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觀星是答案 於 2021-1-27 06:02 編輯
聖誕前在某寶可預訂 AKLLA A4 Pro , 號稱全 CNC 製作 (即係造得更仔細同更精準) , 用料再加厚
被某壞朋友大力推薦之下 (其實佢係推薦有現貨的上一代 AKLLA A4 v2) , 終於忍唔住按下 "立即購買" , 開始組裝新 Case 之路
呢個 Case 既擺位格局同其他 A4 Case 大致相同 , 都係中間垂直間開 , 一邊安裝底板再加火牛 , 另一邊安裝 Display Card , 頂部可安裝冷排 (水冷版本)
而呢隻 Case 既特點在於:
1 ) 可用 280 水冷 (但唔係全部款式都裝到 , 不過賣家話其實大部份都 ok)
2 ) 可安裝 330mm 長 / 60mm 厚 (2.75 slot) 既 Display Card , 一般頂級新型號 Display Card 如 3080 , 3090 都裝得落
3 ) 可安裝 SFX / SFX-L 火牛
4 ) 前置 USB Type-C 位可以加錢升級做 USB 3.1 Gen2 (當然要底板都 support 先得)
5 ) 可以安裝最多 4 個 2.5" HDD/SSD
6 ) 可安裝 3 把機箱風扇 (兩把裝係頂 , 一把裝係底)
7 ) 空冷版只有 10L , 如加裝水冷帽的水冷版則 13L
8 ) 頂蓋係磁吸式 , 左右側板係由上面滑落 , 要打開側板完全唔需要擰螺絲
9 ) 白色 , 白色 , 白色 (很重要 , 所以要講 3 次)
經過十多日既等侯 , 隻 case 終於送黎啦
一送黎既時候我真係嚇一跳 , 因為個包裝非常細 , 正常唔可能放得入一隻機箱
打開之後 , 終於知道點解 .... 原來因為隻 case 需要自行組裝 , 來件只係一塊塊分開既金屬板
從盒中拎晒所有部件出黎 , 發現全部金屬板都用雪梨紙包住 , 外面再卷左幾層珍珠綿
整個包裝都見到好用心防止撞花
事不宜遲 , 拆開晒所有包裝睇下真身先
漫長 (而且極辛酸) 既組裝過程我依家唔講住啦 , 直接跳去組裝完成圖啦
前 Panel 既線原本係散收收的 , 我自己 DIY 包返蛇網
中間 Support 支架開左 2 個大洞 , 方便安裝 CPU 散熱器支架 , 同埋對新款 Display Card 散熱友好 (新 Display Card 係背面會出熱風)
而跟火牛黎既 Cable 實在太長又太硬 , 我已經係某寶再訂造過 d 線 (自己量度長度) 依家 d 線未收到貨 , 暫時就咁樣先啦 , 收到線之後再補返真。完成圖
裝返晒側板同水冷帽之後 , 完成品係咁樣 , 各塊板之間都緊密貼合 , 不愧標榜全 CNC 製造
拆返走個水冷帽放上枱欣賞下先 ....
-- 2021 年 1 月 27 日更新 --
經過 2 星期等待 (其間經歷線頭造錯 , 快運出錯得波折) , 終於等齊訂造電源線 , 可以真正完工啦
總結:
呢隻 A4 Case 已經係同一系列第 3 代 , 設計同造工已經算十分成熟 , 以往舊版本被批評的缺點都有改進 (例如唔 Fit 位 , 用料太薄之類)
而白色版本既質感更加係一流 , 不過 A4 Pro 既價錢比上一代 v2 漲左好多 , 但交到咁好既質素我又覺得非常值得
唯一最不滿既地方就係無官方組裝說明書 , 需要自己 Join 賣家既 QQ 群搵答案 , 而搵到既圖例仲要有錯誤 要不斷自己 trial and error .... 如果想買呢隻 case , 請以 "我係 DIYer , 我係工程師" 既心態去組裝 , 咁你就會覺得非常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