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不少居住於城市環境的用家,也會追求體積小細的電腦平台,但對於既要追求高性能而又要體積小巧,特別是 LGA1366 平台中選擇更少,其中由 ASUS 推出的 Rampage III GENE 主機板採用 m-ATX 規格,而且較上一代 Rampage II GENE 追加 USB 3.0 與及 SATA3 支援。
打造濃縮高效能平台
很多時,越小巧的機箱均會被用家定型為散熱較差,因此對於高效能主機板選擇也較少,而為保持穩定耐久,大部份廠商也較少為 m-ATX 規格的高階主機板加入許多功能與及超頻選項,不過隨著越來愈多廠商為 m-ATX 主機板設計散熱能力較強,而且擁有多擴充槽位的 m-ATX 機箱,令高階的 m-ATX 主機板亦以擁有比 Mini-ITX 擴充能力更強的姿態在市場上開始活躍起來。
此片由 ASUS 推出的 Rampage III GENE 主機板採用 LGA 1366 處理器接口,內建 Intel X58 晶片組,除了繼承 Rampage III Extreme 大部分功能,例如在晶片組與供電模組上採用 Heatpipe 黑色粗間鰭片的散熱器,供電方面未有作出大改動,同樣為處理器擁有 8+4 相,北橋擁有 2 相,記憶體擁有 2 相供電,並提供 6 組 DDR3 記憶體模組,最高支援 DDR3-2200 三通道記憶體達 24GB 。
由於此片主機板為 m-ATX 規格關係,因此主機板部份擴充接口受到限制,例如主機板只提供 2 組 PCI-e 2.0 x16 接口,僅支援 SLI 或 CrossFireX 技術,未能發揮最強繪圖效能,而且主機板亦只提供 1 組 PCI 和 1 組 PCI-e x4 接口,對部份用家來說略嫌不足。
南橋方面,主機板採用 Intel ICH10R 晶片,提供 6 組 SATA 2.0 介面,並支援 RAID 0 、 RAID 1 、 RAID 5 及 RAID 10 功能,而且主機板還加入 NEC 的 USB3.0 晶片與及 Marvell 的 SATA3 晶片,令主機板可提供 2 個 USB3.0 及 2 個 SATA3 接口,以供用家升級。
此片 Rampage III GENE 主機板還加入 SupremeFX X-Fi 2 音效,透過 VIA 的 VT2020 HD Codec 音效晶片提供 8 聲道音效輸出,並以 EAX 5.0 及 OpenAL 提供更逼真的立體聲效果;網絡晶片則改用 Intel 82567V ,提供 Gigabit LAN 網絡功能。
另一方面,有別於傳統主機板需要在 BIOS 或進入作業系統後才能調整超頻設定, Rampage III GENE 設有 ROG Connect 功能,能夠透過部分智能電話甚至另一台電腦,以藍芽或 USB 接口即時遙距控制所有超頻設定,配合多項 ROG 超頻功具,加上主機板還設有開關、 RESET 、電壓測量接點,方便不使用機箱的用家隨時掌握主機板的狀態。
(左) Supreme X-Fi 背後用上了 VIA VT2020 HD Audio 晶片
(右)相對於上一代 Rampage II GENE 的 Realtek 8111C , R3E 換上 Intel 提供的 82567V Gigabit PHY
板上的晶片組散熱器均以黑色粗質感鰭片作為主要設計。
除了常見於超頻主機板的板載開關,還有方便用家使用萬用標測量的電壓接點。
效能參考﹕
ASUS Rampage III GENE | |
PC Mark Vantage | 7721 |
Memory | 6821 |
TV & Movie | 5142 |
Gaming | 9261 |
Music | 5312 |
Communication | 7219 |
Productivity | 6765 |
Cinebench R11.5 64Bit | |
CPU | 5.72FPS |
Science Mark | |
Cryptography | 1632.63 |
Memory | 2973.65 |
BLAS/FLOPs | 3136.61 |
售價: 洽商 查詢: +852 3582-4738 (ASUS HK)
詳細規格:http://hk.asus.com/product.aspx?P_ID=YtMFPqRNdjmKTBIF&templete=2
編輯評語﹕
受制於 m-ATX 只有最多四條擴充槽位的限制, Rampage III GENE 即使再將零件再排得更密也難以提供 4 條 PCIe x16 插槽,不過能夠將同系列的 Rampage III Extreme 的功能幾乎完全濃縮保留,加上能夠透過藍芽或 USB 接口即時遙距控制所有超頻設定,對於資金充裕而追求組裝高效能小巧平台的玩家來說亦不妨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