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uturemark 正式發佈了全新「 3DMark 」基準測試軟件,官方刻意放棄版本命名來強調這是一個新開始,全新「 3DMark 」具備跨平台性能比較並集合了不同版本 DirectX 基準測試,讓廠商及遊戲玩家能可針對不同尺寸的運算裝置、不一樣的 3D 應用模式進行性能比較。
「 3DMark 」測試場境 --- Ice Storm
Ice Storm 是「 3DMark 」唯一的跨平台測試場境,主要針對 Smartphone 、 Tablet 、 Ultrabook 及入門級 PC 裝置作出 3D 性能評估,測試包括了 2 個 Graphics Test 和 1 個 Physics Test ,評估 GPU 與 CPU 的性能表現。
在 Windows 平台上, Ice Storm 測試是採用 DirectX 11 API 但卻限制只採用 Direct3D Feature Level 9 的指令,而在 Android 平台與 iOS 平台上則採用 OpenGL ES 2.0 API 。
測試採用 1280 x 720 解析度,採用 One pass per Light Rendering 及 Static Geometries 運算,雖然不同平台採用了不同 API ,但測試的內容、設定和 Rendering 工作量卻是完全一樣, Futuremark 表示此舉可以令 Ice Storm 場境測試達至跨平台的性能基準比較。
並非針對 DirectX 9 裝置
3DMark Ice Storm | 3DMark06 | |
Engine | DirectX 11 targeting Direct3D feature level 9 | DirectX 9 |
Target hardware | Powerful mobile devices (in 2013) | Powerful gaming PCs (in 2006) |
「 3DMark 」的 Ice Storm 測試場境雖然相容於舊有的 DirectX 9.0c 繪圖卡裝置,但它的目標並非針對 DirectX 9.0c 規格,而是針對 Tablet 、 Ultrabook 及入門級 PC 作出優化的 Direct 3D Feature Level 9 ,兩者是不同的引擎並且針對不同的硬體。
遊戲開發商針對 Direct 3D Feature Leve 9 規格作出優化,讓遊戲能暢順地運作於 Tablet 、 Ultrabook 及入門級 PC 裝置,故此 Ice Storm 測場境與 3DMark 06 雖然同樣相容於 DirectX 9.0c ,但兩者的基準成績並無法進行比較。
Graphics Test 1
測試採用 1280 x 720 解析度, GT1 測試著重於 Vertex Processing 能力,每幀平均需處理 530,000 萬個 Vertices , Pixel Processing 的負載以減少 Post Processing Step 以及減少 Rendering Effect 以保持低水平,每幀平均 470 萬個 Pixels 。
Graphics Test 2
GT2 測試則對 Pixel Processing 的要求有所提升,考驗硬體對讀取 Textures 、 Pixel 運算及寫入 Render Target 的處理能力,每幀平均需處理約 75,000 個 Vertices ,每幀的 Pixel Processing 則提升至 1260 萬個 Pixels ,並且加入 Bloom 、 Streaks 及 Motion Blur 等特效。
Physics Test
物理測試則採用了 Bullet Open Source Physics 引擎,測試模式四種不同的物體,兩個柔軟體與兩個剛體相互碰撞,所有 CPU Threading 將會被運用於運行模擬,因此 CPU Threading 越多其同時間模擬的物件數量亦會增加,為減少 GPU 對測試的影響,背後採用了靜態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