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D 一連推出了 Radeon HD 7900 及 Radeon HD 7700 系列繪圖卡後,「 Southern Islands 」 的終站「 Pitcairn 」繪圖核心上週發佈, 並推出 Radeon HD 7800 系列繪圖卡,但產品要到 3 月 19 日才正式上市。將瞄準中、高階繪圖卡市場,對手為 GeForce GTX 570 及 GTX 560 Ti 兩款產品,為 AMD 新一代中、高階繪圖卡作出補完計劃。
AMD 的如意算盤︰針對 HD 5800 升級市場
「 Pitcairn 」繪圖核心的推出,除了針對遊戲玩家市場,以及為新一代「 Southern Islands 」繪圖卡市場作出滿計劃之外,根據 AMD 指出, Radeon HD 7800 另一個目的正是為了瞄準 Radeon HD 5800 升級市場而生。
AMD 在 2 年多前發佈的 Radeon HD 5800 系列繪圖卡,在效能、功能及價格方面讓 AMD 在當時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至今還有不少用戶在使用 Radeon HD 5870 及 HD 5850 繪圖卡。據 AMD 引述 Steam Hardware Survey 玩家級 DirectX 11 GPUs 市場的調查報告指出,目前約有 27% 的用家使用 Radeon HD 5800 GPU 產品 ,計算起來他們的繪圖卡已有 2 年歷史,配合新遊戲市場,也應該是時候升級繪圖卡,所以 AMD 推出 Radeon HD 7800 正是決定瞄準 HD 5800 升級市場。
Steam Hardware Survey 指出目前約有 27% 的用家使用 Radeon HD 5800 GPU 產品
如綜合技術及成本方面作出分析, Radeon HD 5800 經歷兩年的滄桑後,當時最先進的功能在今天來看已是平常不過的功能,主要是由於半導體製程的進步,新一代產品不論在功耗及效能上均比兩年前的產品有明顯的進步。
有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Radeon HD 5800 畢竟是當今的頂級單核心繪圖卡,首先表現出的優勢在於 Stream Processors Unit 的數目上,達到 1600 個之多,使 Compute Performance 高達 2.72TFLOPS ,比 1280 個 Stream Processors Unit 的 HD 7800 高。
然而, Radeon HD 5800 的優勢也僅此為止,當年引以為傲的 4.8Gbps GDDR5 ,現在只是 Radeon HD 7800 的標準規格,由於 Radeon HD 7800 採用新一代的 GCN 架構、 Dual Geometry Engines 以至第 9 代 Tessellation Engine 等等新一代技術,大大提升繪圖卡的執行效能、 DirectX 11 及幾何運算效能,又或是 CrossFire Multi-GPU 時的效能增幅。據 AMD 官方資料表示, Radeon HD 7000 在 CrossFire 時效能可提升 1.8 ~ 2.0X 左右,遠高於 Radeon HD 5800 的 1.5 ~ 1.7X 。
Radeon HD 5800(Cypress) | Radeon HD 7800 (Pitcairn) | |
Architecture | VILW5 | GCN |
Process | 40nm | 28nm |
SIMD Array | 20 | 20 |
Stream Processors Unit | 1600 | 1280 |
Graphics Engines | 1 | 2 |
Rasterizer Unit | 2 | 2 |
Hierachical Z | 2 | 2 |
Tessellator Unit | 1 | 2 |
Tessellator Generation | 6th generation | 9th generation |
Geometry Assembler Unit | 1 | 2 |
Vertex Assembler Unit | 1 | 2 |
Texture Units | 80 | 80 |
ROPs | 32 | 32 |
Pixel fill rate(Gigapixels/sec) | 27.2 | 32 |
Texture Fill Rate (Gigatexels/sec) | 68 | 80 |
Compute Performance | 2.72TFLPS | 2.56TFLOPS |
Memory Type | 2GB 256bit GDDR5 | 2GB 256bit GDDR5 |
Memory Bandwidth | 153.6GB/s | 153.6GB/s |
PCI-Express | 2.1 | 3 |
Hardware Decoder | UVD 2 | UVD 3 |
HDMI Version | 1.3 | 1.4 |
Long Idle Power | 27W | <3W |
Maximum Wattage | 188W | 190W |
Power Connectors | 2 x 6pin | 2 x 6pin |
DirectX | 11 | 11.1 |
OpenGL | 3.2 | 4.2 |
CrossFire Scaling | 1.5 ~ 1.7X | 1.8 ~ 1.9X |
新一代 Radeon HD7800 系列與上兩代 Radeon HD5800 系列的比對
除了遊戲效能之外,在高畫質編碼及解碼方面, Radeon HD 7800 採用 UVD 3 、支援最新 HDMI 1.4 ,可支援最新 4K 高畫質顯示器,而且提供 AMD ZeroCore Power Technology ,在 Long Idle 時功耗少於 3W ,是過去 Radeon HD 5800 的 1/9 左右。
比較二代前的技術實沒有太多可比性,若回到一個十分實際的問題,為甚麼不直接升級到功能更強的 Radeon HD 7900 呢 ? Radeon HD 7900 屬於單核心旗艦產品,似乎更加適合,對於這問題,如果大家比較一下功耗、繪圖卡上的插電等等,會發現 Radeon HD 5800 與 Radeon HD 7800 同樣採用 2 x 6pin 插電,所以 Radeon HD 5800 用戶升級便不需要更換電源,可節省升級電源的開支,十分划算,因此 AMD 以 Radeon HD 7800 升級 HD 5800 的想法確有其道理。
AMD 引述調查結果表示, Radeon HD7870 效能比較對手 GeForce GTX570 更為優勝
售價方面,據 AMD 表示, Radeon HD 7870 繪圖卡定價為港幣 $2,790 ~ 2,990 之間, Radeon HD 7850 繪圖卡定價為港幣 $1,990 ~ $2,190 之間,對手分別是 GeForce GTX 570 及 GTX 560 Ti 。 AMD 表示 HD 7800 的優勢在於效能, Radeon HD 7870 及 HD 7850 分別領先對手 15% 的效能,讓消息者在同等的價錢買到效能更高的繪圖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