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8
全新「Llano」APU微架構
AMD A8-3850 APU強勢上市
文: John Lam / 評測中心


雙 A 合併威力開始顯現, AMD 將於 7 月初正式發佈全新主流級至中階 Desktop 平台 APU 處理器,基於全新 32nm SOI 制程「 Llano 」微架構,採用全新 Socket FM1 處理器接口,最高可配置 4 個 x86 處理器及最高達 400 個 SP 的 GPU Core ,究竟全新「 Llano 」微架構處理器效能,能否力壓 Intel 「 Sandy Bridge 」處理器成為 AMD 未來成長的最大動力。



全新 32nm SOI 制程   Llano 四核心內建 14.5 萬電晶體

 

Liano
「 LLano 」四核心晶片 Block Diagram ( 按圖可放大 )

 

「 Llano 」微架構處理器是 AMD 款採用 32nm SOI 制程的處理器,由 AMD 代工事業分拆出來的「 Global Foundries 」制造,核心版本內建 14 億 5 千萬顆電晶體較 Intel 「 Sandy Bridge 」四核心約 9 億 9 千 5 百萬顆電晶體,數目多出接近 50% ,當中 GPU 核心所佔的比較便高達 45% ,相較 Intel Sandy Bridge 的 GPU 核心僅約佔 24% ,全因 AMD 明白到在 CPU 微架構暫時難與 Intel 抗行,所以整個架構比較偏向以 GPU 性能為主導。

 

「 Llano 」微架構處理器同時亦是 AMD 首顆超越 10 億電晶體門檻的處理器產品,但由於 GPU 核心時脈較低令積體電路排列可以更緊密,因此「 Llano 」四核心的電晶體數目雖然較對手多出約 50% ,但 Die Size 僅有 228mm2 相較「 Sandy Bridge 」四核心 216mm2 多出約 5% 左右。

 

Hukey
「 Husky 」 CPU Core 架構沿自 Phenom II 的「 Star 」 CPU Core 並作出改良

 

「 Llano 」的 x86 CPU Core 設計沿自「 Phenom II 」的「 Star 」 CPU 微架構並作出改良,效能相較「 Botcat 」 CPU Core 高出甚多, 「 Llano 」 CPU Core 代號為「 Husky 」,由於需整合 GPU 核心並減低晶片生產成本,「 Husky 」 CPU 微架構放棄了「 Star 」 CPU 微架構的 6MB L3 Shared Cache 設計,但每顆核心的 L2 Cache 的容量則由 512KB 提升至 1MB ,此舉將有助降低電晶體數目及晶片大小,令成本可以大幅降低。

 

不過,「 Llano 」的 CPU Core 運算效能卻有所提升,主要是修過強化 Hardware Prefetcher (IP-based) 設計,更高存緩量的 Re-order 、 Load/Store Buffers ,強化預測分支以提升 Cache Hit 的命中率,同時亦加入了全新設計的 Hardware Divider , AMD 宣稱「 Llano 」的 CPU Core 運算效能甚至相較上代「 Star 」 CPU Core ,平均效能提升達 6% 。

 

儘管如此,「 Llano 」 CPU Core 微架構設計仍然無法與對手 Intel 全新「 Sandy Bridge 」微架構相比擬,因此 AMD 亦開始研發代號「 Trinity 」處理器微架構,於 2012 年下半年續漸接替「 Llano 」,基於次世代「 Bulldozer 」 CPU Core 微架構,將會面對 Intel 下代 22nm 制程的「 Ivy Bridge 」微架構處理器。

 

AMD 「 Llano 」 Desktop Processor Specifications

 ModelCPU CoreCPU ClockL2 CacheGPU Model
TDPTurbo CoreTurbo Speed
A4-330022.5GHz2MBRadeon HD 6410D65WXX
A4-340022.7GHz2MBRadeon HD 6410D65WXX
A6-350032.1GHz3MBRadeon HD 6530D65WV2.4GHz
A6-360042.1GHz4MBRadeon HD 6530D65WV2.4GHz
A6-365042.6GHz4MBRadeon HD 6530D100WXX
A8-380042.4GHz4MBRadeon HD 6550D65WV2.7GHz
A8-385042.9GHz4MBRadeon HD 6550D100WXX

 

據了解「 Llano 」微架構處理器將擁有四個不同系列,初上市僅提供兩款不同型號,包括 AMD A8-3850 及 AMD A6-3650 ,售價分別為 HKD$1190 及 HKD$990 ,主要對手為 Intel Core i3-2120 及 Intel Core i3-2100 ,由於擁有不俗的 CPU 運算能加,加上媲美入門級獨立顯示卡的繪圖性能,相信「 Llano 」將會為 Intel 帶來嚴峻的考驗。

 

除了「 Llano 」四核心版本外, AMD 將會推出三核心版本 A6-3500 系列、雙核心 A4-3400 及 A4-3300 系列與針對 OEM 市場的 E2-3200 系列,其中三核心版本是基於「 Llano 」四核心晶片所屏敝而成,雙核心版本則是原生雙核心晶片,基於四核心晶片所簡化而成,微架構設計相同但除了 CPU Core 數目外, GPU Core 的 Stream Processing Unit 亦減少 3/5 ,令電晶體數目由 14 億 5 千萬減至 7 億 5 千 8 百萬,晶片大少亦減至只有 156mm2 ,對手將會是 Intel Pentium G800 、 G600 雙核心處理器,但暫時未有公佈任何上市時程。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