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2
重新調整及改善 Tessllation 效能
AMD Radeon HD 6800 系列繪圖卡
文: 腦場打工仔 / 評測中心


AMD 22 日正式發表基於全新「 Northern Islands 」微架構的主流至效能級產品,繪圖核心代號為「 Barts 」的 6850 及 6870 。取代 Radeon HD 5830 與 5850 原有位置,對手將為 GeForce GTX 460 繪圖卡。究竟 6800 系列再一次紓專降貴能否為市場帶來衝擊? HKEPC 將詳細分析全新核心「 Barts 」架構設計,並自家上代產品及對手同級產品作出比較。



  優先推出主流至效能級產品 搶佔市場先機

Radeon HD 6850 Die shot

 

 

根據市調機構 Mecury Research 報告指出, 憑藉 Radeon HD 5000 系列繪圖卡的優勢, 2010 年第二季 AMD 獨立繪圖晶片市佔成功超越 NVIDIA ,由第一季 42.1% 大幅上升至第二季 51.1% , NVIDIA 則由 59.2% 跌至 48.8% ,其中除了 Radeon HD 5000 為 AMD 帶來優勢,其進取的價格以及取得 DirectX 11 市場先機亦是成功因素之一。


還記得當年 ATi R600 繪圖核心嗎?當年因為採用 512Bit 記憶體頻寬架構、與及核心面積過於龐大,導致推出時間不斷延後。經歷如此挫折後,接後推出的 RV670 甚至 R700 系列就花盡心思透過簡化架構、優化電晶體排列從而減低核心面積、功耗以及複雜程度。推出時程方面亦改以優先推出主流至效能級產品,並以雙核心組成旗艦級產品。一來可以集中資源在最有利可圖,但競爭最激烈的主流市場。二來亦可以更有效利用現有產品,三來減低核心面積過大而帶來的良率風險,令到來自晶片、 PCB 的研發成本及時程大幅節省,繼而更容易取得市場先機。


終於,上代 Radeon HD 5000 系列繪圖卡以領先對手愈大半年姿態,成為首款支援 DirectX11 的桌上型繪圖卡,由於核心型號種類較競爭對手簡單,節省開設生產線的時間與成本,積壓庫存風險相對較低,亦間接令跟對手進行價格戰的本錢更多。


雖然 Radeon HD 5000 在支援 DirecX11 上擁有著愈半年的時程優勢,但「 Evergreen 」過於著重現有 3D 應用,忽視 DX11 中的 Tessellation 計算複雜程度,令到整個「 Evergreen 」系列所有產品的 Tessellation 效能均較弱。因此 NVIDIA 其後推出的多款 Fermi 產品來犯,並因 Tessellation 效能表現而挽回不少市佔。


其中,在競爭對手 NVIDIA 的 GeForce GTX 450 / 460 來勢洶洶情況下, AMD 卻在 Radeon HD 5770 至 5850 的市場留下漏洞,雖然兩者之間推出了 Radeon HD 5830 ,但其效能一來沒有驚喜,而且核心面積過大令到售價居高不下。最終, AMD 率先推出全新基於「 Northern Islands 」架構,主流至效能級產品,繪圖核心代號「 Barts 」的 6850 及 6870 ,以取代舊有的 Radeon HD 5850 和 5830 。


而全新 Radeon HD 6850 及 6870 與上代繪圖卡最大的不同之處,便是針對 Tessellation 效能而作出改良,並加入 UVD 3 硬解引擎。同時亦為未來即將推出的單核心旗艦級產品,代號「 Cayman 」的 Radeon HD 6950 及 HD 6970 讓路。

 

 

AMD Radeon HD 6800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