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0
IDC發表電訊和網路業市場研究報告
詳列2010 年電訊業發展十大預測
文: Spike Lam / 新聞中心
文章索引: IT要聞 IT港聞 IDC 智能電話

市調機構 IDC 19 日發表「電訊和網路業市場研究報告」,認為該市場在三種不同因素推動下不斷發展,而這些變化的影響將在 2010 年及此後逐步顯現出來。包括 ICT( 資訊和通訊技術 ) 行業的非資本化和非物質化、網路和服務提供者市場的競爭格局及人們對於創造 “ 智慧 X” 環境的追求不懈。

 

據 IDC 亞太區外包與網路研究實踐小組負責電訊和管理服務的研究經理 Adrian Ho 表示, 2010 年及以後,有三大變化將會成為驅動行業創新和變遷的主要推動力。在今後 12 個月期間,在 ICT 方面的投資依然會慎之又慎,增幅有限的預算將被投入到能夠滿足關鍵業務目標要求的特定轉型技術中,而推動行業轉變的三大動力將成為決定這些目標的部分原因。

 

至於 2010 年的市場表現, IDC 預期受全球經濟復蘇和總體業務環境改善的利好影響,電訊、託管服務和網路市場將會出現小幅增長,亞太區 ( 不含日本 ) 電訊服務市場規模在 2010 年預計將達到 2520 億美元,增幅為 6.0% ,移動和固定資料服務將主導電訊服務業的增長。 2010 年企業網路方面的開支預計增幅為 14.8% 以上,市場規模將達 128 億美元。這方面的增長將受到對資料中心網路的持續投入、向全 IP 平臺的不斷遷移以及分支機搆網路投資的拉動,運營商設備市場的規模預計將小幅縮減 0.8% ,市場總額為 557 億美元。

 

經濟衰退加速了行業內業已發生的一些轉變,包括企業對技術和服務提供者的看法。因此,恢復期的新常態包括對更高和更快投資回報的、更低的總持有成本的預期 -- 包括幾乎不佔用或極少佔用資金,以及期望服務提供者能夠幫助推動這一轉變和轉型。同時,在整個經濟衰退過程中時刻都在重視創新的服務提供者們將能夠在經濟復蘇中獨佔鰲頭。

 

同時 IDC 對 2010 年電訊業的十大預測,無論在最重大的財務衝擊或長期市場影響方面的主要發展趨勢。

 

三大變化之一:資訊和通訊技術的非資本化和非物質化

 

1. 趨於成熟的雲技術需要有 “ 五個 9” 服務等級協定和企業級雲服務 IDC 認為, “ 五個 9” (99.999) 的保證加上由虛擬私有雲和多層次 SLA( 服務品質協定 ) 所提供的強大 BCDR( 業務連續性 / 災難恢復 ) 能力,將成為雲服務的新利器以及該地區電訊運營商進步的標誌。這將是雲服務被廣泛接受的觸發因素之一。

 

2. 新的 “ 統一通訊即服務 (UcaaS) 提供商將會動搖傳統會議服務提供者的壟斷地位隨著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企業突然面臨著資源匱乏的經營困境。 UC( 統一通訊 ) 工具及其為區域分散型企業提高生產效率的能力,使之進入了 CIO 的要務範圍。然而,資金短缺的企業發現,在 CFO 錙銖必較的情況下,以運營成本 (OPEX) 模型來部署統一通訊更為可取。看好 UCaaS(UC 即服務 ) 的 UC 設備商已經推出了這些服務專案。

 

很多 UC 服務,如語音和網路會議,傳統上都由純會議服務提供者和電訊運營商來提供。如今,如果服務提供者們不把這些項目發展為全方位的 UC 服務,其前景不容樂觀。因為傳統的服務提供者將面臨來自 UC 設備商的競爭壓力,這些設備商正在全面採取 UCaaS 模式,也可以看做是 SaaS( 軟體即服務 ) 平臺的一部分。在純會議服務提供者逐漸淪為配角的情況下,他們正在努力尋求未來的出路。

 

3. 融合基礎架構和資料中心演進將成為轉型的中心點,任何計畫在 2010 年對資料中心進行重要升級的組織都將面臨各類轉型設備商拼命推銷融合基礎架構產品的局面。過去 12 個月以來,這些設備商都在將融合網路更新和添加到資料中心解決方案組合中。 IDC 認為,融合基礎架構解決方案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某些 IT 攤子過大,並因此造成維護成本過高的問題。

 

三大變化之二:世界新秩序 -- 競爭格局的變化

 

4. 經濟危機給了中國網路設備商證明自己的機會,在 2009 年全球衰退的情況下,中國的技術龍頭 -- 華為和中興通訊仍在不斷壯大。經濟衰退也使得運營商們更願意嘗試其他品牌,從而使得二者的技術水準獲得了一線傳統運營商的認可。正是他們在國際市場的成功使得同行的 Ericsson 和 Cisco 丟失了領地。據稱華為已經與世界前 50 大運營商中的 31 家建立了合作關係,而中興通訊則在全球前 100 家運營商中的 30 家落戶。事實上,正是經濟下滑使得這些設備商能夠在 2009 年得以發展。 2009 年所取得的進步確立了中國設備商在 2010 年繼續增長的基調。

 

5. 印度運營商步入全球服務提供者 (GSP) 陣營,以 Reliance Global 、 Tata Communications 、 Bharti 和 BSNL 為代表的印度電訊運營商已經開始將地盤擴展到印度以外,並顯示了其加入全球競爭的野心。受國內 BPO( 業務流程外包 ) 行業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成功的鼓舞以及印度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動機驅使下,印度服務提供者們已經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了投資並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並將服務提供範圍從國內擴展到全球。該國在 BPO 、服務和軟體方面既有的成功對如今其專攻更大規模的 ICT 和業務流程調整市場將起到重要作用。

 

三大變化之三:普及運算和移動辦公將開創 “ 智慧 X” 環境

 

6. 智慧手機在新興市場蓬勃發展,新興市場智慧手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是移動用戶的要求越來越複雜。截止 2009 年底,中國的移動用戶滲透率已超過 50% ,而印度亦接近 40% 。 2010 年,中國更換手機的用戶預計將占到手機需求的 70% 以上,超過 2008 年 50% 的占比。 2010 融合終端在總體出貨中的占比預計也將從 2008 年的 7.5% 上升到 13% 的水準。

 

7. Droids 的春天, Android 於 2009 年 1 季度登陸亞太區 ( 不含日本 ) 。 IDC 預計,該作業系統在 2010 年將會出現飛躍式發展,預計配備該系統的手機出貨量將超過 200 萬台。到 2013 年, Google 的作業系統預計將在該地區占到第三大的市場份額,總出貨量將超過 800 萬台,特別是越來越多的主流電訊運營商將選擇 Android 智慧手機。

 

8. 移動寬頻將推動資料傳輸完美風暴,在接近飽和之後,固定寬頻訂用的增速已開始放慢,電訊運營商正在將移動寬頻視作其增加營收的法寶。固定寬頻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每戶一般只會訂購一個固定寬頻帳戶進行共用,而移動寬頻則是以個人為單位。因此,移動寬頻服務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在智慧手機以及社交化網路如 Facebook 和 Twitter 日益流行的情況下。

 

9. LTE -- 建立智慧 " X " 社會,在 UMTS 和 EV-DO 運營商的全 IP 遷移以及下一步向未來的 IMT-2000 高級架構或 4G 架構遷移的發展軌跡下,必將推動整個行業的 LTE( 長期演進 ) 。 IDC 相訊,亞太區早期的 LTE 部署 將發生在業已面臨諸多嚴重的使用問題及需要解決頻寬瓶頸問題的 3G 網路領域,希望通過 LTE 來解決。早期實驗網預計將會在 2010 及 2011 年間在澳大利亞、韓國、新西蘭、香港、中國和新加坡發生。 LTE 將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現有頻寬和容量瓶頸方面的問題。

 

10. 物聯網 (M2M)-- 一觸即發, 2010 年將會出現第一波 M2M( 物聯網 ) 交互浪潮,因為大多數主要運營商正在組建行銷和業務發展團隊來為這一潛在的巨大商機做準備。 IDC 認為,到 2020 年,對於全球 10 億固網用戶和超過 40 億的移動用戶來說, M2M 的可滲透的市場機會將會達到 10:1 左右, 或者將有超過 500 億台 M2M 設備連接到全球公共網路和運營商網路。

 

CSL 科技中心正式啟用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