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2
AMD四核心化身六核實測
全港首試 Phenom II X4 960T BlackEdition
文: 腦場打工仔 / 評測中心


過往 AMD Phenom II 雖然未能在效能上領先對手,然而非官方的「開核」功能卻吸引不少喜歡探求運氣的用家購買,雖然 AMD 也曾透過修改 Microcode ,更新南橋而刪去 ACC 以封殺開核功能的主機板,但於廠商各出奇謀破解下最後亦不了了之,而今次編部收到的 Phenom II x4 960T ,在一再延期下仍未正式登場,不過 HKEPC 卻率先找來實物為用家進行「開核」實測。



處理器核心屏蔽的破解歷程

Phenom II X4 960T BlackEdition

 

無論是如何簡單的處理器,生產時要在每塊晶圓上都完全沒有瑕疵品,相信是絕不可能的事,而經廠商通過檢查而係篩走的不良品如果直接報廢亦十分平常,但此舉會令到生產線的實質出貨量下降而直接令到總成本上升,為求減低成本問題,將不良品稍作處理而標為較低規格出貨就是大多廠商的最常見的處理方法,一來可以節省開設新生產線的支出,二來亦可以將總出貨的良率比提高,但此舉亦有弊處,倘若「加工品」的產品大賣而產生供不應求的情形,很多時候廠商亦要被逼將良品屏蔽出售以符合供求。

 

不過,這些 「加工品」 很多時候並沒有在晶片表面上進行加工,而實質加工的主要在封裝上,譬如早期 AMD 在 Socket A Athlon XP/Sempron  處理器的 Thorton 核心,及 Duron 處理器的 Applebred 核心,兩者實際上同樣都各自由 512KB L2 的 Barton , 256KB L2 的 Thoroughbred 核心,透過切斷封裝上的銅橋,屏蔽部分有問題 L2 而成。雖然網上流傳連接銅橋的破解方法,但一來破解成功率不高,二來改裝程序較繁複,所以並沒有造成比當時硬改倍頻解鎖更大的迴響,加上後來的 Athlon 64 並沒有在封裝上保留修改的後門,繼而令而處理器破解風氣一時沉寂下來。

 

直到 AMD Phenom II 系 8 列與 7 系列推出的時候,有玩家發現原意最初用於提升初代 Phenom 的超頻能力的 ACC 功能竟然能夠將各自被屏蔽的 L3 Cache 與及核心解開,而後來亦傳出同架構的 5 系列, Athlon x2 , Athlon II 4/5/6 系列,甚至只有單核心的 Sempron 1 系列能夠解鎖核心的成功例子,這股「被屏蔽」的破解風氣亦一下子解開。

 

今次編輯部收到的 Phenom II x4 960T 的 Zosma 核心由 Thuban 核心屏蔽而成,表面規格上除了沒有鎖上倍頻外,與採用 Deneb 核心的 X4 945 幾乎一樣,同樣為 Socket AM3 四核心處理器, 核心時脈為 3GHz ,內建 4x512KB L2 Cache 與 6MB L3 Cache ,但型號末的 " T " 代表 E0 製程獨有的 Turbo Core 功能,當只有其中一個核心滿載的時候會自動將該核心提升為 3.4GHz ,增加單線程處理效能,而且 x4 960T 雖然由 6 核心屏蔽而成,但 TDP 依然保持 95W ,亦間接反映 Zosma 核心並沒有因為多出的冗餘電晶體而造成明顯的功耗與發熱量的上升。

 

除了  Turbo Core 外, E0 製程的改良亦並不是只對 6 核內聯作出修改,雖然對外公佈其 Cool'n'Quiet 版本依然為 3.0 ,但無論 4 核心還是 6 核心的 E0 製程處理器,於 WindowsXP 下自動降頻功能並不需要像以往必先要安裝 C'n'Q 的驅動程式才會有效,對於經常重裝 Windows 的用家亦較為方便。

 

Phenom II x4 960T

 

由於 CPU-Z 1.54 未能完全識別 Phenom II x4 960T 的資料,
所以核心名稱被誤判為 Thuban ,而名稱則誤認為 Phenom II x4 1605T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