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4
全新 Blackwell GPU 架構 !!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 顯示卡實測
文: Dominic Chan / 評測中心


是的,HKEPC 沒有 RTX 5090 FE !! NVIDIA 正式發佈 GeForce RTX 5090 / 5090 D 顯示卡,採用全新 GB202 繪圖核心、升級新一代 Blackwell GPU 微架構,增至 21,760 CUDA Core、第 4 代 RT Core、第 5 代 Tensor Core 及 32GB GDDR7 記憶體。全新的神經渲染架構與 RTX 神經著色器開啟了生成式 AI 遊戲渲染新世代,加上 DLSS 4 的多幀生成功能令 FPS 幀率大幅提升。HKEPC 編輯部收到 NVIDIA 送測  RTX 5090 D 新卡,並與上代 RTX 4090 FE 進行對比測試。



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Advanced

 

iGame RTX 5090 D Advanced

 

雖然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Founder's Edition 的 2 Slot 設計對部分玩家來説應該很吸引,但香港受限於出口限制只能買到 GeForce RTX 5090 D,而且沒有 Founder's Edition,因此大家應該無緣見到 2 Slot 的 RTX 5090 D 了。GeForce RTX 5090 D 是 GeForce RTX 5090 的 AI 算力閹割版,僅有 2375 AI TOPS,算力約為 GeForce RTX 5090(3352 AI TOPS)的 70%,而且 Power Limit 被限制在 575W,亦不支援多卡運作,但其他核心規格與 RTX 5090 完全一樣,理論上遊戲性能不會有區別,對遊戲玩家而言可能是個好消息,因為需要 AI 運算的用家應該不會跟你們搶,笑。

 

NVIDIA 今次向香港區媒體提供了 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Advanced 顯示卡,採用 3.5 Slot 巨型散熱器、大面積銅板底座和 9 支導熱管,並搭配 3 顆全新設計的 Hurricane Scythe 扇葉,用來壓制 RTX 5090 D 足足 575W 的 TGP。

 

iGame RTX 5090 D Advanced

 

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Advanced 顯示卡以灰色作為主調,採用大面積黑透塑膠材料,雖然是膠殼但加入了磨砂材質表面處理,沿用了 iGame Advanced 系列經典的紅框環設計,同時亦加入了以莫比烏斯帶為靈感的「∞」型淺灰色區域,配搭正面四邊的圓角設計,整體外觀要比上代以銀色為主調的 Advanced 顯示卡好看不少,亦更能融入大多以黑灰色作主要配色的機箱。

 

iGame RTX 5090 D Advanced

 

接上電源及啟動後,顯示卡中央的風扇及圓環會發出 RGB 燈效,在沒有使用自家 iGame Center 軟件下,默認為紅色燈光,用家可使用 iGame Center 軟件切換燈光色彩或是燈效模式。

 

iGame RTX 5090 D Advanced

 

除了使用自家 iGame Center 軟件,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Advanced 顯示卡提供了 1 組 3 Pin ARGB 接連埠,可以連接主機板上的 ARGB 接口,與主機板及其他週邊 ARGB 裝置進行燈光同步。

 

iGame RTX 5090 D Advanced

 

採用 3.5 Slot 、三風扇散熱器設計,尺寸為 355mm x 144.7mm x 68.8mm、重量為 2,630g,無論是尺寸還是重量都相當誇張,用家買之前最好查看機箱尺寸是否能與此卡相容。

 

iGame RTX 5090 D Advanced

 

顯示卡背面設有灰色金屬背板,能夠加強 PCB 剛性並增強承托力,從而避免 PCB 彎曲損壞,並且在背板的尾部開了一個柵洞,讓風流從延長的散熱鰭片上穿過並離開卡身,並讓廢熱流向機箱尾部的風扇,以減少積熱的問題。

 

iGame RTX 5090 D Advanced

 

供電方面,使用經過改進的 12VHPWR / 12V-2x6 連接器,使用具有向入偏移 1.7 mm 的感應引腳,更短的感應引腳可以檢測連接器是否完全插入。如果沒有完全插入,GPU 就不會被限制最大功率負載,理論上講應該可解決過去發生連接器燒毀問題,然而效果仍有待觀察,隨產品就附連了一條 PCIe 8-Pin x 4 轉 12VHPWR / 12V2x6 轉接線 (600W)。

 

iGame RTX 5090 D Advanced

 

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Advanced 提供了 3 組 DisplayPort 2.1b + DSC 及 1 組 HDMI 2.1b 影像輸出接口,兩種輸出介面皆可提供最高 8K@165Hz 12-bit HDR 解析度輸出,支援 VESA DSC 1.2 無損壓縮顯示功能,單一 DisplayPort 2.1b 接口亦可提供最高 4K@480Hz 12-bit HDR 解析度輸出,單卡能提供最高 2 個 8K@100Hz HDR 顯示輸出。

 

iGame RTX 5090 D Advanced

 

由於 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Advanced 顯示卡重量高達 2.63kg,隨卡附連一個金屬顯示卡支架,可固定及承托巨重的顯示卡,能夠避免顯示卡因長期擺放而導致 PCB 變形。

 

 

 

Vortex 三風扇散熱器

 

iGame RTX 5090 D Advanced

iGame RTX 5090 D Advanced

iGame RTX 5090 D Advanced

 

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Advanced 顯示卡用上 3.5 Slot、三風扇散熱設計的 Vortex 散熱器,具有全鋁外框令結構更堅固,採用大面積 Vapor Chamber 均熱板連接 7 支 8mm、2 支 6mm 導熱管,再貫穿到兩組導流型散熱鰭片,提供了極大的散熱面積,要壓制 RTX 5090 D 的 575W TGP 亦不成問題。

 

iGame RTX 5090 D Advanced

 

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Advanced 採用 3 把全新 Hurricane Scythe 組合三風扇,左右風扇為 Hurricane Scythe 設計的 107mm 9 扇葉的鐮刀連框型風扇,中間風扇為 101mm 9 扇葉的鐮刀型反葉風扇,皆採用雙滾珠軸承,左右風扇具備導風環扇葉設計,以提升風流量和風壓性能,同時搭配正逆轉風扇設計,能可減少相鄰風扇之間的亂流並提高氣流壓力,可帶動更多氣流穿過散熱鰭片並提供更出色的散熱性能。

 

 

 

23 + 6 相供電

 

iGame RTX 5090 D Advanced

 

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Advanced 顯示卡採用非公板 PCB 設計,具備 29 相 DrMOS 供電模組,其中 23 相為 GPU 供電、6 相為 GDDR7 供電,採用 29 組 MPS MP87993 DrMOS 晶片,為顯示卡提供穩定的供電輸出。

 

 

 

NVIDIA GB202-250 繪圖核心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 採用 GB202 繪圖核心,核心編號為 GB202-250-A1,沿用 TSMC 4N NVIDIA Custom 製程,擁有 922 億個電晶體,Die Size 為 744mm²。RTX 5090 D 從完整的 GB202 晶片對部份單元作出屏蔽,刪減至僅有 11 個 GPC 單元、85 個 TPC 紋理處理群集及 170 個 SM 串流多處理器,總計 21,760 個 CUDA Cores、170 個 RT Cores 及 680 個 Tensor Cores。

 

iGame RTX 5090 D Advanced

 

核心時脈方面,GeForce RTX 5090 D 預設時脈為 2,017MHz Base Clock、2,407MHz Boost Clock,支援 GPU Boost 4.0 技術可因應負載自動超頻至更高時脈,最高 TDP 為 575W。

 

 

 

512-bit 32GB GDDR7 記憶體容量

 

記憶體方面,GeForce RTX 5090 D 具備 32GB GDDR7 記憶體容量及 512-bit 記憶體控制器,記憶體頻寬由 1,008GB/s 提升至高達 1,792GB/s,再加上更高的 96MB L2 Cache 容量,以滿足更高解析度、更複雜的着色器渲染運算畫面。

 

iGame RTX 5090 D Advanced

 

搭載了 16 顆 Samsung GDDR7 512M x 32 記憶體顆粒,編號為 K4VAF325ZC-SC28,單顆容量為 16Gbit (2GB),採用 266-Ball FBGA、官方規格為 28Gbps,總共提供 32GB 顯示記憶體容量。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