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貪污、挪用公款等罪名 判死緩
【被判死緩 ... ⚠️】外媒報道,清華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因貪污、挪用公款等罪名被判死緩。清華紫光集團於 1988 年成立,曾是中國晶片製造業的明星企業,旗下擁有不少中國半導體公司,包括長江儲存及紫光展銳。然而,該公司近年卻因腐敗醜聞和調查深陷困境。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吉林省中級人民法院裁定趙偉國死刑,緩期兩年執行。一般情況下,若罪犯在緩刑期間未再犯其他罪行,刑罰通常會減為終身監禁。
趙偉國的身價一度接近 28 億美元,但他被中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指控犯下貪污及挪用公款罪。國資委指控趙偉國「身為國企管理者,貪婪無度、妄自尊大,背棄職責使命,挪用公款謀取私利,將公產轉為私產,並將所管理的國企視作私人領地」。此外,趙偉國還被指控故意侵佔國有資產,將有利可圖的業務非法交予親友,並以高價從相關企業購買商品。
法院判詞指出,趙偉國的行為「涉案金額特別巨大」,對國家利益造成嚴重損失。趙偉國承認罪行並表示悔意,他試圖歸還被挪用的資金,當中包括價值 6500 萬美元的國有資產及價值 1.24 億美元的公司損失。
清華紫光集團成立於 1988 年,起初是清華大學旗下的一家科技企業,帶有學術背景的光環。隨着中國政府推動「中國製造2025」計劃,清華紫光迅速成為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力量之一,其目標是推動中國在晶片製造、存儲技術及半導體設計方面的自主能力,減少對國外技術的依賴。
紫光集團在 2010 年代曾進行多項高調收購,包括入股美光科技及收購美國西部數據的部分業務,但因國際政治因素及監管審核未能成功。此外,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一度被視為中國存儲晶片的希望之星,主要產品包括 NAND Flash 晶片,意圖挑戰三星、SK 海力士及美光等國際巨頭的市場地位。
然而,紫光集團的擴張策略以負債為基礎,最終導致財務危機。2020 年,紫光集團未能償還 1.98 億美元的境外債券,引發連鎖反應。到 2021 年,公司累計債務高達 310 億美元,成為中國科技企業中最大的破產案例之一。
部分分析指出,紫光集團的危機並非僅因市場因素,而是內部管理混亂所致。趙偉國的領導風格及財務安排備受爭議,他被指利用國有資金過度擴張,並涉嫌將國有資產私有化。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