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D APU 在純混算速度雖說不上高速,但憑著內置高效繪圖核心,平均的效能表現加上單一晶圓設計,用以組裝迷你 HTPC 卻成為一大出路, GIGABYTE 推出旗下首款對應 FM1 平台的 ITX 主機板,型號為 A75N-USB3 ,麻雀雖小但不失廠商一向功能「五藏俱全」的特色。
GIGABYTE A75N-USB3.0
GIGABYTE A75N-USB3.0 採用屬較高階的 AMD A75 系統晶片,對應 AMD APU 使用的 FM1 平台,支援 AMD A8 、 A6 等 APU 處理器,主機板 PCB 面積為 17.0cm x 17.0cm ,屬於 Mini-ITX 規格,可組裝超迷你體積系統。
A75N-USB3.0 記憶體插槽提供 2 根,支援最多 32GB 容量,最高可支援達 DDR3-2000 級超頻潛力,除對應內建繪圖核心的 APU 之外,主機板擴充槽亦保留 1 根 PCI-Express 2.0 x16 ,予許用家外加獨立繪圖卡升級,透過增加一張 AMD 繪圖卡能做到 Hybird Crossfire ,與內置繪圖核心合力推出 3D 效能。
用料方面可謂應有盡有, Dual BIOS 、 USB 獨立 Fuse 、全日系固態電容配備到 A75N-USB3.0 身上,處理器供電採用 「 3 + 1 」相設計,用料比較同級產品明顯理想,供電組用料用上 Driver MOSFETs ,把控制器晶片與 MOSFET 整合,提升供電效率,環保之餘亦減低熱量, Driver MOSFET 型號為 SIC769CD 晶片,查核資料供電效率達 90% 以上。
SATA3 及 USB3.0 新介面支援裝置愈見流行,前者可對應更高速 SSD 提升整體效能;後者則以倍數比例提升 USB 儲存裝置的傳輸速度,實用性高。雖然主機板未有盡用 6 個 SATA 6Gbps 介面,在有限空間只放上 4 個內置埠,以及把 1 個配到背板作 eSATA 連接使用; 4 個 USB3.0 埠均設於背板,未留有內置針位支援前置面板。
其餘功能方面,網絡及音效均由 Realtek 晶片負責,不過音效的 ALC889 晶片雖然支援 7.1 聲道輸出,但礙於背板位置不足只提供 3 個 3.5mm Jack ,最高只能輸出 5.1 聲道,要使用全部聲道就只能靠用家額外購買 7.1 聲道面板去提供;顯示輸出方面, DVI 及 HDMi 均原生於背板上; PS/2 埠未有保留,背板使用比率不算高。
( 左 ) 處理器供電仍使用 「 3 + 1 」相設計,用料一絲不苟 ( 右 ) 每組供電均加入 SIC769CD 控制器晶片,提供更穩定、高效率輸出。
( 左 ) 採用 AMD FM1 處理器接口 , 可支援A8 、 A6 等 APU 處理器( 右 ) 配備 PCI-Express 2.0 x16 及 2 根 DDR3 擴充槽,典型 ITX 規格
背板連接埠應有盡有,顯示輸出亦有 DVI 及 HDMi 選擇。
效能測試︰
GA-A75N-USB3.0 於 PCMark 7 測試得分為 3130
GA-A75N-USB3.0 於 3DMark Vantage Performance 測試得分為 P3300
Testing Platform: AMD A6-3650 (2.6GHz , 4C4T), GIGABYTE GA-A75N-USB3.0, ADATA XPG DDR3-1600G (@DDR3-1,866 CL-9-9-9-24 1T) 4GB x 2, OCZ Vertex3 60GB, Antec HCP-1200
售價︰ 港幣 $699 查詢﹕ +852 2753-1668 (Synnex)
詳細資料﹕ http://www.gigabyte.tw/products/product-page.aspx?pid=4030#sp
編輯評語﹕
GIGABYTE A75N-USB3.01 主機板功能平實但勝在齊全,而且貫徹大廠用料提兵穩定耐用表現,加上 AMD 平台價格較為容量讓用家接受,配合 AMD APU 處理器,對於組裝 HTPC 平台的用家來說是一個不俗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