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悍將力撐沒效! 北京捧大咖爆6千億債違約危機

紫光集團本月初美元債券先受到投資機構拋售,一度大跌10%,大股東在21日宣布,未來6個月減碼不超過總股本6%。(圖/美聯社)

大陸半導體產業面臨危機?北京當局全力扶持的紫光集團,先是在今年6月30日公告成立DRAM事業群,並由延攬前華亞科董事長暨南亞科總經理高啟全擔任執行長,將全面強化大陸DRAM供應鏈發展。然而,紫光本月初美元債券先受到投資機構拋售,一度大跌10%,大股東在21日宣布,未來6個月減碼不超過總股本6%,紫光集團目前仍有有息負債高達1500 億元人民幣(6510億元新台幣),引發外界是否觸及債務違約紅燈的疑慮。

半導體大廠紫光集團先是在15日宣布,前爾必達社長坂本幸雄將出任該集團副總裁兼日本分公司執行長,提高營運動能。紫光全力衝刺DRAM 產業,並延攬台灣DRAM教父高啟全、邀請前聯電副董孫世偉擔任紫光旗下武漢新芯總經理,紫光集團找來各方人才壯大自身能力,表現出強烈企圖心。

然而,紫光集團發行的美元債券遭投資機構拋售,一度大跌10%,造成市場對紫光財務產生不信任,根據統計,持有紫光公司債的基金公司有15家、海內外42檔基金,持有約2億美元部位。紫光集團今年營運虧損擴大,上半年度虧損金額從去年同期6.31 億元人民幣,擴大至32 億元人民幣,紫光集團2023 年到期的7.5 億美元,價格也跌破新低,債券殖利率上升335個基點。

紫光股份21日晚間就公告,大股東自身資金規劃,將進行減碼持股計畫,在未來6個月減碼不超過總股本 6%,包括西藏紫光通信、西藏紫光卓遠、西藏林芝清創資產管理、同方計算機,以及持有紫光股份比重為64.86%,減碼合計不超過1.23億股數,這也是紫光股份大股東2019年首度宣布減碼計畫。

據鉅亨網報導,澳盛銀行警告,紫光可能成為下一波美元債違約的大陸國營企業,但大陸國企一向存在複雜產權結構,很難讓投資人放心。紫光集團有息負債達1500 億元人民幣,負債資產比率更達到 73.65%,今年上半年需要支付的43.36 億元人民幣利息費用,比近4年來純益總額還高。

紫光集團未來1年還有847 億元人民幣負債要償還,帳面可以運用的資金只剩下393 億元人民幣,將尋求部分債務償還日期延長54個月。

https://www.chinatimes.com/amp/realtimenews/20191123000022-260410

本帖最後由 skywalker167 於 2019-11-24 23:04 編輯

其實點解當初要一時間話起禁多廠
投資錦多係米預想好似2016/2017年NAND價貴,當時我記得3D 2bit MLC 512GB賣2500HKD,就算TLC都應該要差不多2000HKD,跟住就算良率得6成都可以量產,一年內靠暴利回本,將所有起廠投資都賺返??
相比而家500HKD已經買到500GB TLC,對手已經投產96層,128層已經出樣品,可能下年Q1-Q2就已經量產128層,而且系4D即邏輯電路在NAND底下
類似於Xtacking但成本更低
你而家先開始試產64層 良率有待提升,就算良率提升到同對手差不多
你Xtacking要用兩塊晶圓再接埋一起,成本上已經輸左
而且對手而家果D系96層,單位成本更低
而家量產就系賣幾多蝕幾多,不生產最划算更低
但而家D起廠D債就到期.....
(suppose而家開始量產並且暴利就完全不會有債務危機)

TOP

samsung及micron股價都插水,
其實DRAM價插水所引致.

TOP

本帖最後由 skywalker167 於 2019-11-24 23:33 編輯
samsung及micron股價都插水,
其實DRAM價插水所引致.
YES_MAN 發表於 2019-11-24 23:20


紫光現時沒有生產DRAM的能力
之前所起的廠都是NAND廠 (現時已經起好或者接近完工的)
紫光今年夏天時才宣布成立DRAM業務群,同可能開始準備起DRAM廠(最近沒有追新聞不清楚)
之前的紫光DDR4 RAM是買SK Hynix的顆粒返來封裝mark紫光個名落去
就算有都系搵代工廠代工
之前的紫光國芯(前Qimonda)應該系fabless,而且好明顯hea做

TOP

回覆 2# skywalker167

上一波最低位 TLC ~ $2/GB
之後回升上 ~ $4/GB
現在 ~ $0.7/GB

如果用 $4/GB 來起廠 , 現在應該頂唔往

打爆柴光之後 , 轉 DDR5 ram 價有望回升

TOP

ram price drop too much
科技是燒錢,但如國產去到外國7-8成,便可靠市場發展起,因為內需太強勁,前題是燒錢十年守到
好似981 都要成十幾年先有盈利

TOP

呢單只係中共貪腐金融危機的開始.未來陸續有黎

TOP

其實係上頭話要發展呢樣, 為左達到上頭的喜好, 變左局住上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市場決定一切
供應鏈越多元化,對買家越有利,蘋果已經係一個活生生例子
紫光等大陸供應商,市占率應該慢慢擴大,似乎起碼有 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