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點:
10Gbps 極速 !! NERV 機械風格 ROG STRIX ARION EVA 限定版 SSD 外接盒咩話 !? 新風冷之王 DeepCool AK620 風冷散熱器【Razer☀️22/6 ~ 4/7 夏日優惠】 近 20 款電競週邊產品特價 | 低至5️⃣折!!有個位收藏私己錢 .....!? Fractal Design Pop Air RGB Clear TG 機箱嚴選 SK Hynix 顆粒 !! Kingston Fury Beast D5-6000 32GB Kit商務辦公娛樂適用︳HDRi 技術、4K UHD 好畫質 BenQ 全新 EW2880U 顯示器登陸香港大陸賣家發售 Core i9-13900K 工程樣本 8P + 16E、24 核心 售價 2,750 人仔 !!舊水冷也能升級 Mon !! CORSAIR iCUE Elite LCD Display Upgrade Kit4G LTE Cat.4、AI 最佳化 D-Link G415 4G LTE 無線路由器實測支援 Red Bull Solo Q 1v1 英雄聯盟比賽 買任何 AOC 電競 MON 即送你一對翼極速網絡體驗、全球最強 Wi-Fi 6E Mesh NETGEAR 旗艦級四頻 Orbi RBKE963 登場2K + 360° 全景 AI 人車偵測 D-LINK DCS-8635LH 戶外用網絡攝影機進軍 USB MIC 市場 !! MSI IMMERSE GV60 串流麥克風A 卡平均跌穿 MSRP 價 料 7 月續插水 6500、6600 XT 售價比 MSRP 平兩成 !!Bionic 輕量蜂窩、光學微動 ROCCAT BURST PRO AIR 無線電競滑鼠搭載最新 12 代 Intel HX 系列處理器 MSI Titan GT 77 電競筆電正式登場【腦場掃地僧 ㊙️】低至 4 折、再有野送 ACER 電腦開箱 6 月 21 至 23 日觀塘見 !!汎用箱型 • EVA 戰鬪配置 MSI MPG GUNGNIR 110R EVA e-ProjectZen3+ !! Ryzen 6000 配 3070 Ti Razer Blade 14 2022 超詳細實測估唔到!! 又幾好聲喎 ...... Razer Leviathan V2 遊戲 Soundbar


代號 Big Navi、全新 RDNA 2 GPU 微架構, AMD 全新 Radeon RX 6800 / 6900 系列正式登場,採用全新「Navi 21」繪圖核心在性能表現或功能規格均有著驚人突破,是 AMD 近年來首次追接 NVIDIA 高階型號。
AMD 11 月 18 日已推出 Radeon RX 6800 與 RX 6800 XT 兩款型號號,RX 6800 擁有 60 個 CU、3,840 個 Stream Processors、16GB GDDR6 容量,官方定價為 US$579美元;RX 6800 XT 則擁有 72 個 CU、4,608 個 Stream Processors、16GB GDDR6,官方定價為 US$649 美元,假想敵是GeForce RTX 3080。

▲ GeForce RTX 3060 Ti 正式登場
NVIDIA 1 日正式發佈第二款效能級「Ampere」GPU 產品、核心代號為「GA104-200」的「GeForce RTX 3060 Ti」,號稱是可以幹掉上代 RTX 20 高階 GeForce RTX 2080 SUPER 型號,採用 NVIDIA 的第二代 RTX 架構 Ampere,配備更多的CUDA Cores、更快速的第二代 RT Cores光線追蹤核心、更快速的第三代 Tensor 核心,以 US$399 定價提供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性能與功能。

代號 Big Navi、全新 RDNA 2 GPU 微架構, AMD 全新 Radeon RX 6800 系統正式登場,採用全新「Navi 21」繪圖核心在性能表現或功能規格均有著驚人突破,是 AMD 近年來首次追接 NVIDIA 高階型號。
定位方面,AMD 將會在 11 月 18 日推出 Radeon RX 6800 與 RX 6800 XT 兩款型號號,RX 6800 擁有 60 個 CU、3,840 個 Stream Processors、16GB GDDR6 容量,官方定價為 US$579美元;RX 6800 XT 則擁有 72 個 CU、4,608 個 Stream Processors、16GB GDDR6,官方定價為 US$649 美元,假想敵是GeForce RTX 3080。

假如 PC 市場沒有了 AMD,或許今天效能級 CPU 仍停留在 4 核心規格,高階 HEDT 可能只是 12~16 核心,然後 IPC 性能只有單位數字緩慢成長,就是因為 AMD Zen 微架構的出現,迫使 Intel 再不能以擠牙膏式推出新產品,玩家們終於有了別的選擇。
AMD 全新 Ryzen 5000 系列不再依靠 CPU Cores 數目取勝,針對 CPU 微架構及 SoC Block 設計作出大幅改良,不僅 IPC 性能完全超越 Intel,甚至連 Intel 一直引以為傲的遊戲性能亦被攻克了,首次坐上最佳遊戲 CPU 寶座。

NVIDIA 24 日正式發佈第二款基於「Ampere」GPU 微架構,核心代號為「GA102-300」的旗艦級「GeForce RTX 3090」繪圖核心,它其實是為內容創作者以及追求巔峰遊戲性能而生,其定位是要取代沿有的「TITAN RTX」,為何這代不再使用「TITAN」系列呢 ? 可能 NVIDIA 認為每代都要「TITAN」改一個新名字,太煩了索性不就用「RTX 3090」好了。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你必需要認清「GeForce RTX 3090」的遊戲性價比相當低,價格是 GeForce RTX 3080 的一倍,但現今的遊戲仍然未能發揮它的真實性能,支援原生 8K + Ultra Performance DLSS 的遊戲並不多,現令大部份 3A 大作只會比 GeForce RTX 3080 快 10~20%,如果你視錢財如糞土,為追求極致性能不借一切,GeForce RTX 3090 絕對是身份的象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