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將推出整合南橋的 「Krishna」
月初, AMD 於 CES 2011 大會上發表全新 Fusion APU 處理器,日前 AMD 於香港舉行記者會,除了介紹 Fusion APU 處理器外,會中更預告 AMD 於未來下半年,以及 2012 年即將推出的 Fusion APU 處理器產品線,加上針對嵌入式市場的 G 系列處理器剛於 28 日上市,連同早前推出的 E 系列和 C 系列處理器,令 AMD 在新一代 APU 更廣泛使用。
隨著高畫質影像和平衡運算需要日漸加強, AMD 於年初正式推出 Fusion APU 處理器,其基於 x86 中央處理器而成,並內建支援 DirectX11 和 UVD3 硬體影像加速的繪圖核心,而且支援平行運算能力,加上擁有低功耗表現,不少行動電腦、 HTPC 或桌上型電腦廠商均相繼使用。
其中, AMD 於早前先率先推出了代號為「 Brazos 」的 E 系列和 C 系列處理器,前者代號為「 Zacate 」,最高功耗為 18W TDP ,主要針對 Notebook 或桌上型電腦平台,後者代號為「 Ontario 」,最高功耗僅 9W TDP ,則針對高畫質 Netbook 、 HTPC 或新興電腦平台市場。
同時, AMD 也會於上半年推出代號為 Llano 的 A 系列 APU 處理器,將會內建更多數目的核心,並內建更高規格的繪圖核心,其中據 AMD 表示, A 系列擁有 500GFLOP/s 或以上的平衡運算能力,預期年中將會正式發佈並針對主流級市場。
除此之外,會上 AMD 亦表示下半年將會分別針對高階市場、主流級桌上型平台市場和行動電腦市場推出如「 Dorado 」、「 Lynx 」、「 Scorpius 」、「 Danube 」和「 Sabine 」等系列產品。 2012 年將會針對推出 「 Komodo 」、「 Trininty 」、「 Krishna 」和「 Wichita 」等系列,除了核心數目進一步增加外,其中,更提及到「 Krishna 」將會把南橋晶片的功能整合到 APU 內,加上採用 28nm 製程,令該系列晶片面積進一步減少,同時有效縮小設計空間。
此外, AMD 大中華區計算產品市場總監唐志德於會上亦表示,隨著 2011 年 Fusion APU 推出後, AMD 新一代 APU 處理器型號將進一步簡化,例如目前已推出市場的 E 系列、 C 系列或即將推出的 A 系列等,意味著現有的 Phenom 或 Athlon 等型號將被淘汰。
同時, AMD 針對 3D 立體影像技術推出了 VISION 引擎,配合其他軟件可提供高畫質、高流暢度的影像播放能力,更可實時將 2D 畫面轉變成 3D 立體影像播放,以滿足用家對視覺效果的追求。
除了桌上型和行動電腦平台外, AMD 剛於 28 日宣佈推出針對嵌入式平台的 G 系列 APU ,分別推出單核心和雙核心型號,內建 1MB L2 Cache 和 64bit FPU ,核心時脈為 1.6GHz ,同樣內建 UVD 3 引擎,而且支援 DirectX11 技術,最高功耗僅為 18W TDP 。
相對同樣針對嵌入式平台,但性能、功能及製程已經過時的 Geode 處理器,除了加入 64bit 環境支援外,更加入 DDR3-800/1066 記憶體支援,顯示輸出方面更支援雙顯示輸出,以及提供一個 LVDS 介面直接連接到顯示器面板。同時電源管理加入 C6 模式以及 Power Gating 技術,大大減低閒置功耗。
晶片組配搭則加入 SATA 3 介面以及 14 組 USB2.0 支援,並且支援一組 PCIe 2.0 x4 插槽,加上內建網絡、 HD Audio 音效以及 GPIO 介面。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平台的封裝總面積只有 890mm2,令其追上嵌入式平台愈來愈高性能需求的用途,同時亦能有效降低放置空間要求。
AMD 大中華區計算產品市場總監唐志德手持搭載新一代 APU 的主機板
2012 年桌上型平台將推出「 Komodo 」、「 Trininty 」、「 Krishna 」等 APU 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