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點:
松石綠、競速綠 !! 新色登場 Thermaltake TOUGHLIQUID 240 ARGB Sync率先取得 OFCA 通訊局認證!! TP-Link 全港首發 6 GHz Wi-Fi 6E 產品Dual Slot 、16.2cm 短卡身 ASROCK Radeon RX 6400 Challenger ITXAX1800 雙頻、USB 3.0 介面 D-LINK DWA-X1850 USB 無線網絡卡VK !? 呢到無人識你喎 VALKYRIE C360 IP 一體式水冷使用 Wi-Fi 6 路由器 即可享用更快的無線上網 HGC Wi-Fi 6 服務組合 每月只需 $119 起Low Profile、不插電 XFX Radeon RX 6400 入門級顯示卡最強三頻 AX11000 MESH !! ASUS ZenWiFi Pro XT12 拆機實測AI 智能 MESH、台灣制造 D-Link EAGLE PRO AI M32 拆機實測Intel Core i9-13900K 工程樣本曝光 增至 8P + 16E L2 + L3 容量增至 68MB可換軸設計 !! 玩味十足 NZXT Function 機械鍵盤Mini-ITX 細板 !! 強化散熱 GIGABYTE B660I AORUS PRO DDR4 主機板傳聞 AMD Ryzen 9 7950X 是 24 核心 時脈最高 5.4GHz 內建 RDNA 2 IGP升級 USB-C、加強靜音表現 ANTEC P10C Mid-Tower 靜音機箱AMD Q1 處理器市佔 27.7% 創歷史新高 APU 加持 Notebook 市場衝上 22.5%緊急警告 !! EVA 初號機出擊 ROG Strix GeForce RTX 3090 OC EVA 版本英雄暴走 !! 初號機之魂 ROG MAXIMUS Z690 HERO EVA 版本🐍Razer 5 月優惠浪接浪🌊 精選 Razer 週邊產品 2 星期快閃特價發售14.5" 2.8K 120Hz OLED 主芒 + 12.7" 2.8K 副芒 【雙屏齊升級】華碩 Zenbook Pro 14 Duo OLED 🐍Razer Laptop 夏日優惠🌤️⛱️ 指定 Blade 15 / Blade 17 免費送 Razer 禮品


ASUS ROG 系列的 Extreme 型號主機板,原來是為打破超頻 WR 紀錄、追求極限性能而生,
以滿足喜愛 ROG 主機板的極冷超頻玩家們,不過今代定位有所改變,全新「 ROG Maximus IX Extreme 」主機板找來水冷大廠 BITSPOWER 合作,打造內建流速、測溫及漏液偵測感應器的 ROG Monoblock 全覆蓋水冷頭,同時具備強勁的週邊硬體功能及大量硬體層面的創新超頻功能,搶攻 Custom Loop 專業水冷玩家市場。

AMD 正式發佈全新「 Radeon RX 500 」系列,基本上是半代更新產品, GPU 微架構與核心規格並沒有太大改動,其中「 Radeon RX 570/580 」只有核心時脈作出提升,「 Radeon RX 560 」雖然增至 1024 Stream Processor ,但市場早已流出具備 1024 SP 的「 Radeon RX 460 」,唯獨「 Radeon RX 550 」是基於全新「 Polaris 12 」繪圖核心,搶攻 MOBA 遊戲玩家及 HTPC 應用市場。
AMD 「 Polaris 12 」繪圖核心基於第四代 GNC GPU 微架構,研發代號為「 Lexa 」,採用 14nm FinFET 制程、 GlobalFoundries 代工,支援 Direct 3D 12 、 OpenGL 4.5 、 Open CL 2.0 及 Vulkan 1.0 API 規格,晶片內建約 22 億個電晶體、 Die Size 約為 101mm² ,晶片僅縮減了 CU 運算單元數目及 L2 Cache 容量,但其他固定單元數目與「 Polaris 11 」完全相同,因此晶片縮減幅度其實並不明顯。
2017-04-24

AMD 正式推出全新「 Radeon RX 500 」系列,基本上是半代更新產品,與上代「 RX 400 」系列一樣採用「 Polaris 」 GPU 微架構,繪圖核心規格並沒有改動,但改用更先進的第三代 FinFET 14nm 制程並改良封裝物料,令 GPU 可以運作於更高時脈,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全新「 Radeon RX 580 」、「 Radeon RX 570 」採用「 Polaris 20 」繪圖核心,核心規格與「 Polaris 10 」完全相同,只有核心時脈提升,而且價格亦沒有太大變動。「 Radeon RX 560 」採用「 Porlaris 21 」繪圖核心,釋放完整「 Polaris 11 」運算核心數目,提升至 1024 Stream Processor ,但市場早已流出具備 1024 SP 的「 Radeon RX 460 」,驚喜欠奉。
2017-03-29

AMD Zen 微架構 8 核心 Die Shot
x86 架構處理器市場中,唯一能抗衡 INTEL 就只剩下 AMD 了, 曾經 AMD 給予過 INTEL 極大壓力, 1998 年憑著 K7 微架構 Athlon 處理器得到 DIY 玩家的喜愛,緊接於 2003 年搶先推出具備 64Bit 技術的 K8 微架構,憑著 Athlon 64 處理器出色的運算性能,力壓 INTEL Pentium 4 搶下逾 30% 市佔,聲勢一時無兩。

繼 GeForce GTX TITAN X 之後, NVIDIA 再發佈第二款基於 GP102 繪圖核心的 GeForce GTX 1080 Ti 旗艦級型號,官方定價 US$699 美元取代 GeForce GTX 1080 沿有地位,性能卻比 US$1,200 美元的 TITAN X 更強大,高達 11GB GDDR5X 記憶體容量,能滿足更高解析度的遊戲大作需求, NVIDIA 預期 2018 年高階 PC 將會進入 5K Gaming 時代 。
GeForce GTX 1080 Ti 推出後, GeForce10 家族格規及價格將作出微調, GeForce GTX 1070 、 GTX 1080 官方定價,由原定 US$459 、 US$599 美元下調至 US$399 、 US$499 美元,性價比將大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