸收少部分的光線,提供低至 2% 的光線反射率及 25% 的霧度。並且在面板的最表層用上亮面塗層,觀看效果對比傳統的霧面處理更具通透性,呈現的色彩更加鮮豔亮麗,亦更能展現出 OLED 類型面板該有的純黑特性。

 

 

面板詳細資料
面板製造商Samsung Display 三星顯示
面板型號QMC490EE01
面板類別OLED
面板子類別QD-OLED
子像素排列RGB 三角形排列 (RGB triangular)
面板尺寸48.9"
解析度5120 x 1440
刷新率144Hz
色彩深度1.07B (10-bit)
背光類型-
分區調光7,372,800區
額外技術1800R 曲面弧度
表面處理Anti-glare、Haze=25%、Reflection=2%

 

 

 

面板特殊特性

 

透過顯微鏡觀察及對比兩代 QD-OLED 的像素佈局

▲ 透過顯微鏡觀察及對比兩代 QD-OLED 的像素佈局

 

 

補充一下,全新第二代 QD-OLED 面板繼續採用特規的 RGB 三角形 (RGB triangular) 子像素排列方式,實際對比兩代 QD-OLED 面板產品的像素點時,可以看到新一代 QD-OLED 的子像素型態從上代的不規則多邊形改為四方形,孔隙率 / 開孔率有明顯降低,對於改善文字毛邊現象會有一定幫助。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在顯示特定對比色的文字時會呈現奇怪的彩色邊緣

 

 

雖然新一代 QD-OLED 面板的孔隙率有所降低,但由於仍然採用了特殊的子像素排列形狀,導致面板在顯示特定對比色彩內容時上下側仍然會呈現奇怪的彩色邊緣 (Color fringing),在顯示文字內容時尤其明顯,整體的文字清晰度仍屬一般水平。

 

 

 

 

250nits SDR 亮度、1000nits HDR 峰值亮度

 

ROG Swift OLED PG49WCD

 

亮度方面,由於 OLED 顯示器普遍都會加入 ABL (Auto Brightness Limiter / 自動亮度限制) 機制,根據當前 APL (Average Picture Level / 平均圖像電平) 來調節畫面亮度,所以在替 ROG Swift OLED PG49WCD 進行亮度測試時,還需要額外量度顯示器在不同 APL 下的亮度輸出,至於不了解什麼是 ABL 和 APL 的讀者則可以參考這篇科普文

 

ROG Swift OLED PG49WCD

 

實測結果顯示,PG49WCD 在 SDR 輸入下有著明顯的 ABL 機制,當中全屏 (100% APL) 的亮度能夠達到 270nits,同時隨著 APL 下降能逐步提升至最高 471nits,亮度表現符合官方規格所標示的 250nits 及 1000nits 峰值,全屏亮度是近期測試過的 OLED 顯示器中數一數二高的一款,能夠滿足一般室內環境下的日常使用需求。。

 

ROG Swift OLED PG49WCD

 

不過,由於 ABL 機制會使顯示器亮度根據畫面內容而有所變動,不太適合處理文書工作及瀏覽網頁時使用,尤其是對於習慣使用 LCD 液晶顯示器的用家來說就會更難適應。PG49WCD 就貼心地提供了只能在 SDR 輸入下開啟的均勻亮度功能,完全關閉 ABL 自動亮度調節機制,在不同 APL 下穩定提供約 260nits 左右的亮度。

 

ROG Swift OLED PG49WCD

 

亮度曲線方面,顯示器的 SDR 亮度曲線平滑且十分貼近常用的 Gamma 2.2 標準,平均 Gamma 值為 2.17,同時提供了由 1.8 至 2.6 共 5 個 Gamma 等級選項,用家可根據使用場景選擇合適的 Gamma 設定。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OLED 面板能帶來出色的 HDR 觀感

 

 

HDR 方面,ROG Swift OLED PG49WCD 支援 HDR10 標準及通過了 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 的認證。提供了 4 個 HDR 模式可供選擇,分別是 Gaming HDR、Cinema HDR、主機 HDR 以及 DisplayHDR 400 True Black 模式。具備超過 1000nits 的峰值亮度,配合 OLED 面板支援純黑顯示的特性,理論上擁有無限對比度,提供絕佳的亮暗部還原能力。加上像素級的控光功能亦不會出現 Mini-LED 背光顯示器上常見的光暈問題,整體的 HDR 觀感十分出色。

 

ROG Swift OLED PG49WCD

 

ROG Swift OLED PG49WCD

 

 

先說 HDR 亮度表現,顯示器在 Gaming HDR、Cinema HDR 及主機 HDR 模式下的 APL 機制及最大亮度近乎一模一樣,全屏亮度與 SDR 輸入下接近,同樣約為 260nits。同時隨著 APL 下降,亮度會逐步提升,並且在 2% APL 時達到最高的 1044nits。至於在 DisplayHDR 400 True Black 模式下則會在 10% 以下 APL 維持相若的亮度,令此模式的最大亮度只有 473nits。

 

ROG Swift OLED PG49WCD

 

ROG Swift OLED PG49WCD

 

 

至於色調映射策略方面,通過實際量度並繪制出 PG49WCD 在各個 HDR 模式下的亮度曲線及電光轉換函數追蹤 (EOTF Tracking) 曲線,可以看到在不同模式下的映射策略都不盡相同,當中 Gaming HDR 整體上與 PQ EOTF 標準的貼合度很高,同時對高光部分作出了滾降 (Roll-off) 處理,在最大化還原畫面真實亮度的同時保留更多的高亮細節。而 Cinema HDR 則與 PQ EOTF 標準有較大差異,在中間調以後就已經作出明顯的滾降處理,這樣的映射策略除了能夠保留最大部分的畫面細節外,還能加強整體的對比度及顏色飽和度。

 

ROG Swift OLED PG49WCD

 

 

至於在主機 HDR 模式下則遵照了 HGiG 聯盟所定立的公開指引,對超出顯示器亮度範圍的高光部分進行了硬裁切 (Hard Clip) 處理。這個設計是為了讓玩家自行通過家用機內置的機制進行 HDR 校準,讓家用機肩負起 HDR Tone Mapping 的工作,而顯示器則只負責將家用機傳來的訊號「原汁原味」地呈現即可,盡可能避免因二次映射衍生的失真問題,務求能夠忠實還原遊戲作者希望讓玩家看到的效果。

 

ROG Swift OLED PG49WCD

 

事實上,其實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 模式的映射策略才是 4 個 HDR 模式當中最貼近 PQ EOTF 標準的一個,只不過由於此模式會將顯示器的亮度範圍從最高超過 1000nits 降至 470nits 左右,在極高亮度的場景下反而未如主機 HDR 模式理想。 

 

ROG Swift OLED PG49WCD

 

 

屏幕均勻度方面,測試採用 9 x 3 陣列、比賽模式、100% 亮度設定下的白場進行取樣,結果顯示筆者手上的測試樣品的亮度均勻度高達 88.42%、平均亮度差異只有 3.15%,同時平均及最大色彩差異值亦分別只有 1.29 及 3.17 Detla E,整體屏幕均勻度相當不錯。

 

*註: 亮度均勻度使用 IMDS 標準中訂明的 Emin/Emax 公式計算,數值越接近 100% 越佳,80% 以上為合格。

 

 

 

支援 144Hz 刷新率、低至 0.03ms 反應時間

 

ROG Swift OLED PG49WCDROG Swift OLED PG49WCD

▲ 各種接口皆支援 48-144Hz 可變刷新率控制

 

 

ROG Swift OLED PG49WCD 原生支援最高 144Hz 刷新率,支援 48-144Hz 可變刷新率控制、LFC 低刷新率補償技術以及 VRR Over HDMI 技術,無論是遊玩 PC 還是 Console 家用機都能夠享受流暢無撕裂的遊戲體驗,並且同時通過了 AMD FreeSync Premium Pro、NVIDIA G-Sync Compatible 及  VESA AdaptiveSync Display 三大 VRR 技術認證。

 

 

畫面刷新率、VRR 及動態模糊相關規格


最高刷新率 (DisplayPort)144Hz
最高刷新率 (HDMI)144Hz
最高刷新率 (USB-C)144Hz
VRR 範圍

48-144Hz



VESA Adaptive SyncAdaptiveSync Display Certified
AMD FreeSyncFreeSync Premium Pro
NVIDIA G-SyncG-Sync Compatible
G-Sync 硬件模組沒有
VRR Over HDMI支援
LFC 低刷新率補償支援


官方反應時間數據0.03ms GtG
VESA ClearMR-
BFI 插黑幀功能不支援

*開啟 VRR 技術後只支援 32:9 畫面顯示比例

 

ROG Swift OLED PG49WCD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除了高刷新率及防撕裂畫面同步技術外,顯示器的反應時間尤其重要,反應時間越短在高速的動態畫面上出現的殘影就越輕微。由於 OLED 面板本質上是透過控制每顆子像素的電壓水平去控制其亮度,毋需像傳統 LCD 面板般等候液晶進行偏轉,所以在色彩過渡上能夠做到接近即時的轉換,ASUS ROG 就宣稱 Swift OLED PG49WCD 具備低至 0.03ms 的 GtG 反應時間速度規格,能夠提供接近無殘影的動態影像。

 

ROG Swift OLED PG49WCD

 

筆者亦實際透過光敏感測器量度 PG49WCD 在 144Hz 刷新率下的 GtG 反應時間及 Overshoot 偏移程度。從上表的數據可以看到,顯示器的平均初始反應時間低至 0.73ms,輕鬆滿足 144Hz 刷新率所需的 6.94ms 的更新週期。雖然在部分灰階過渡中出現了 Overshoot 情況,但基本上偏移程度輕微,而且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作出修正,平均完整反應時間為 1.62ms,反應時間表現極之優秀。

 

 

實際觀看效果演示

 

UFO Ghosting Test 144Hz

▲ 透過 Ghosting Test 網站工具檢視顯示器的殘影程度

(詳情可參考 BLUR BUSTERS 網絡提供的說明)

 

 

不過單看數據大家可能會比較抽象,接著筆者會使用 Blur Busters Motion Tests 網站上的 Ghosting Test 功能拍攝顯示器在人眼觀察下的真實效果。

 

ROG Swift OLED PG49WCD

 

從上圖可以看到所有 UFO 圖案後方皆近乎沒有任何殘影,而且沒有發現任何由 Overshoot 引致的鬼影 / 逆殘影問題,加上 OLED 面板的調光機制本來就會帶來一定的動態模糊抑制效果,整體的動態畫面清晰度相當不錯,完勝 144Hz / 165Hz 刷新率級別的 LCD 液晶顯示器產品。

 

 

 

99% DCI-P3 廣色域、真 10-bit 色彩深度

 

ROG Swift OLED PG49WCD

 

色彩方面,ROG Swift OLED PG49WCD 原生支援 10-bit 位元深度、10.7億色顯示能力,是一款真 10-bit 顯示器,能呈現順滑的色彩漸變效果,在觀看天空等色彩層次複雜的影像時不會出現色塊或色彩斷層問題。

 

色域方面,規格表列明顯示器具有 99% DCI-P3 的色域覆蓋,並在 OSD 選單中提供了 DCI-P3、sRGB 及廣色域三個顯示色彩空間模式可供選擇。筆者採用了 Calibrite Colorchecker Display Plus 校色器配合 DisplayCal 工具對上述三個色彩空間模式進行色域檢測,所有測試皆在 10% APL 平均圖像電平及 SDR 輸入下進行。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預設的廣色域模式下的色域覆蓋範圍

(實線為顯示器色域、虛線為 sRGB 標準色域)

 

 

測試結果顯示,ROG Swift OLED PG49WCD 的最大色域容積可以達到誇張的 168.6% sRGB、116.2% Adobe RGB 及 121.3% DCI-P3,對於不追求色彩精準度的使用情景來說能夠呈現極之豐富的顏色。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sRGB 模式下的色域容積範圍

(實線為顯示器色域、虛線為 sRGB 標準色域)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DCI-P3 模式下的色域覆蓋範圍

(實線為顯示器色域、虛線為 DCI-P3 標準色域)

 

 

同時在 sRGB 及 DCI-P3 模式下的色域限縮表現亦相當理想,基本上都能夠將色域控制在兩個標準的色彩空間範圍內,能夠減輕因廣色域覆蓋引致的顏色過飽和問題。

 

 

色域覆蓋 / 色域容積表現
顯示色彩空間模式 sRGB Adobe RGB DCI-P3
sRGB96.2% / 98.9%67.4% / 68.1%69.9% / 70.0%
DCI-P3100.0% / 143.6%85.0% / 98.9%98.5% / 101.7%
廣色域100.0% / 168.6%94.8% / 116.2%99.8% / 119.5%

(備註:色域覆蓋為顯示器色域與目標色域重疊部分的佔比,最高為 100%;色域容積為顯示器色域與目標色域的相對面積百份比,可以突破 100%)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提供 sRGB 色域的出廠色彩校正報告

 

 

色準方面,每部 ROG Swift OLED PG49WCD 在出廠前皆會經過獨立色彩校準,確保產品在 sRGB 色域限縮模式下能夠達到平均 DeltaE ≦ 2 的色彩精準度,同時提供了一張色彩校正報告供用家參考,以筆者手上的評測品為例,報告就顯示產品能在 sRGB 模式下擁有 0.85 的平均 Delta E 色準。

 

ROG Swift OLED PG49WCD

 

筆者亦對顯示器的 sRGB 校正模式進行了色準測試,結果測得平均 DeltaE 為 1.15,同時最大 DeltaE 差異值亦不超過 4,足夠應付一些網絡圖片設計及編輯工作。

 

 

 

ASUS OLED CARE 預防螢幕烙印、加入特製散熱器及石墨烯薄膜面板

 

▲ 加入特製散熱器提升散熱效率的官方示意動畫

 

▲ 在面板背面加入石墨烯薄膜面板的官方示意動畫

 

 

而為了預防 OLED 面板出現影像殘留、螢幕烙印的問題,ROG Swift OLED PG49WCD 就加入了獨家 ASUS OLED CARE 技術,透過加入經過改良的特製散熱器和額外散熱片,以及在 OLED 面板背面加入石墨烯薄膜加強熱傳導率,配合頂部的大型通風孔,有效降低 OLED 面板的熱量,從硬件層面減低低影像烙印的風險。

 

Display Widget Center

▲ 提供了多項 OLED 螢幕保護功能

 

 

同時除了加強 OLED 面板的散熱能力外,PG49WCD 亦加入了常見的 OLED 面板維護功能,包括螢幕保護程式、畫面移動及調整標誌亮度功能,上述功能分別是在偵測到畫面長時間維持不變時將亮度調暗和在定時將整個畫面稍微偏移一至兩個像素,以及降低畫面上常駐的標誌圖案的亮度,預防像素因長時間維持相同的狀態導致的影像烙印問題。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用家可以手動執行像素清理

 

 

另外還設有屬於修復性質的像素清理功能,透過掃瞄及刷新來修復像素退化,功能平時會在用家關閉顯示器後自動執行,而用家亦可以手動執行此功能,並且能夠開啟週期提醒功能,當連續使用顯示器一般時間後會跳出訊息提醒用家適時執行像素清理。

 

 

 

HDMI 2.1、DP1.4、90W PD USB-C 輸入接口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顯示輸入端口一覽

 

 

顯示輸入方面,ROG Swift OLED PG49WCD 設有 HDMI 2.1、DisplayPort 1.4 及 USB-C 顯示輸入接口各一組,全部接口皆支援最高 5120 x 1440 解析度、144Hz 刷新率、10-bit 色彩深度及 RGB 4:4:4 色彩格式輸入。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USB-C 接口支援 PD 3.0 90W 輸出

 

 

該 USB-C 接口除支援顯示輸入外,還支援最高 PD 20V⎓4.5A 90W 快速充電輸出,讓用家一線連接手提電腦及平板電腦等裝置。順帶一提,USB-C 接口預設以「USB 2.0」模式運行,會用上全部 4 組 SuperSpeed Data 傳輸通道用作 DisplayPort 通道,提供與 DisplayPort 1.4 一致的傳輸頻寬及輸入格式支援性,這時兩組 USB 下行接口及 Smart KVM 的檔案拖曳功能將只支援 USB 2.0 傳輸速度。若要保留 USB 3.2 5Gbps 的速度就需要將 USB-C 設定成「USB 3.2」的 2 通道模式,但就會使物理視訊頻寬減少一倍,令支援的顯示輸入規格有所下降,用家可按需要選擇使用何種 USB-C 運作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將 USB-C 接口設定以「USB 3.2」模式運作,只要顯示輸出裝置支援 DSC 1.2a 影像傳輸壓縮技術,其實仍然可以做到 5120 x 1440、144Hz、10-bit RGB 的滿血輸入,只有不支援 DSC 技術的裝置會掉到 120Hz 刷新率。

 

下表將列出各種顯示接口所支援的最佳顯示設定:

 

 

HDMI / DisplayPort / USB-C (USB 2.0 模式)
解析度刷新率 色彩設定 HDR
5120 x 1440144Hz10-bit RGB

 

USB-C (USB 3.0 模式)
解析度刷新率 色彩設定 HDR
5120 x 1440120Hz*10-bit RGB

*若輸出裝置支援 DSC 技術則支援 144Hz 刷新率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中央底部設有一組 USB 3.2 Type-A 及 3.5mm 耳機接口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機背一側設有 USB 3.2、USB 2.0 及 S/PDIF 光纖接頭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其中一組 USB 2.0 接口位於顯示器頂部

 

 

音效輸出方面,PG49WCD 並未內建揚聲器,不過就設有 3.5mm 耳機接口及 S/PDIF 光纖數位音效接口,能將數碼音源輸出至外置揚聲器或耳機,而且更十分貼心地將 3.5mm 接口設於顯示器中央底部,方便用家隨時插拔耳機。

 

此外,顯示器還設有 USB Hub 功能,只要將裝置連接至顯示器的 USB Type-C 或 USB 3.2 Type-B 接口,便能提供 2 組 USB 3.2 5Gbps Type-A 及 2 組 USB 2.0 接口供用家連接滑鼠、鍵盤、手制及 Webcam 等週邊裝置。同時內置 Smart KVM 及傳統 KVM Switch 功能,讓兩台裝置共用周邊裝置,免卻來回插拔裝置的煩惱。

 

 

ROG Swift OLED PG49WCD

 

筆者亦對 ROG Swift OLED PG49WCD 進行了 On Display Input Lag 輸入延遲測試,透過儀器測量由影像訊號發出至畫面作出顯示之間所需的時間。結果顯示,顯示器在 144Hz 的最大刷新率下的平均輸入延遲只有 3.8ms 左右,輸入延遲表現優秀。

 

 

 

支援 HDMI-VRR、ALLM 自動低延遲功能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PS5 顯示輸入支援性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XBOX Series X 顯示輸入支援性 

 

 

Console 家用機支援性方面,ROG Swift OLED PG49WCD 的兩組 HDMI 2.1 接口皆支援以最高 12Gbps FRL 通道模式運作,4 條通道合共能提供最高 48Gbps 的頻寬容量。無論是連接 XBOX Series X 還是 Sony PlayStaion 5 都能夠在 1440p 原生解析度下啟用 120Hz 高幀率模式,而且支援 HDMI-VRR 以及 ALLM 自動低延遲模式,完全照顧了家用機玩家的需要。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在開啟 VRR 後會強行以 32:9 比例顯示畫面

 

 

另外,雖然顯示器支援 VRR 可變刷新率技術,但由於開啟 VRR 後不支援調整顯示比例,變相在接駁不支援 32:9 比例輸出的家用遊戲機時畫面會被拉伸,玩家只能在點對點等比例顯示及 VRR 支援性當中作出妥協。

 

 

家用機支援性
HDMI 接口版本HDMI 2.1
HDMI 最大頻寬48Gbps (12Gbps FRL x 4)
 Sony PlayStation 5 最佳顯示設定1440p@120Hz YUV422
 XBOX Series X 最佳顯示設定1440p@120Hz RGB
虛擬 4K
4K@24Hz
4K@50Hz
HDR10✔ (  )
Dolby Vision
HDMI-VRR✔ (  )*
Adaptive-sync over HDMI✔ ( )*
自動低延遲模式 (ALLM)✔ (  )
HDMI-CEC
提供 HDMI 線材1 x Ultra High Speed HDMI @ 1.8M

表格內的    圖示分別代表 XBOX Series X 及 Sony PlayStaion 5

* 開啟 VRR 技術後只支援 32:9 顯示比例,在接駁家用機時畫面會被拉伸

 

 

 

支援 PBP 畫面並排功能、內置 Smart KVM 無縫切換兩台裝置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支援 PBP 畫面並排功能

 

 

為了讓用家善用 32:9 超寬比例的畫面空間,ROG Swift OLED PG49WCD 內建 PBP 畫面並排及 PIP 畫中畫顯示功能,能夠同時顯示兩個顯示訊號來源,當中 PBP 功能就能夠將顯示器分割成兩個約 27 吋、2560 x 1440 解析度的畫面,提供無邊框的雙屏幕使用體驗。

 

ROG Swift OLED PG49WCD

▲ Smart KVM 設定介面

 

 

PG49WCD 還內建了一個十分創新實用的功能 — ROG Smart KVM,顯示器搭載了 USB3.0 端對端橋接控制器晶片,配合驅動軟件能夠達成真正意義上以一套滑鼠鍵盤無縫控制兩台裝置的功能,支援 Windows 及 MacOS 平台。使用時只需將鼠標移向畫面邊緣,就會自動切換至另一台裝置上,對比傳統 KVM Switch 需要透過 OSD 選單或快捷鍵進行手動切換方便得多,而且更支援檔案拖曳及剪貼簿內容共用功能,絕對能大幅提升多工作業時的工作效率。

 

▲ 支援在兩部裝置之間無縫切換及拖曳檔案

(影片來源:ASUS Support 華碩支援頻道)

 

 

GamePlus 電競功能、狙擊準星自帶「2 倍鏡」

 

Display Widget Center

 

ROG Swift OLED PG49WCD 設有全面的 GamePlus 電競功能,參考專業電競玩家的意見後加入不同的輔助工具,包括狙擊準心、十字瞄準線、定時器、FPS 計數計、定時器、碼錶及顯示器對齊功能。

 

狙擊準星功能

▲ 狙擊準星功能會將準心周邊的畫面放大顯示

 

▲ 動態準心的顏色會根據畫面而自動調整

 

 

而當中比較特別的功能就一定是它的狙擊準星及動態準星功能,前者會將準心附近的畫面放大 1.2 至 2倍,說白了就是在 FPS 遊戲中無論使用任何槍枝都能自帶兩倍鏡,而後者則是會實時分析準心位置當前的畫面內容,自動將準心的顏色調整至相應的對比色,強化準心在遊戲內的能見度。

 

 

 

支援 ASUS DisplayWidget Center 設置工具

 

Display Widget Center

 

ROG Swift OLED PG49WCD 支援自家 ASUS DisplayWidget Center 設置工具,可以直接在 Windows 系統中快速調整顯示器的不同設定,對比顯示器內建的 OSD 選單更直觀易用,而且支援 DDC/CI 協定,毋需接上 USB 線材亦能使用。

 

 

 

ROG Swift OLED PG49WCD 49"電競顯示器

官方建議零售價︰HK$ 12,999

查詢︰ASUS Hong Kong (3582-4770)

 

 

小編評語:

 

全新 ASUS ROG Swift OLED PG49WCD 電競顯示器搭載了新一代 Samsung QD-OLED 面板,具備 0.03ms GtG、1000nits 峰值亮度、150,000:1 對比度及 99% DCI-P3 廣色域覆蓋,無論在動態畫面清晰度、HDR 呈現能力及色彩表現上屬於頂尖水平,加上設有創新實用的 Smart KVM 及多項 GamePlus 遊戲輔助功能,整體表現相當出色。

 

不過最令筆者困惑的是明明 Samsung Display 已經推出了 240Hz 刷新率版本的 49 吋二代 QD-OLED 面板,同時市場上已經有不止一款採用該面板打造的顯示器產品,為何 ASUS 卻仍然選擇了推出 144Hz 的版本。尤其是過往 ROG 品牌以及 ROG Swift 系到的產品絕大多數都擁有著當時市場上最頂尖的規格,只能說這樣的做法真的「很不 ROG」,期待 ASUS 日後能夠推出擁有更高刷新率的 32:9 QD-OLED 遊戲顯示器產品吧。

文: Angus Wong/評測中心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