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提出節能七步曲
分析機構 Gartner 指出個人電腦及相關周邊設備的能源消耗佔去全球資訊及通訊技術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簡稱 ICT) 大約 31% ,有不少企業希望削減這個比率,卻不知從何入手。
Gartner 研究部副總裁 Stephen Kleynhans 表示,企業不能再將個人電腦節能表現視為非必要的項目。機構愈來愈需要建立一個能夠推動企業整體環保策略的對應計劃,但又不能夠窒礙終端用戶的日常運作。
Stephen Kleynhans 認為,企業不能再將個人電腦節能表現視為非必要的項目。機構愈來愈需要建立一個能夠推動企業整體環保策略的對應計劃,但又不能夠窒礙終端用戶的日常運作。
Gartner 首席研究分析員 Federica Troni 則指出:絕大部分個人電腦及客戶端操作系統都有提供免費的基本耗電管理功能。個人電腦設定管理套件亦開始包含耗電管理功能,同時第三方耗電管理方案亦可提供進階的效能。
Gartner 提出七項重要步驟,協助改善整個電腦生命週期的環保表現,包括充分了解運算環境、制訂政策、為能源效益及廢物管理訂下實際可行的目標、為工具釐訂預算,以加強政策推廣、制訂匯報及審核機制、為合適用戶提供合適的電腦及棄置問題。
步驟一:充分了解運算環境
掌握現時耗電量對評估節能進度和釐訂適當的量度單位十分重要,不過這項工作十分艱鉅,因為只有少數公司能夠定時紀錄辦公室設備的耗電量。 Gartner 建議公司避免依賴供應商為硬件提供的數據,取而代之是使用簡單的電錶。電錶可顯示電腦的耗電成本,以及準確量度公司在管理耗電後所節省的成本。
步驟二:制訂政策
Gartner 認為,政策文件的前題應列明企業目的,並引申至一系列目標和關鍵表現指標,例如:提升能源效益、最高供應商環保標準,以及在指定日期前消除特定的有害物質。與其他企業公民責任計劃一樣,環保計劃的成功取決於用戶及其行為。用戶政策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在態度上取得平衡。過分進取的政策可能會造成用戶的負面印象。
步驟三:為能源效益及廢物管理訂下實際可行的目標
企業經常在節省電腦耗電方面訂立難以實踐的目標。以「降低百分之五十」為目標看似很合理,但實行上卻十分困難,因為公司不同部門的起點及推行方式各有不同。因此,公司應該為不同用戶群或部門訂立合適的目標,從而將效益擴展至整家企業。
步驟四:為工具釐訂預算,以加強政策推廣
雖然市場上已有管理耗電設定的免費工具,但它們並不適用於任何情況。系統保安和桌面支援毋須妥協,耗電管理工具也可協助執行能源運用政策,並減少能源消耗。縱使耗電管理工具並不昂貴,而且可以在所節省能源上收回成本,這類工具的開支亦應該納入預算之內。
步驟五:制訂匯報及審核機制
有很多企業因為電腦能源效益計劃,未能直接節省每月的電費開支而感到失望。然而,即使所節省的能源微不足道,公司碳排放量下降的能力將日益重要。 Gartner 建議,企業應購買耗電審核軟件,並包含於耗電管理工具套件內。
步驟六:為合適用戶提供合適的電腦
每部電腦的耗電水平各有不同,所以為用戶度身定制合適電腦配置和效能,是降低耗電量的重要一步。雖然新款的電腦及顯示屏擁有更佳的能源效益,但公司不應以節省能源為藉口以更換現有系統。反之,企業應確保更換系統後,必須在部署過程中執行耗電管理功能。
步驟七:棄置
電腦棄置是最難處理的問題,因為當中涉及額外開支,尤其在現時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回收物料市場難以生存。企業應小心在環保原則及潛在成本之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