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8
Intel Embedded in China
IDF 2010北京IDF論壇總括
文: John Lam / 評測中心


Intel 12 日起一連兩日,於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Intel Developer Forum 2010 Beijing 」 IDF 資訊技術峰會,來自世界各地的 IT 决策人和開發人員、技術合作夥伴、各地新聞媒體及分析師,將會在峰會中,與 Intel 資深管理人員、技術專家等,分享未來技術趨勢,共同探討研發方向及創新機遇。



IA 架構搶食 100 億台互聯網設備商機 下代 Sandy Bridge 微架構增加 IPC 數目

 

 

Intel 北京 IDF 大會首日,由 Intel 資深副總裁暨架構事業群總經理 David Perlmutter 拉開主題演講序幕,並指出由於互聯網應用不斷提升,仍然擁有龐大的潛力,並引用世界銀行查週顯示,低至中收入國家每增加 10% 網絡 Bandwidth 滲透率, GDP 國民生產總值就能增加 1.38% ,可想而知互聯網應用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世銀預計到 2015 年全球將增加約 10 億名互聯網使用者,並且將有 100 億台已連互聯網的設備,而且已經不再局限於傳統 PC 設備,而是所有可以結合互聯網而變得更便利的產品,亦因此 Intel 把嵌入式應用市場列為公司五大戰略發展項目之一,而這項研發重任則交由 Intel 中國研究院進行。

 

Intel 預期全球互聯網的峰值流量會由現時的 50TB/s ,至 2015 年提升至 800TB/s ,儲存數據亦由現時的 8EB 提升至 2015 年達 60EB 。而 Intel 亦為了這個龐大的市場作好準備,在 PC 領域中由最高階的 Database 到 Netbook/Nettop 產品,而且更包括了智能手機、智能家電、 IP 電視及嵌入式產品市場。

 

IDF 2010IDF 2010

 

David Perlmutter 指出, Intel 面對這個互聯網新時代,擁有一定的優勢, IA 架構擁有極強伸延性,在同一個架構提供不同的性能,不管是針對需求極大運算能力的伺服器市場 Xeon 處理器,以至需要極省電的嵌入式產品 Atom 處理,均可採用共同的架構,令生產商研發時程進一步提升。

 

Intel 在制程上仍然處於領導優勢,採用全新 32 奈米的處理器已成功量產應市,相較上代制程,電晶體性能提升了約 22% ,同時卻擁有更佳的功耗表現。

 

David Perlmutter 展示下代 32nm Sandy Bridge 微架構晶圓,並表示將會於今年下半年上市,它支援全新 AVX 指令集,在圖像、影像及音頻處理上進行加速,同時亦為工程運算包括 3D Rendering 、科學模擬及財務運算帶來重大的效能改善。

 

Sandy Bridge 微架構將會進一步增加每個運算週期可處理的指令數、提升處理器內部資料傳頻寬及減低延遲值,內建真正原生的繪圖核心,共用處理器內部的 Cache 及記憶體控制器,並進一步改良 Intel Turbo Boost 技術。

 

IDF 2010IDF2010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