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不少 SSD 控制器在讀寫速度方面已經接近 SATA 2 的極限,但採用 SATA 3 控制器的 SSD 又寥寥可數, OCZ 選擇將雙 SandForce 控制器合組 Raid 的 RevoDrive PCI-E SSD 以提升速度,並達至 540 MB/s 的讀取效能。
採用另類方法提升速度 OCZ RevoDrive
雖然以多組 SATA SSD 合併而成的 Raid Drive 已經在市場上推出了一段日子,不過售價上始終令人卻步。最近積極推出不同種類 SSD 的 OCZ 就將旗下的 Z-Drive 簡化,再配合兩顆 Sandforce SSD 控制晶片推出 REVODRIVE PCI-E SSD ,而今次編輯部收到的就是其中的 120GB 版本。
OCZ RevoDrive 的結構基本上就是將兩顆 Vertex 2 ,及一個 Raid 控制器放到同一塊 PCB 上,透過運行 Raid 0 提升速度。相對於採用 SATA 3 介面 的 SSD , OCZ 則將介面直接改為 PCI-Express x4 介面 ,一來不需要接上電源線,二來亦不會佔用任何傳統擺放硬碟的空間。據官方資料所示, RevoDrive 120GB-480GB 最高傳輸速度分別為 540 MB/s 讀, 480 MB/s 寫,持續寫入速度為 400MB/s ,而 4K 每秒最高隨機寫入的次數達到 75000 IOPS 。
卡上採用的控制晶片為 Silicon image Sil3124 ,提供 4 個 SATA 接頭,晶片原生為 PCI-X 介面,但採用 Pericom 的 PI7C9X130 晶片將晶片的 PCI-X 介面轉為 PCI-Express x4 介面。比較特別的是卡上的 Raid Bios 提供了需要 3 組或以上 SSD 才能組成的 Raid 5 和 10 。而稍後時間 OCZ 會否推出結合 4 組 Sandforce 控制器的 RevoDrive 就仍然是未知之數。
效能方面,採用 ATTO Disk Benchmark 測試,寫入速度最高達到 455MB/s ,讀取速度亦達到 538MB/s ,而 4K 寫入速度亦達到 222MB/s ,表現不錯。但需留意橋接晶片會發出一定熱量,建議用家預留一條槽位的空間讓橋接晶片有足夠空間散熱。
(左)採用兩顆 SSD 控制器(右)使用橋接晶片將 Sil3124 的 PCI-X 介面轉為 PCIE x4 介面
(左)採用 Intel MLC NAND FLASH 晶片(右)由於收到的屬工程樣本關係, PCB 上有不少「飛線」痕跡
採用 Sil3124 作為 Raid 控制器,而且並提供 Raid 0/1/5/10/JBOD 設定
效能測試:
OCZ RevoDrive 120GB @ ATTO Disk Benchmark | ||
Block Size | Read | Write |
512bytes | 22656KB/s | 22400KB/s |
1k | 52480KB/s | 46080KB/s |
2k | 107044KB/s | 86134KB/s |
4k | 195657KB/s | 227721KB/s |
8k | 297107KB/s | 343736KB/s |
16k | 426163KB/s | 427229KB/s |
32k | 415917KB/s | 443613KB/s |
64k | 513776KB/s | 451805KB/s |
128k | 542513KB/s | 461270KB/s |
256k | 550143KB/s | 462409KB/s |
512k | 551579KB/s | 462819KB/s |
1M | 551579KB/s | 463962KB/s |
2M | 491415KB/s | 466265KB/s |
4M | 551579KB/s | 465831KB/s |
8M | 551579KB/s | 465831KB/s |
測試平台為 Core i5 750, ASUS P7P55D-Deluxe, A-DATA DDR3-1066 1GB x2
定價︰ $2,170 (50GB) , $2,763 (80GB) , $3,454 (120GB) , $4,934 (180GB) , $6,315 (240GB)
︰ +852 2950-0175 (Microworks)
詳細規格︰http://www.ocztechnology.com/products/solid-state-drives/pci-express/revodrive/ocz-revodrive-pci-express-ssd-.html
編輯評語﹕
總括而言, OCZ RevoDrive 以讀寫速度均不低於 450MB/s 的表現相對未成熟的 SATA3 SSD 無疑提供另一個選擇,採用 PCI-E x4 接頭亦可省卻為擺放硬碟位置而煩惱,而入場門襤比較面向高檔用家的 Z-Drive 更大眾化,相信會為追求高性能的用家提供另類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