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2
更高時脈、8核心不鎖頻
全新AMD FX-8350 Piledriver處理器登場
文: Grove Yeung / 評測中心


雖然 Intel Ivy Bridge 處理器以出色的性能牢牢控制了中高價市場,而 AMD 則已把業務發展重點放在整合 GPU 的 APU 處理器上,不過為針對需要高效能的 AMD 用戶,在 Piledriver 架構的 Trinity APU 推出後, 隨即推出不含 GPU 的 Piledriver 架構 FX 處理器,以「 Higher Frequency, Unlocked, More Cores at every price points 」作為賣點,為 AMD 用家帶來升級機會。



Bulldozer 處理器成敗之處、下一代 Piledriver 架構誕生

 

AMD FX-8350 Piledriver

採用第二代 AMD Turbo Core 技術可同時為所有核心加速

 

在 Cache 架構上, Bulldozer 模組設有一組 64KB, 2-way associative 指令 Cache ,而每個核心則有專屬的 16KB 4-way associative 數據 Cache , 8 個核心便有總 128KB L1 數據 Cache 。 Bulldozer 的數據 L1 Cache 擁有很強的效能,設有 32-entry fully associative Data TLB ,完全支援亂序執行 Load/Store 功能,可在單個周期載入 2 個 128-bit loads 或 1 個 128-bit store 。

 

L2 Cache 以每個 Bulldozer 模組各有 2MB 16-way associative 的方式佈置,如 8 核心有 4 個模組即 8MB L2 Cache , 6 核心為 3 個模式即 6MB L2 Cache ,如此類推出。 L2 TLB 擁有 124 entry 及 8way ,可同時滿足指令及數據的請求,而且可同一時間支持最多 23 個重大 Cache Miss 失誤。 L2 Cache 之下為 8MB 64 way associativity L3 Cache ,採用 MOESI 協定工作, MOESI 是 Modified, Owned, Exclusive, Shared 及 Invalid 的簡稱,是 AMD 為 Server/Workstation 多 CPU 環境下定義的工作協定,確保各核心對 Cache 的有效讀取等等。

 

除上述的技術外, Bulldozer 採用第二代 AMD Turbo Core 技術,不但有 Phenom II E-Stepping 的 Max Frequency 模式,即在線程不多的工作環境下,增加一半核心的時脈,提升效能,而 Bulldozer 還加入了 Max Core 模式,可以同時為所以核心加速,至於加速效果主要視乎 TDP 空間的餘額而定,如使用水冷散熱加速效果會更為明顯。

 

第一代 Bulldozer 採用 AMD 全新的 FX 家族型號,代表新的開始。旗艦版型號為 FX-8150 ,擁有 4 個 Bulldozer 模組共 8 個核心, 16MB Total Cache (8MB L2 Cache + 8MB L3 Cache) ,工作時脈 3.6GHz (3.9GHz CPU Turbo Core, 4.2GHz CPU Max Turbo) 、 2.2GHz CPU-NB ,原生支援 Dual Channel DDR3-1866 , 125W TDP ,並且加強超頻功能,如不鎖 CPU 倍頻,在使用 LN2 時可以超至 7GHz 以上等等。

 

AMD FX-8350

AMD 推出基於 Bulldozer 架構的 FX 型號,從 4 核、 6 核至 8 核不等

AMD FX-8350

 FX-8150 推出時 $245 美元定價過高,未能提供 AMD CPU 一貫享有的性能價格比優勢

AMD

 AMD 把 FX 定位 Core i5 與 Core i7 之間似乎太高

 

Bulldozer 超前的技術設計的確令人心感,驚嘆技術的魅力,然而在 FX-8150 在登場後,大家發現沒想像中高效能,問題在那呢 ? 不少業者認為 AMD 把市場想等太簡單,低估了單線程的重要性,而且 Windows 7 作業系統未能優化 Bulldozer ,是一嚴重的問題。

 

正如 AMD 舉例,假設有 Thread 1a, Thread 1b 及 Thread 2 三項工作, Thread 1b 與 Thread 1a 在數據上可以共享,但 Windows 7 會把它安排到 3 個 Bulldozer 模組執行,令核心未能以最大 Turbo 加速。反而 Windows 8 會把 Thread 1a 及 Thread 1b 安排在同一 Bulldozer 模組工作,無須使用第三及四組 Bulldozer 模組,第一及第二個 Bulldozer 模組可以最大加速工作,達至最佳效果。可惜 Windows 8 直至今年 10 月 26 日才正式推出,使 Bulldozer 無法在佳狀態下登場,其糟糕的表現使其 US$245 美元的定價顯得過高,因為這即意味 FX-8150 需要面對 Sandy Bridge 核心 的 Intel Core i5 2500K ,絕對是一場硬仗!

 

AMD

這圖說明了 Bulldozer 在 Thread 分配對效能造成的影響

 

還有一點是玩家傳統追求最強單核心的心理作祟,因 Bulldozer 在單核效能不如 Sandy Bridge ,在玩家之間印下負面形象,加上 Bulldozer 功耗偏高,難以推出更高時脈型號,最終在 2011 年 12 月給主機板廠商的 Roadmap 中,取消 FX-8170 型號,也說明了 AMD 知道 Bulldozer 前路難行,需要轉到下一代 Piledriver 架構,也便是第二代 FX 系列處理器的誕生。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