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8
Coinbase驚爆百萬用戶資料外洩
黑客勒索二千萬美元 最終損失或高達四億
文: Catabell Lee / 新聞中心
文章索引: IT要聞 Biztech 網絡保安 Web3

美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Coinbase 近日爆出重大數據外洩事故,黑客透過賄賂海外客服,非法獲取約 100 萬名用戶的個人資訊,並向 Coinbase 勒索 2000 萬美元。

 

事件始於 5 月 11 日,黑客透過賄賂 Coinbase 海外支援人員,非法取得用戶的姓名、地址、電話、電郵、部分銀行帳戶資訊、護照影印本、帳戶餘額快照,及交易紀錄等敏感數據。黑客得手後,曾向 Coinbase 勒索 2000 萬美元,威脅公開這些敏感資訊。然而 Coinbase 明確拒絕支付贖金,但並非坐以待斃,而是設立等同贖金的 2000 萬美元懸賞基金,鼓勵提供線索以逮捕犯罪分子。

 

Coinbase 指出,黑客並未取得用戶密碼、私鑰或資金,Coinbase Prime 帳戶及錢包資產亦未受影響。然而,受影響的客戶仍須提高警覺,以防個人資料被用於詐騙或其他非法用途。至於受影響的客戶若因詐騙被騙轉帳,將獲得賠償。

 

 

 

股價受挫逾7% 估計損失1.8至4億美元

 

事件曝光後,Coinbase 股價於 5 月 15 日下跌逾 7%,報 243.44 美元。據悉 Coinbase 預計今次事件的損失,包括補償受害用戶及相關整改成本,約為 1.8 億至 4 億美元。目前,Coinbase 正與美國及國際執法機構密切合作,追查犯罪分子並加強內部安全措施。

 

一體化驗證平台 Sumsub 業務增長總監 Ilya Brovin 表示:「Coinbase 的資料外洩事件為業界敲響警鐘,當中問題不僅在於資料被盜,更令人關注的是事件源於內部人員未經授權的行為。在現今的網絡安全環境中,存取權限已成為一種具價值的資源。當外判商或內部員工成為安全缺口,身分驗證的基建設施便變得與企業的核心系統同樣重要。」

 

 

 

持續身分驗證落實「零信任」

 

Brovin 認為,企業需要擺脫「認識你的客戶」(KYC)只是一次性措施的傳統思維,轉而在員工整個工作周期的每個環節,實施靈活而持續的身分驗證。他更建議,所謂「零信任」(Zero Trust)模式不應只存在於理念層面,企業必須防止任何對敏感資料未經授權的存取,從源頭減低風險。

 

加密貨幣行業近年來頻繁遭受黑客攻擊,據 Chainalysis 報告顯示,2024 年全球加密平台因黑客攻擊損失達 22 億美元,而 2025 年前 4 個月已達 17.4 億美元。這次的 Coinbase 事件,暴露了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內部安全漏洞。雖然 Coinbase 拒絕支付贖金,並設立懸賞基金追查黑客,但市場對其安全性仍存疑慮。

 

隨著加密貨幣市場持續擴展,交易所須加強內部監控、客戶資料保護及防詐騙機制,以確保用戶資產安全,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