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NOCN 推出全新 27G1R Plus 27 吋電競顯示器,搭載了一面 QHD Fast-IPS 面板,最大賣點是原生支援 180Hz 高刷新率,對比透過超頻方式達到 170Hz 的產品在畫面刷新時更可靠及穩定,同時擁有低至 1ms GtG 反應時間及支援 Adaptive-Sync 幀率同步技術,能夠提供流暢清晰無撕裂的動態畫面。加上搭載了人體工學支架,支援仰俯、擺動、垂直旋轉及高度升降調節功能,以 HK$1,599 的平民賣街價進攻 2K 高刷新率電競顯示器市場。
INNOCN 27G1R Plus 27" 電競顯示器
▲ INNOCN 27G1R Plus 電競顯示器
由漢科代理引入、主打高性價比的顯示器品牌 INNOCN 又有新產品推出,型號為 27G1R Plus,屬於一部 27吋 QHD 電競顯示器,主打搭載了原生支援 180Hz 刷新率高刷新率的 Fast-IPS 面板,配合 Overdrive 功能能提供低至 1ms GtG 反應時間,配合 Adaptive-Sync 同步技術為玩家帶來流暢清晰無撕裂的高速遊戲畫面。同時採用了加入 KSF 螢光粉塗層的廣色域背光模組,令顯示器色域覆蓋率達到 sRGB 99% 及 DCI-P3 95%,以 HK$1,599 的定價搶攻入門 2K 電競顯示器市場。
INNOCN 27G1R Plus 詳細規格: | |
---|---|
屏幕尺寸 | 27.0" |
顯示比例 | 16:9 |
曲面孤度 | 平面 |
面板類別 | IPS |
面板子類別 | AHVA |
子像素排列 | RGB 垂直排列 |
背光技術 | WLED 側入式背光 |
表面處理 | Anti-glare coating、Haze=25%、3H 硬度 |
解析度 | 2560 x 1440 (QHD) |
像素點距 | 0.2331mm (108ppi) |
SDR 亮度 | 300cd/m2 |
HDR 峰值亮度 | - |
HDR 支援/認證 | 不支援 |
原生對比度 | 1000:1 |
動態峰值對比度 | 沒有提供 |
可視角度 | 178°/178° (CR≧10) |
色彩顯示 | 16.7M - 8-bit |
色域覆蓋率 | sRGB 99%、DCI-P3 95% |
GtG 反應時間 | 1ms |
最大更新率 | 180Hz |
VRR 認證 | - |
VRR 範圍 | 48-180Hz |
視訊接口 | DisplayPort 1.4 x 2 HDMI 2.0b x 2 |
USB 接口(上行) | - |
USB 接口(下行) | - |
音效接口 | 3.5mm 音效輸出 x 1 |
內置喇叭 | 2W x 2 |
VESA Mount | 75 x 75mm |
俯仰調節 | -5° ~ +20° |
擺動調節 | -30° ~ +30° |
高度調節 | 120mm |
垂直旋轉 | -90° ~ +90° |
電源輸入 | 100~240Vac,50/60Hz |
電源供應器 | 外置式 12V⎓4A |
電源消耗 | 沒有提供 |
尺寸 (寬 x 高 x 深) | 619mm x 542.5mm x 237.4mm (連底座) 619mm x 374mm x 64.4mm (不連底座) |
重量 | 5.85Kg (連底座) 4.05Kg (不連底座) |
▲ 正面採用三邊窄邊框設計
▲ 整體外觀造型較為平實
INNOCN 27G1R Plus 正面採用了三邊窄邊框設計,黑色的背殼透過仿磨砂處理加強整體層次感,同時加入了對稱的紅色反光飾條作點綴,整體外觀平實型格。
▲ 支柱頂部設有可收合的耳機小掛勾
▲ 具備完整的人體工學調節功能
底座方面採用了常見的 V 型立體腳架設計,雖然能夠穩固支撐屏幕本體,但是相對上會佔用較多的桌面空間。支架具備 -5º 至 20º 俯仰度、正負 30° 擺動、120mm 高度升降及正負 90° 的垂直旋轉調節,讓玩家能以最符合人體工學的姿勢使用屏幕。同時附連了 75 x 75mm VESA Mount 扣具,能夠將顯示器裝上夾檯式支臂或其他支架使用。另外,在支架的頂部還設有一個可收合的小掛勾,讓用家掛上耳機騰空桌面空間及保持桌面整齊。
▲ 設有一個隱藏式走線槽
除此之外,INNOCN 27G1R Plus 的支架還設有一個特別的小巧思,就是設有一個隱藏式走線槽,只需將支柱的外殼移除,就可以將線材穿過內部預留的空間,達至隱藏走線的效果。
搭載 AUO 友達光電 27" QHD IPS 類型液晶面板
▲ 搭載 AUO 的 AHVA 面板、整體可視角度優秀
顯示面板方面,INNOCN 27G1R Plus 搭載了 AUO 友達光電的 M270DAN08.B 液晶面板,是廠方自 2023年第一季起量產的 27 吋 QHD AHVA 面板,能夠提供不俗的垂直及水平可視角度。背光方面則搭載了具備紅色 KSF 磷光體塗層的廣色域側入式 WLED 背光模組,提供廣闊的色域覆蓋。
面板詳細資料 | |
---|---|
面板製造商 | AUO 友達光電 |
面板型號 | M270DAN08.B |
面板類別 | IPS |
面板子類別 | AHVA |
子像素排列 | RGB 垂直排列 |
面板尺寸 | 27" |
解析度 | 2560 x 1440 |
刷新率 | 180Hz |
色彩深度 | 16.7M - 8-bit |
背光類型 | WLED 側入式背光 |
分區調光 | - |
額外技術 | - |
表面處理 | Anti-glare coating、Haze=25%、3H 硬度 |
300nits SDR 亮度
INNOCN 27G1R Plus 搭載了廣色域 WLED 側入式背光模組,官方規格指出其 SDR 亮度為 300nits、原生對比度為 1000:1,不過就不支援 HDR 內容顯示。經實際測量筆者手上的送測品在 100% 亮度設定下的最高 SDR 亮度為 289nits,靜態對比度為 1236:1,能夠滿足一般辦公室及家居等室內環境下的日常使用需求。
同時,在預設的 Gamma 設定下實際量得的亮度曲線平滑且貼近 Gamma 2.2 標準,平均 Gamma 值為 2.18,同時提供了 1.6 至 2.8 以及 S曲線合共 8 個 Gamma 等級調較選項,用家可根據使用情景選擇合適的 Gamma 設定。
180Hz 原生刷新率、支援 Adaptive-Sync 可變刷新率控制
▲ DisplayPort 支援 48~180Hz 可變刷新率控制
HDMI 支援 48~144Hz 可變刷新率控制
INNOCN 27G1R Plus 其中一大賣點是原生支援 180Hz 畫面刷新率,對比常見將 165Hz 面板超頻至 170Hz 的方案更穩定可靠,不會出現跳格 (Frame-Skipping) 的問題。而且支援最高 48-180Hz 可變刷新率控制,以及 LFC 低刷新率補償技術,為 PC 和 XBOX 家用機玩家提供流暢無撕裂的遊戲體驗。
畫面刷新率及 VRR 相關規格 | |
---|---|
刷新率 | |
最高刷新率 (DisplayPort) | 180Hz |
最高刷新率 (HDMI) | 144Hz |
VRR 範圍 | DisplayPort: 48-180Hz HDMI: 48-144Hz |
VRR 支援及認證 | |
VESA Adaptive-Sync | 支援 (未通過認證) |
AMD FreeSync | 支援 (未通過認證) |
NVIDIA G-Sync | 支援相容模式 (未通過認證) |
G-Sync 硬件模組 | 沒有 |
VRR Over HDMI | 不支援 |
LFC 低刷新率補償 | 支援 |
搭載 Fast-IPS 面板、設 Overdrive 模式提供低至 1ms GtG 反應時間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除了高刷新率及防撕裂畫面同步技術外,顯示器的反應時間同樣重要,反應時間越短在高速的動態畫面上出現的殘影就越輕微。INNOCN 27G1R Plus 所搭載的 AUO M270DAN08.B 面板的原生 GtG 反應時間為 5ms,屬於 Fast-IPS 等級的液晶面板,而產品的官方規格則宣稱產品的 GtG 反應時間為 1ms,並且提供了「關」、「正常」、「快」及「超快」 4 個反應時間等級可供選擇,亦即是常見的 Overdrive 液晶加速模式,透過推高驅動 LCD 液晶的電壓,加速液晶分子偏轉的過程,從而降低面板反應時間、減輕畫面的殘影問題。
▲ 提供 4 個反應時間等級可供選擇
不過透過推高 LCD 驅動電壓去加速反應時間亦會帶來負面影響,電壓調得過高容易引致像素過沖 (Overshoot) 的問題,畫面上會出現比一般殘影更礙眼的逆殘影/鬼影,即使顯示器的初始反應時間有所降低,實際的觀看效果卻會變得更差。
為了了解產品的實際灰階過渡速度表現,筆者以下將利用光敏感測器配合電壓測量設備量度顯示器在各個反應時間模式下的 GtG 反應時間及 Overshoot 偏移程度的數據。
測試結果顯示,27G1R Plus 在「關」反應時間等級下的平均 GtG 反應時間為 7.16ms,而在「正常」等級下測得的平均初始反應時間則降至 5.4ms,接近面板規格上列明的 5ms 常規數據,當中平均上升時間 (Rise Time) 只有不足 4ms,能在大部分灰階過渡階段中滿足 180Hz 刷新率所需的 5.56ms 更新週期,同時未有出現明顯的 Overshoot 偏移問題。
至於在「快」及「最快」等級下,平均初始反應時間更能分別縮短至 4.1ms 及 3.16ms,當中最低反應時間更能達到官方規格所指的 1ms。不過由於液晶電壓調較得過份進取,兩個等級都衍生出相當嚴重的 Overshoot 偏移問題,尤其是在「最快」等級下偏移值大於 15 的比率更佔了整個測試超過七成,基本上是不可用的狀態,你們可以理解為這是為了讓廠方能夠刷出所謂 1ms GtG 數據的模式。
實際觀看效果演示
▲ 透過 Ghosting Test 網站工具檢視顯示器的殘影程度
不過單看上述的數據大家可能會比較抽象,接著筆者會使用 Blur Busters Motion Tests 網站上的 Ghosting Test 功能拍攝並對比顯示器在不同反應時間等級下人眼所看到的實際效果。
▲ Overdrive 等級效果對比
從上圖可以看到 27G1R Plus 在「正常」等級下的像素過渡速度已經想當理想,UFO 圖案的殘影程度輕微。而在「快」等級下則有進一步的改善,反之在「最快」等級下卻反而會看到 UFO 圖案拖著明顯的鬼影 / 逆殘影,實際觀看效果符合筆者上述的反應時間及 Overshoot 偏移測試數據。縱觀測試數據及實際觀看效果,筆者認為「快」反應時間等級下的畫面動態清晰度最理想,故判定顯示器的無鬼影平均反應時間為 3.23ms GtG,表現合格。
提供 MPRT 低動態模糊模式
▲ 提供 MPRT 低動態模糊模式
不過即使顯示器擁有極低的反應時間,礙於人類視覺系統的暫留現象,在觀察高速的動態畫面時仍會出現明顯的動態模糊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27G1R Plus 亦設有 MPRT 模式,屬於一項透過控制背光模組快速頻閃達成的插黑幀 (Black Frame Insertion) 技術。由於這樣會使人眼能夠接收到畫面訊號的時間減少,所以能有效降低因視覺暫留現象造成的動態模糊問題,令畫面看起來更清晰。筆者在這部分會將反應時間模式設定成「正常」,並繼續採用與觀察殘影程度相同的測試方式對比開關 MPRT 模式後的視覺差異。
實際觀看效果演示
▲ MPRT 開關效果對比
從上方的對比圖可以看到,開啟 MPRT 模式後確實能帶來更清晰的動態影像,跟隨 UFO 圖案快速移動的英文字串亦從完全無法閱讀變得清晰可閱。但這類動態模糊抑制技術的缺點在於會令背光點亮的時間減少,導致畫面的整體亮度下降,加上長時間觀看高速頻閃的畫面亦更容易誘發用家頭眩不適的感覺,筆者建議用家只在進行競技類遊戲時啟用此模式。
95% DCI-P3 色域、8-bit 色彩深度
▲ 支援 8-bit 色彩深度
色彩方面,INNOCN 27G1R Plus 支援 8-bit 位元深度、1670 萬色的顯示能力,雖然未達 10-bit 水平,但是在實際觀看下的遞色處理效果自然,並沒有出現明顯的色塊或色彩斷層問題,能呈現平順的色彩漸變效果。
▲ 提供了數個情景模式選擇
色域方面,官方宣稱顯示器具有 99% sRGB 及 95% DCI-P3 的色域覆蓋,並在 OSD 選單提供了數個情景模式可供選擇,筆者就利用了 Calibrite Colorchecker Display Plus 色度計對部分模式進行了色域檢測,所有測試皆以模式的預設值及在 SDR 輸入下進行。
▲ 一般模式下的色域覆蓋範圍
(實線為顯示器色域、虛線為 sRGB 標準色域)
測試結果顯示,27G1R Plus 在預設未打開情景模式 (一般模式) 下測得的色域容積最大,可以達到 130.8% sRGB、90.1% Adobe RGB 及 92.6% DCI-P3,對於不追求色彩精準度的使用情景來說一般模式能夠呈現最豐富的顏色。
▲ sRGB 模式下的色域覆蓋範圍
(實線為顯示器色域、虛線為 sRGB 標準色域)
至於在 sRGB 模式下的色域限縮表現則僅屬一般水平,雖然大致上能將色域控制在 sRGB 標準色彩空間範圍內,能夠減輕由廣色域覆蓋引致的顏色過飽和問題,但是從上面俗稱馬蹄圖的 CIE 1931 色域圖中可以看到綠色頂點仍然有超出標準色域範圍的問題,導致畫面上的綠色內容會比預期鮮艷。
色域覆蓋 / 色域容積表現 | ||||||
---|---|---|---|---|---|---|
圖像模式 | sRGB | Adobe RGB | DCI-P3 | |||
預設 | 99.8% / 130.8% | 82.2% / 90.1% | 91.8% / 92.6% | |||
電影 | 99.8% / 130.5% | 82.5% / 89.9% | 91.2% / 92.4% | |||
sRGB | 93.6% / 99.7% | 66.0% / 68.7% | 70.2% / 70.6% |
(備註:色域覆蓋為顯示器色域與目標色域重疊部分的佔比,最高為 100%;色域容積為顯示器色域與目標色域的相對面積百份比,可以突破 100%)
▲ 提供獨立出廠色彩校正報告
色準方面,每部 27G1R Plus 在出廠前皆會經過色彩校準,確保產品在 sRGB 標準色域下能提供平均 DeltaE < 2 的色彩精準度,同時亦會提供一份獨立色彩校正測試報告供用家參考。
筆者亦對顯示器的 sRGB 情景模式進行了色準測試,結果測得平均 DeltaE 為 1.37,可惜在藍色色塊的部分偏移的問題略為嚴重,導致原本是藍色的內容實際看起來更像是紫色,最大色差值達到 5.24 DeltaE。
▲ 出廠校正報告上顯示 Blue-1 及 Blue-3 色塊擁有較大的色差
而事實上,在廠方提供的出廠色彩校正報告中亦如實反映筆者手上的送測品在 Blue-1 及 Blue-3 色塊上有較大的色差,與筆者的色準測試結果大致脗合,至少可以證明出廠報告上的數據可信性是相當高的。
HDMI 2.0、DP 1.4 顯示輸入接口
▲ 顯示輸入接口一覽
顯示輸入方面,INNOCN 27G1R Plus 設有 2 組 HDMI 2.0 及 2 組 DisplayPort 1.4 顯示輸入接口,當中只有 DisplayPort 支援最高 180Hz 刷新率,而 HDMI 接口則只支援最高 144Hz 刷新率。
音效輸出方面,顯示器內建了一對 2W 立體聲喇叭,同時備有 3.5mm 耳機接口,能將數碼音源輸出至外置揚聲器或耳機。
DisplayPort | ||||
---|---|---|---|---|
解析度 | 刷新率 | 色彩設定 | HDR | |
2560 x 1440 | 180Hz | 10-bit RGB | ✖ |
HDMI | ||||
---|---|---|---|---|
解析度 | 刷新率 | 色彩設定 | HDR | |
2560 x 1440 | 144Hz | 8-bit RGB | ✖ |
筆者亦對 INNOCN 27G1R Plus 進行了 On Display Input Lag 輸入延遲測試,透過儀器測量由影像訊號發出至畫面作出顯示之間所需的時間,亦即是外國媒體常稱的「On Display Latency」。結果顯示,顯示器在 180Hz 的最大刷新率下的平均輸入延遲只有 2.78ms,輸入延遲表現極為優秀。
▲ PS5 顯示輸入支援性
▲ XBOX Series X 顯示輸入支援性
Console 家用機支援性方面,INNOCN 27G1R Plus 的兩組 HDMI 接口皆為 2.0 版本,僅支援 TMDS 而非 FRL 傳輸模式,提供最高 18Gbps 的頻寬容量,無論是連接 XBOX Series X|S 還是 Sony PlayStaion 5 都能夠支援最高 1440p@120Hz RGB 訊號輸入。不過由於不支援 HDMI-VRR 功能,只有 XBOX Series X|S 能夠通過 Adaptive-Sync over HDMI 功能達成刷新率同步的效果,同時 HDR、ALLM、虛擬 4K、HDMI-CEC 等功能全部欠奉,家用機支援性較差。
家用機支援性 | |
---|---|
HDMI 接口版本 | HDMI 2.0 |
HDMI 最大頻寬 | 18Gbps (600Mcsc TMDS) |
Sony PlayStation 5 最佳顯示設定 | 1440p@120Hz RGB |
XBOX Series X|S 最佳顯示設定 | 1440p@120Hz RGB |
虛擬 4K | ✖ |
4K@24Hz | ✖ |
4K@50Hz | ✖ |
HDR10 | ✖ |
Dolby Vision | ✖ |
HDMI-VRR | ✖ |
Adaptive-sync over HDMI | ✔ ( ) |
自動低延遲模式 (ALLM) | ✖ |
提供 HDMI 線材 | ✖ |
表格內的 及 圖示分別代表 XBOX Series X 及 Sony PlayStaion 5
內置虛擬準心、FPS 幀數計等遊戲輔助功能
▲ 內建虛擬準心功能
INNOCN 27G1R Plus 亦有內建一些常見的遊戲輔助功能,包括能讓玩家在畫面中心加入射擊準心的虛擬準心功能、計時倒時器功能以及 FPS 幀數計等等,對於遊戲玩家來說相當實用。
▲ FPS 幀數計功能
INNOCN 27G1R Plus 27" 電競顯示器
售價︰HK$1,599
查詢:Hornington (3626-9898)
小編評語:
經過實測,INNOCN 27G1R Plus 果然是搭載了原生 180Hz Fast-IPS 面板的產品,在 GtG 過渡上確實相當高速,配合優秀的輸入延遲表現及 Adaptive-Sync 可變刷新率技術,加上搭載了廣色域背光系統及具備完整的人體工學調節功能,作為一款入門級高 Hz 遊戲顯示器已經是交足功課。不支援 HDR 內容輸入以及家用機支援性較差就成為了它相對上較大的缺點,不過考慮到它 HK$1,599 的定價其實都不能要求太多了。