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LAXY 近來一口氣推出 GTX560 Slim 及 GTX560 Ti Slim 兩片新型號中價顯示卡,最大的特點是採用相同的短身設計 PCB ,長度僅 168mm ,可減少擠壓機箱內其他設備的機會,尤其適合深度較淺的機箱。
Aero Boost 散熱系統
目前 GALAXY 已有多款 GeForce 560 型號,包括標準的 GeForce GTX560 以及超頻用的 GeForce GTX560 GC ,而新出的 GTX560 Slim 在規格上為標準的 GeForce GTX560 ,但改用短身 PCB 以增加對 ATX 機箱的兼容能力。
此片繪圖卡採用 NVIDIA 「 GF114-325-A1 」繪圖核心,擁有 336 個 CUDA Core 、 56 個 Texture Unit 以及 32 個 ROP Unit 等,核心預設時脈 810MHz 及 1620MHz Shader 時脈,搭載 8 顆 Hynix H5GQ1H24BFR T2C 133A -0.4ns GDDR5 記憶體顆粒,記憶體介面為 256Bit ,容量為 1GB ,預設時脈 DDR 4008MHz 。
繪圖卡另一賣點在於採用 Aero Boost 散熱系統,散熱器彷照跑車尾蓋的原理特別加入導風設計,只要拆除散熱尾端兩側的黑色螺絲,即可拉出導風板,隨時改變空氣從後方底部導向風扇的方面,增加入風量,配合 3 根 Heatpipe 熱導管散熱及 9cm 大風扇,上扇葉採用條紋設計,能夠減低風扇聲噪表現。
顯示輸出方面,繪圖卡提供了 HDMI 、 VGA 及 DVI 輸出,更有 Dual-Link HDCP 等功能,而供電設計方面則採用 4+1 供電,整卡採用封閉式電感與固態電容,供電接口則採用 2 組 6Pin 接口等。
( 左 )GTX560 Slim 採用 NVIDIA 「 GF114-325-A1 」繪圖核心 ( 右 ) 搭載 8 顆 Hynix T2C -0.4ns GDDR5 記憶體顆粒
( 左 ) 散熱器彷照跑車尾蓋的原理特別加入導風設計 ( 右 ) 配合 3 根 Heatpipe 熱導管散熱
另一型號 GALAXY GTX560 Ti Slim 採用 NVIDIA 「 GF114-A400-A1 」繪圖核心,擁有 384 個 CUDA Core 、 64 個 Texture Unit 以及 32 個 ROP Unit 等,核心預設時脈 822MHz 及 1620MHz Shader 時脈,搭載 8 顆 Hynix H5GQ1H24BFR T2C 133A -0.4ns GDDR5 記憶體顆粒,記憶體介面為 256Bit ,容量為 1GB ,預設時脈 DDR 4008MHz 。
此外,繪圖卡的供電、散熱及顯示輸出方面與 GTX560 Slim 十分相似,不過比較兩者的用料, GTX560 Ti Slim 多出一顆 GX31 晶片,此晶片與 Xtreme Tuner 後,可提供電調的整校、 Dual BIOS 、 Power Monitor 以及 Power Meter 等功能。
溫度測試方面,使用 FurMark v1.9.1 Extreme mode 測試,兩款繪圖卡的風扇轉速分別為 Idle 時最高 1170RPM 以內,此時兩卡核心溫度分別為 GTX560 Slim(78°C) 及 GTX560 Ti Slim(80°C) ,表現尚可接受,如提升至最高 2310RPM ,散熱效能則更進一步。
( 左 )GTX560 Ti Slim 採用 NVIDIA 「 GF114-A400-A1 」繪圖核心 ( 右 )8 顆 Hynix T2C -0.4ns GDDR5 記憶體顆粒
( 左 ) 繪圖卡提供了 HDMI 、 VGA 及 DVI 輸出 ( 右 ) 繪圖卡採用 4+1 供電設計
GTX560 Ti Slim 支援 Xtreme Tuner ,可提供電壓的整校、 Dual BIOS 、 Power Monitor 以及 Power Meter 等
圖為 GALAXY GTX560 Ti Slim 進行 3D Mark 11 測試結果
GALAXY GTX560 Slim 的 3D Mark 11 測試結果為 P4019
編輯評語﹕
改用短身 PCB 的 GALAXY GTX560 Ti Slim 及 GTX560 Slim 在裝機時彈性更大,至於繪圖卡的用料和整體規格亦不過不失,配合特別設計的 Aero Boost 散熱器保持溫度穩定,值得 DIY 用家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